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17771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升初文言文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词义检索:昔;从前,过去步:行走邯郸:地名,在河北省曾:这里相当于“乃”,意思同“却”故步:原来走路的步法匍匐:爬行故事今说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非常好看。于是,这位燕国青年决定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他带上盘缠,跋涉千里,赶到赵国,踌躇满志地准备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来来往往,看得他眼发花,脚发抖,不知该怎样迈步子了。于是他决定跟在一个行人后面摹仿,人家迈左脚,燕国青年也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燕国青年也赶紧迈右脚。但他的两只脚没有协调好,差一点把自己

2、绊倒。这个行人走远了,他又跟在另一个行人身后亦步亦趋地学走路。别人走得随意优雅,但他学得磕磕绊绊,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当做怪人,停下脚步看他,甚至还有人捂着嘴笑他。就这样一连过了好几个月,燕国青年的盘缠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准备回家。此时的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姿,而且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迈不开步子走路了。无奈,燕国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阅读导航1、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2、 庄子(约公元前 369前 286),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3、,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称为“老庄哲学”。能力操练1、 给下面的句子标上停顿记号“/”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遂匍匐而归耳。2、 参考故事今说,说说下面的句子用现代的话应该怎么说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3、 文章很短哦,你能背下来吗?4、 用上“邯郸学步”写话。5、 参考故事今说,加上自己的想象,请你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词义检索雨:下雨(名词作动词)。.坏:毁坏,损坏。筑:修补。亦云:也这样说。云:说。亦:也。亡:丢失。智其

4、子:认为他的儿子很聪明,聪慧,机智。父:(f,同 “甫”,老人)邻居家的老人。故事今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一个很有钱的富人,拥有无数的金银财宝。有一天中午,突然狂风大作,犹如瀑布飞泻的大雨,遮天盖地 的卷来。大雨过后,太阳出来了,人们才出来透透气,忽然看见他家的墙倒塌了。不过那个有钱人只看了看就走了,儿子看见父亲这样,连忙上来说到:“爹,你看着墙都塌了,墙这么低,如果你不修它,小偷就会来偷咱们家的东西了!”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不会有小偷的。”这时候邻居的老人刚好路过,听见父子的对话,忙来劝说。但是父亲不但没有听老人人的话,还说老人多管闲事。夜幕慢慢降临。到了晚上,小偷来了,正想找个大户

5、人家偷点东西,正好看见了这一面倒塌了的墙,便庆幸自己有这么好的机会。小偷蹑手蹑脚的走进这位夫人的家里。又蹑手蹑脚的爬出来,看着满手的财宝,高兴坏了。第二天,富人才发现自己家里被盗,但为时已晚,小偷早跑得无影无踪。那位人家觉得自己的儿子能预料未来,可以当神仙了。但在高兴的同时却怀疑这是邻居干的,因为他还说让自己补好,一定是小偷了。阅读导航1、 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 说难,作者是韩非(韩非子)(约前 280-前 233),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2、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如果不尊重事实,只用亲疏和感情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就会主观臆测,得出错误的结论,说不定害了自己。

6、从邻居家的老人这方面,告诉我们给别人提意见,要尽量用能让别人欣然接受的方式。同样的事但发生在不同人身上却不同对待,这是不正确的。做人做事要公正客观,实事求是。能力操练1、 参考词义检索说说下面带点字的意思暮而果大亡其财。( )其家甚智其子。( )而疑邻人之父。2、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并造句不筑,必将有盗。( )3、 参考故事今说,想想下面这句话用现在的话来说该怎么说。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4、 阅读故事今说,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短文中对于“天雨墙坏”这件事,主人的儿子和邻居老人都有相同的说法: 。当事情的结果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却收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评价。主

7、人对儿子的评价是 (用古文中的词语);而对邻居的老人却是: (用古文中的词语)。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 掩耳盗钟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词义检索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得:得到。钟:古代的打击乐器。负:背、驮。走:跑。则:但是。以:用。椎(chu):槌子或棒子。况(Kung)然:“况”地;况,拟声词,形容钟声。遽(j):急速地,急忙。恶:害怕悖:荒谬故事今说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

8、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

9、,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阅读导航1、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 “掩耳盗钟”被说成“ 掩耳盗铃”,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饰行为。能力操练1、 参考词义检索,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 )以椎毁之。( )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2、 “钟况然有音。”中的“ 况然”是钟响的声音,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能写几个拟声词吗?3、 古文中具体描写他“掩耳盗钟 ”的语句是哪句?请你用横线勾画出来,并参考故事今说,说说它的意思,写下来。毛遂自荐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

10、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词义检索自赞:自我推荐合从:即“合纵连横”,详见阅读导航。外索:到外边去寻找。备员:凑足人数。故事今说战国时,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去说服楚王与赵国结盟出兵,解救赵国。平原君打算从手下三千多门客中挑选二十人做随从,但挑来挑去只有十九人符合要求,正在着急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我推荐说:“我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人,希望先生就以毛遂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笑笑:“先生到赵胜的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了。”平原君说:“有本事的人,不论到到哪里,都好象

11、锥子放在布袋中,一定会露出尖锋来。可你来了三年,没人说起你的大名,可见没有什么才能啊。”毛遂说:“我如果早被放在布袋里,早就会脱颖而出,何止露出一点尖锋呢!”平原君见他说的有理,便带毛遂等二十人来到了楚国。平原君请楚王结盟出兵,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十分着急,但却没了主意。毛遂按剑上前说:“订盟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无非利害二字而已,这样明白为何现在还不决定!”楚王大怒,斥道:“我与你主人说话,你来干什么?还不与我退下!”哪知毛遂不但没有退下,反而又上前几步说:“现在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上,你的十万兵马都没有用了!”楚王自知理亏,又怕毛遂真的动武,一时无言对答。毛遂继续进逼

12、说:“其实,楚国有五千里辽阔的土地,几十万雄师,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要害怕秦国呢?大王不同意楚赵联盟,难道要等秦国逐个击破,坐以待毙吗?”楚王听了连连点头,答应与赵国订盟,出兵解赵国之围。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到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阅读导航1、 故事选自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后来”“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2、 平原君,名赵胜,是赵国贵族。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因贤能而闻名。封于东武(今山东武城),号平原君。在赵惠文王和赵孝成王时任相,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

13、之一,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他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3、 合纵,又写作“合从”。战国时期,苏秦游说六国诸侯实行纵向联合,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的政策。但后来被秦国的范睢的远交近攻的“连横”政策挫败了。合纵,就是许多弱国联合起来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则是由强国拉拢一些弱国来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土地的目的。能力操练1、 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遂闻君将合从于楚 ( )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今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3、 毛遂是怎样推荐自己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他自我推荐的句子。4、 当听说平原君打算挑选 20 个文武全才的门客去楚国求兵解围,已在平原君家中做了三年门客又没有机会发挥自己特长的毛遂,心里会怎样想?请结合故事今说的内容,写一写毛遂的想法。5、 请用“毛遂自荐”写一个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