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2.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21470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辽宁省丹东市第七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5、短文两篇总课时:2 课时 执笔人: 使用人:备课时间:开学第十周 授课时间:开学第十四周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2)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3)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积累一些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来源: 学优高考网教学重难点:来源:学优高考网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设想:教学

2、这两篇短文,要注重诵读。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学习共工触怒不周山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积累一些文言词汇。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翻译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文言文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以及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教学重难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积累一些文言词汇。2、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两篇文章的主旨。3、体会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愿望和意志,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一、 导入:神话是我们文学天地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女娃造人的故事还记得吗?你还

3、读过哪些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后羿射日,女娃补天,精卫填海等)二、新授:1、作品简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教师范读课文、正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 。4、学生再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两遍。5、教师补充说明:据传说,颛顼是黄帝的孙子,他聪明敏慧,有智谋,他统治的地盘很大,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认为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

4、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 ,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6、学生对照注释,初步理解文句,划出疑难字词,师生交流。7、教师指导“不周山”释义不,表否定;周,周全,完整;山,高与地平面的自然隆起。不周山,就是不完整的山。这山一有名字,就不完整。共工氏怒触不周山,怒触的时候,这山就叫不周了。8

5、、学生口头翻译课文。 (同桌交流)加深理解。三、拓展延伸:1、了解文章的内容之后,在你的心目中,共工是一个怎样的人?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讨论并归纳: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大无畏的英雄气概。2、 “怒而触不周之山 ”中的“怒”字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怒”字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共工怒触不周山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反映了远古部族间的斗争,同时涉及到古代天文学上的盖天说。远古的人类显然还不能解释日月星辰运动变化的原因,对这一现象的最好解释就是借助于神话,通过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

6、来解释“天倾西北” “地不满东南”的现象。神奇的传说中带有现实主义的色彩。 )四、背诵课文。来源:学优高考网五、教师总结: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尽管他们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但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为民造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三。2、背诵默写课文教学反思: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这节课上的比较轻松而实在。 预习环节,20 分钟。请同学们朗读两遍课文,完成同步训练基础题。 导入换成回顾寓言,了解神话。 学生的疑难集中在“得” 、 “未至 ”、 “弃其杖”这几个词。也有同学不理解 “饮”、 “足”、 “泽”字。没有在这个环节过多纠缠,因为后面还有一个检测巩固环节。 复述故事都忽略了“北” 、 “道”字,教师予以强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