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21897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3单元 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因其中考本周只上了 3 节课)第 10 周 第 1 节复习课题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复习目标1、复习巩固本单元字词。2、文学常识和说明文的写法。3、 活板 核舟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句子和作者情感。复习重点1、文学常识和说明文的写法。2、 活板 核舟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句子和作者情感。复习难点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活板 核舟记的文言文实词、虚词、重点句子和作者情感。课时计划 1 课时复习方法 诵读法、归类法、练习法知识体系归纳1、复习字词、文学常识: (一)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可分不同的类别。1、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

2、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 ;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沙漠里的奇怪像 、 叫三声夸克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3、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4、说明文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5、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6、语言要

3、准确、简洁、通俗。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二)复习巩固生字、词语:1、自由复习课文注释2、齐读本单元生字表3、字词听写:戳 chu 穿 臆 y 断 惊愕 门枢 sh 嗣 s 后 笃 d 信 臆度 du 充沛 pi 分泌 m 并蒂 d 花卉 hu 灼伤 zhu 褪 tu 色 飞甍mng啁 zhu 啾 ji 翌 y 日 宽宥 yu 彗 hu 星 窒 zh 息 器皿 mn 箬篷 png 睥 p 睨 n 连亘 gn 毋 w 宁 阐 chn 释 泄气 隧道 光怪陆离 海市蜃楼 优柔寡断 单枪匹马 渴不可耐 欢天喜地汪洋万顷 饶有兴味 夸夸其谈 迥然不同 随心所欲 兴致勃勃聊以自

4、娱 一语双关 人烟市肆 历历在目 万紫千红 人迹罕至(三)复习文学常识(两人一组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复习)二、复习活板 核舟记(一)自主复习知识点:活板 核舟记通假词、活用词、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二)两人一组检测重点句的的对译。复习练习设计(一) 活板1、找出文中的两个通假字,并写出通哪个字。2、翻译下列句子。(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来源:gkstk.Com(2)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3、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请你选择。 ( )来源:学优高考网A. 布衣毕昇 B. 活版印刷术的发明C. 活版印刷术 D. 活版印刷术的优点4、 按活版印

5、刷工作程序,将下列内容排序。A. 排版 B. 制字 C. 拆版存放 D. 印刷正确的顺序是: 5、有哪些短语突出了“ 活板 ”的“活”这个主要特征?请摘出来,并且说说它们各说明了“ 活板” 的什么特征。(活板的主要特征在“ 活”字。 “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 “密布字印”说明排版是活的;“ 每一字皆有数印 ”说明字印数目是活的; “一板一板更互用之” 说明印刷是活的; “奇字无备,旋刻急用 ”说明做法也是活的。 )(二) 核舟记1、第二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 、船头(或舟首) 、_ ,以 为说明顺序。2、第二段第一句所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作比较)3、第二段中描写核舟上交代舟上人游

6、览的地点以及周围景物、环境的句子是:(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4、这几段文字是对核舟的具体说明,作者是怎样说明的?答:先说船的正面,再说船的背面。作者按从正面到背面、由主到次的顺序说明。5、第二段怎样介绍核舟?有何作用?答:先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船舱,重点介绍舱旁小窗和所刻的十六字文句。突出“奇巧、灵怪”的特点。6、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答: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和赤壁赋 ,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法的精细又能暗示

7、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 ,使读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复习检测(一) 活板1、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举例说出三种。答:列数字:常做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举例子:每一字皆有数印,如“ 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打比方:薄如钱唇、字如平砥。作比较: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2、本文中指明不用木头刻字的原因是什么?而用胶泥刻字的优点又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3、活板印刷提高工效的具体方法有哪两条?请你用原文中最关键的两句话回答。答:(1)更互用之 (2)每一字皆有数印4、根

8、椐说明内容,写出活板印刷简要的工作流程:刻字制版排版印刷5、文章介绍活字的制版过程,是按制字、设版、排字、炀版、平字的顺序说明的。6、文中极为神速、瞬息可就、瞬息可成、殊不沾污等说明了活板印刷的优越性。7、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答: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国唐代开始有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有了高度发展。北宋庆历年间,毕生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经济方便。这是我国己世界印刷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后来流传到亚洲和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二) 核舟记1、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什么?答: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

9、最多的当然是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 。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初衷。2、船头三人的神态有何不同?哪些描写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答:前二人是士大夫兼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束缚,显得拘谨,严肃;后者是僧人,不拘礼节,放浪形骸。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突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3、这一段描写“舟子”的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为什么要这样写?答:两“舟子”虽神情有异,右边的舟子突出他“右手攀右趾”的粗犷和“若啸呼

10、状”的悠闲自在;左边的舟子突出“视端容寂”的平静神态。但两人的神情动作均表现了一种共同的氛围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 ,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突出“大苏泛赤壁”的“泛”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4、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答: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5、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按照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依次介绍:作者细致的介绍了核舟的形状,描述了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的技艺。复习小结学生自己总结通过本节复习本单元知识那些掌握得好,那些还要下去再巩固。复习反思学生对本单元的基本知识掌握较差,特别是文言基础。课堂练习没能完成,还得找时间复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