1、乌头碱中毒的护理个案乌头古称大辛,大热,大毒之品,主治风寒湿痹;关节疼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跌打瘀痛;阴疽肿毒;并可用于麻醉止痛。乌头碱致死量为2.5mg。故应用时必须注意安全。然而,因使用不当引起中毒者仍有报道。究其原因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剂量过大(如 1 次服用 4 钱或 2 两的煎剂)或连续服用;配伍不当(与贝母同用);煎煮时间不够长;患者体质虚弱等。中毒时间短者在服药后 30 分钟以内,长者 1-2小时左右。1.病历介绍患者男性,20 岁,因腰腿痛在我科住院治疗,2010 年 9 月 10 日晚 19 时 20 分,病人自诉五分钟前口服中药后出现口周麻木
2、,欲吐,腹痛,立即予中流量吸氧及心电监护,当时血压 160/80mmHg,心率 115 次/分,呼吸 23 次/ 分,SPO299%,19 时 25 分病人出现情绪很激动,抽搐,手脚僵硬,语言不清晰,睁眼无力,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灵敏,无口吐白沫。迅速建立有效、安全的两条静脉通路,有利于抢救。 按医嘱静脉注射安定针 10mg,后测血压 130/80,心率 85,呼吸 20,SPO299%,抽搐症状缓解,但说话还是欠清晰,医生下达医嘱抽血(生化、心梗、凝血、血常规、肝功能)。19 时 30 分病人再次出现抽搐,手脚僵硬,语言不清晰,睁眼无力,恶心欲吐,予地米 5mg 静脉注射,病人症状无好
3、转,血压 145/85,心率 105,呼吸 22,SPO299%心电图结果:室性早搏多见,及时进行心脏听诊迅速给予按医嘱推 0.1g 鲁米那针。请康复科医生会诊,怀疑乌头中毒。请内科医生讨论病情,确定中药中毒反应,19 时 50 分按医嘱给予洗胃及催吐,每次灌洗 400500 ml,洗胃时患者体位以头稍低脚高,左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为宜,以防胃液误吸引起窒息,同时可减少毒物及洗胃液进入肠道而增加毒物吸收。洗胃完毕经胃管注入 25%甘露醇 250 ml,以利排泄。20 时再按医嘱予安定针 5mg 推注。病人的抽搐、恶心欲吐、口周麻木症状缓解了。抽血化验结果无明显异常。2. 中毒原因服用过量及用法不
4、当。煎煮时间过短或生用以及配伍不当,均可致中毒。乌头类药物泡酒服用或与酒同服更易引起中毒。中毒剂量的个体差异较大,且可引起蓄积性中毒。病人是第一次进食这包中药,不可能是蓄积性中毒,但发现中药处方里面没有注明乌头碱要先煮,所以应该是煎煮沸方面时间不够。增加导致心衰。3. 护理体会3.1 备齐急救物品 抢救室要常规备齐急救复苏物品及洗胃设备,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施行。3.2 规范化的急救护理程序 要求急诊科护士要有良好的综合急救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中毒的敏锐洞察力及应激能力,具有高度责任心。3.3 迅速建立输液通道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是乌头碱对心脏的双重作用结果:一是强
5、烈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和传导阻滞;二是对心肌的直接毒性作用,使心肌兴奋性增高产生异位心律,可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遵循早期、足量、减量维持的用药原则,用药个体化。对护士来说,抢救的关键是保证输液通道的通畅,确保抢救药品的应用及毒物的排泄。3.4 彻底清除体表和进入胃肠道的毒物 外用中毒者应彻底清洗皮肤,水温以微温为宜;尽早、尽快采用催吐、洗胃、导泄方法清除体内毒物,避免毒物继续吸收。3.5 持续心电监护,护士应熟悉心电图 乌头碱对心脏的损害主要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和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所致,临床上表现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最多见,其次为房性早搏
6、和不定型室内传导阻滞,偶见心房颤动。室性早搏为多源性、多形性,二联律、三联律也常见;严重者可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危及生命。因此,护士要掌握心电图的基本知识,识别各种异常心电图特别是恶性心律失常的识别,及时向医生提供可靠治疗依据。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又可导致新的心律失常,因此,大量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观察心律失常的纠正情况,同时还应注意有无新的心律失常发生。3.6 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指导患者服用乌头碱类药物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再次中毒。乌头类药物需要久煎,即煎煮 1 h 以上,因乌头碱化学性质不稳定,经加热、水煮后,易水解成毒性较小的单酯型乌头原碱,乌头原碱的毒性只有乌头碱的1/5001/200。川乌、草乌、附子化学成分相似,同时服用易发生中毒。长期服用乌头类汤剂和中成药易储蓄中毒。忌用药过量和服用炮制不当的乌头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