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文学作品精读13.ppt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5225758 上传时间:2019-02-13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精读1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文学作品精读1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文学作品精读1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文学作品精读1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文学作品精读1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文学名著精读第七章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二),中国当代文学,新历史主义小说,先锋文学,寻根文学,改革文学,“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文革结束后国内形成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刘心武 班主任,卢新华 伤痕,(揭示“左”倾思潮对青少年的毒害与创伤。),代表作家,伤痕文学,班主任刘心武,发表于 1977年11月份的人民文学,内容:小说讲述了某中学教师张俊石如何尽力挽救 一个在四人帮毒害下不学无术的中学生的故事,作者以“救救孩子”的呼声,震动了被文 革麻木了的人们的心灵,拉开了人们回顾苦难的序幕。,这是新时期文学第一次揭露出文革中推行的蒙昧主义和愚民政策,如何危害着青少年的纯洁心灵。,伤痕文学形成的,1978

2、年8月卢新华发表在文汇报上的短篇小说,这部小说以悲剧的艺术力量,震动了文坛,作品中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描写,突破了长期以来关于文艺的清规戒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而讨论最终得出的肯定性结论,又使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文学界在政治上彻底否定文革的先声。到了这时,人们才真正理解到,他们确实经历了一场人为的灾难,他们以往忍受的一切是应该而且可以打倒、唾弃的,于是他们压抑许久的愤懑便立时喷涌而出,当这种愤懑大量地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便形成了新时期第一个文学思潮:“伤痕文学“思潮。,标致:,伤痕文学,伤痕,反思,如果说伤痕文学是对疼痛的本能反应的话, 那么反思文学就是对疼痛原因的追问。,1.“人道主

3、义“的刻意张扬,2.婚恋主题的开掘,3.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追根溯源,“十七年“的历史事实开始进入作家们思考的视线之内。这样,在1979年初,许多作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对建国后干群关系的思考,如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弦的记忆、刘真的黑旗等。这些作品中往往采用大段的议论和心理独白,带有浓厚的思辩色彩。类似的作品在1979年下半年已经大量涌现,从而形成了新时期第二个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文学,反思文学,1.“人道主义“的刻意张扬,谌容的中篇小说人到中年(1980,1),从主题上看,这部小说关注的是“人“的基本生存境况,探讨人的价值和“人“所应该得到的权力,可以说,人到中年是一篇典型的人道

4、主义的宣言。,与以后的“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这里谌容关注的“人“有其特定的社会位置,即主人公代表了整个中年知识分子阶层。作者的创作目的,是呼吁社会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同时指出他们的生存状况及价值实现与我们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这样便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从而以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性,成为社会问题小说中的一篇出色作品。,2.婚恋主题的开掘,确立爱情的位置,呼吁婚姻选择的自由,是八十年代初期的一个重要的文学主题。,第一类作品或针对影响“爱情“正常发展的外部阻力进行描写,或将爱情放在讴歌“善“或抨击“恶“的道德层面上进行描写。,另一类作品则对“爱情“本身进行了反复的诘问与思考,而且

5、进行这种深层思考的大多是女性作家的创作如爱,是不能忘记的(张洁),张弦的短篇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张洁著的 爱,是不能忘记的,张弦的短篇小说被爱情遗忘的角落,通过偏僻山村中一家三个女性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爱情遭遇,揭示了封建意识如何凭借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贫困和政治生活中的不正常状况,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继续吞噬着年轻的生命,扭曲着正常的人性,压抑着美好的感情,小说中明显充溢着对自由“爱情“的呼唤。,这部作品因被改编为同名的电影而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它的悲剧力量的确曾经震憾了许多读者观众的心灵,但这篇作品的重心其实并非“爱情“而是“婚姻自主“。,反思文学,路遥的中篇小说人

6、生,是对这一类主题的深化,小说讲述了农村少女刘巧珍的爱情悲剧她的美好、善良、痴情结合起来构成的“爱情“攻势在高加林的“事业“面前崩溃,最终只好含泪嫁给一个老实本份的丈夫。作为补充,城市姑娘黄亚萍则在高加林事业受挫时立即放弃了与后者的“恋爱“关系。尽管路遥从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进行了抨击,但在路遥眼中,“事业“无疑要高于“爱情“这一局限于“儿女之私“的人生插曲,在“现实“,后者更是不堪一击。,反思文学,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作品在叙述的口吻更加切近作者本人,它是从个体的角度,从个人经历遭遇和现身说法中来表现婚姻悲剧,呼吁爱情位置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信息,它意味着除了泛泛的爱情肯定外,作家的个

7、性正在觉醒,对个体的生存价值,情感要求的呼吁和追寻,意味着新时期文学正从朦胧、混浊中一步步向人、同生命逼近。,反思文学,3.人的生命价值的赞颂,在对人的各种社会属性进行思考的同时,经历了对个人权力、力量甚至生命极端无视的“文革“的作家们把目光投放在对个体“人“的生命力量的肯定和赞颂上,因此塑造出一批被称为“硬汉子“的人物形象,如迷人的海中的“老海碰子“、北方的河中沉默、冷峻的“他“、新星中的李向南、今夜有暴风雪中的曹铁强,在他们的作品中,“人“在面对自然、社会、历史时保持着自觉的、能动的思考,并与所处的逆境做着顽强的抗争。在这样的主人公身上,体现着闪光的生命力量和英雄主义精神;阅读这类作品,往

8、往能够使读者感受到强烈的情感震动和精神升华。,推荐作品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改革文学,背景:,中国自1978底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便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与此同时,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祖国发展的种种思考和设想。这就是风骚一时的“改革文学”。,开篇之作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划分(从作品反映的地域上 ):,“农村题材“,“城市题材“,改革文学,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土地“,因而1979年后,土地承包和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在农村掀起了一次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变革。许多敏感的作家便抓住拥有土地支配

9、权后农民的新状态进行了大量的创作。,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 何士光的短篇小说乡场上 张一弓的短篇小说黑娃照像 张炜的中篇小说秋天的愤怒 蒋子龙的中篇小说燕赵悲歌 贾平凹的中篇小说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等。,代表作:,背景:,相对于农村来说,城市的改革更加繁杂艰难,因而作家们反映城市改革的小说作品也更为多样、深刻。城市题材的改革小说涉及的领域上至国家的要害行政部门,下至街道小厂、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反映出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张洁的沉重的翅膀 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 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 其中柯云路的长篇小说新星反响最大,代表作:,背景:,改革文学,这部小说以明朗的语言风格,描写三十二岁的李向南受

10、命到古陵县担任县委书记后,采取的种种雷厉风行的改革手段及因此与反对派间产生的种种矛盾纠葛。小说主体上采用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但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带有明显的英雄主义色彩。在小说结尾,当李向南在副书记顾荣千方百计的阻挠中陷入困境时,作者安排他到北京寻求帮助,这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许多联想的余地,也使李向南的改革避免直接陷入绝望,从而给小说增添了一点亮色。显然,这部作品延续着传统的革命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而这种明朗的色调,的确给作品增添了极大的可读性,由该作改编同名的电视连续剧因此在1984年创下了全国最高的收视率。,内容:,寻根文学,八十年代中期,文坛上兴起了一股“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

11、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社会背景:,首先,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其次,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于是希望以文学来弥补这一“文化断裂带“。,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巨大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陆文夫美食家,先锋文学,背景:,如果说,文化寻根派的作家们仍保留着一份政治、人文理想的话,那么此处我们所要提到的作家们则

12、公开宣称了文学的“非功利性“,并刻意追求主观内省式的“唯美主义“的“纯文学“。他们的作品中有时也刻意渲染“丑“,但这里的美与丑的描写却不再具有传统批判现实主义的力度,不再承担疗救社会、指导人生的责任。,西方文化大规模“入侵“中国,在“五四“时期已有过先例,其结果导致了新文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全面确立过程,七十年代末期,八十年代初开始,1989年之后,先锋文学,文革结束,经历极左年代灾难的人们对沿袭多年的信仰、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的怀疑,“破旧“却未能“立新“,许多人的生存迷失了确定的依托和方向。,七十年代末期,另一方面,改革中变幻的生活使人们对世界和艺术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验,以往传统的文学模

13、式、表现手法使许多人感到了表达上的局限,因而开始倾心于现代派中的“意识流“、“结构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新的表现方法。,其中“现代主义文学“甚至“后现代主义文学“关于“怀疑主义“、“虚无主义“、“悲观主义“的哲学观念及“神秘“、“荒诞“、“黑色幽默“等美学风格恰恰契合的一些“文化人“的彷徨心态。,先锋文学,有一大批作家公开表明对“现代主义”的追求并付诸实践,虽然由于概念的模糊使将反叛“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与前者混淆起来,但这种努力产生的创作实绩却是不容否认的。另外,在意识形态和传统观念完全不同的中国环境中,“现代主义“原有的西方形态当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形,因而有些人称之为“伪现代派“,

14、并试图以此来否定“现代主义“在中国发展的价值其实是真是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是否给中国的文学表现带来了某种新的、有益的东西。由于这一新的群体在创作上并不完全契合西方现代派,因而,在我们的教材中以评论界另一提法名之:“先锋派“。,八十年代初开始,现代派代表人物及著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先锋派人物,马原、洪峰、格非、残雪、余华、孙甘露、莫言、苏童、扎西达娃,先锋文学,先锋派形式方面的探索势头明显减弱,作家们开始倾心于叙述“历史颓败的故事“,而且大多把目光投放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古代的最后岁月“中。当然,他们仍然以对主题的独特演绎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他们把小说的

15、背景放在过去的年代,然而时代的社会特征对于他们似乎毫无意义,一个相对遥远的时间背景只不过便于他们更随心所欲地演示所要表达的“现代主义式“人生态度和认知。有些理论家便将他们创作的小说划入到“新历史主义“的范畴中去。,1989年之后,代表作:,苏童的妻妾成群 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 格非的敌人等 其中余华的古典爱情最具代表性。,新历史主义小说,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

16、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这些“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现实急剧变动,许多作家难以把握生活脉搏,因而选择历史题材来填补写作的空缺;,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新一代作家对“真实性“的重新界定及力图重新认识以往正统历史的的执着态度。同时,“新历史小说“中解构传统历史的大胆,无疑也证明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治氛围、文学氛围的宽松。,背景:,阐释:,展现旧时代女性命运,“新历史小说“的题材涉及多方面,妻妾成群、红粉 你是一条河,描写各类人在战争中生存状态,迷舟、月色狰狞 红高梁、军歌 国殇,探讨人生存价值与目的,棋道、鲜血梅花,展现一个家族

17、历史,家族、纪实与虚构 丰乳肥臀、许三观卖血记,直接针对、解构历史的作品,苏童的新天仙配 池莉的以当代为背景的历史掌故,有些时间背景比较清晰,从时间背景清晰程度看,从清末到民国,尤其是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作家们的关注热点,大量的作品指向这一时期,各色人物都进入他们描写的视点,而且确实出现了一些十分优秀的作品。,如:叶兆言的追月楼,只是让读者感觉到一个模糊的“古代”背景,在这样一个不确指的年代中,作者可以更加随意地编写人物命运,展示自己关于哲学、生命的种种思索 。,有一些作品几乎没有确定的时间指向,如棋道、新天仙配、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新历史主义小说,在“新历史主义“小说发展的初期,许多作者乐于在小说中造成一种“现在与过去“的对话状态,使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杜撰色彩,并造成一种充满神秘色彩“宿命感“。,而且为了表现他们的哲学观念,往往在作品中强调由欲望引发的“偶然性事件“对人物命运的强大影响,以此表明历史发展的荒诞性及无规律性(如格非的迷舟)。这样的作品中因缺乏作者的激情与真诚往往很难使读者真正投入。但一些优秀作品已经摆脱了这种形式上先锋追求的局限,开始在叙述方式上向传统现实主义的历史小说靠拢。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文学作品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