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立新店高級中學九十四學年度第一學期 期末考 高三社會組地理科試題 【範圍:第三冊第 912 章、第一冊、第二冊】 一、單選題(40 題,每題 2.5 分) 1. 短週期循環的生物性可更新資源如農業,雖可經由不間斷生產來滿足人類需求,但欲達生態平衡,人類仍應朝何目標努力? (A)實施土地分區利用 (B)從事綠色革命 (C)正確的土地利用規劃 (D)加強農田水利設施 (E)控制人口成長。 2. 下列何種災害並非由地震間接造成 (A)火災 (B)水災 (C)山崩 (D)海嘯 (E)聖嬰現象。 3. 臺灣自然災害頻傳,與臺灣哪三項地理特徵關係密切? (甲)面積小;(乙)地形陡峭;(丙)冬、夏季風風向
2、相反;(丁)開發密度高;(戊)地質脆弱。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乙戊 (D)乙丙丁 (E)乙丁戊。 4. 澎湖風強,恆春地區亦以落山風著稱,該二區為了維護田地土壤,耕作方向及防風林延伸風向宜採行: (A)東北西南 (B)西北東南 (C)南北 (D)東西(E)不一定。 5. 下列哪一項分別為下圖 中X和Y 的正確標示?(A)丁乙 (B)乙丙 (C)丙甲 (D)乙丁 (E)甲丁 選項 X Y 甲 風較強 風力較強 乙 逕流量較大 日溫差較大 丙 氾濫較頻繁 日間溫度較高丁 年降雨較多 日照較強 6. 土壤剖面的特性與地形有關。依據右圖所顯示的地形與土壤的關係,下列哪一項敘述正確? (
3、A)高山地區的薄層土壤是因為地表排水不良造成 (B) 排水不良的草地有豐富的腐植層,是由於排水較緩,慢慢淋溶而成(C) 沼地的土壤以泥炭為主,即因土壤排水不良,易積聚有機物 (D)台地有密實黏土,主要是由增添作用形成 (E)緩丘的土壤主要由增添作用形成。 7. 熱帶莽原區雖然有高大繁茂的草原,但卻不利於畜牧,主要原因是: (A)雨量不足 (B)日照強烈 (C)風力強勁 (D)溫差太大 (E)乾溼分明。 8. 近年來的電力使用,在電力的消耗上,哪一種產業 (或土地利用) 的耗電率最高?(A) 工業 (B) 商業 (C) 農業 (D)住宅(E) 運輸。 9. 早期歐洲有些地區的聚落鄰近蛇丘發展,原
4、因之一為此種地形主由砂、礫構成,可供為建材。請問蛇丘是下列何種地形作用造成的? (A)冰河侵蝕 (B)冰河堆積 (C)風成堆積 (D)風成侵蝕(E)溶蝕堆積。 10.右圖表示地表上五個地區的氣候情況。在其他條件均相同時,哪一個地區的化學風化最為強烈? (A)甲 (B)乙 (C)丙 (D)丁 (E)戊。 11. 本區面積廣大,山嶺、盆地、湖泊極多,氣溫甚低,除夏季降有少量的雨雹以外,雨量極少,空氣稀薄,寒風凜冽,不適人居,主要生活方式為山牧。以上描述最可能為下列何地?(A)蒙古高原 (B)藏北高原 (C)大小興安嶺 (D)塞北高原 (E)雲貴高原。 12.初春時,黃河某些河段的上游先行融冰,而下
5、游尚處於冰封狀態,以致阻塞河水、造成氾濫,稱為凌汛 。根據右圖中各河段的位置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發生凌汛 ? (A)貴德蘭州 (B)河口風陵渡 (C)風陵渡花園口 (D)花園口利津(E)利津到出海口。 13.近年來,台灣政府積極推動何種計劃,以求土地資源能有效利用?(A)國土綜合開發計劃 (B)國家公園設立計劃 (C)地方生活圈規劃(D)農村地區發展計劃 (E)山坡地土地保育計劃 14.下列中國大陸各地的土地利用措施中,符合因地制宜、合理分布原則的是(A)在洞庭湖圍湖造田 (B)在北方乾旱地區墾荒種糧 (C)在南方的山地、丘陵地發展林業 (D)在珠江三角洲發展棉花生產()在東北從事植桑養蠶 1
6、5.下列因素之中,那一項對岩石物理風化的影響最小?(A)乾旱(B)日溫差大(C)風力強勁(D)岩石多節理()凍融作用 16.(甲)野柳岬(海岬) ;(乙)清水斷崖;(丙)大屯山;(丁)桃園台地的紅土;(戊)佳陽沖積扇。以上臺灣的地形景觀中,哪些是由外營力的作用而造成的?(A)甲乙丁 (B)乙丙戊 (C)甲乙丙 (D)丙丁戊 (E)甲丁戊 第一頁/共三頁17.下列對比例尺的敘述,何者正確?(A)飛機飛得越高,所拍攝的航空照片,其比例尺越大 (B)繪製一地區的地圖,比例尺越大所需圖幅越小 (C)若某圖的比例尺為二千分之一,其面積比例尺為四千分之一 (D)比例尺越大時,應採用較大的等高線間距值 (E
7、) 繪製新店高中校園平面圖,應採用較大比例尺的地圖 18.下列那一現象的形成與行星風系無關?(A)熱帶莽原氣候的夏雨冬乾 (B)西非沿海夏季、冬季風向轉換 (C)南北回歸線附近眾多地表乾燥少雨 (D)山谷地區冬季山坡溫度高於谷底 (E)熱帶大陸地區東岸雨量多於西岸 19.邱念的農業區位論中強調作物的區位選擇主要受那一項因素之影響?(A)地形高低起伏 (B)距市場遠近 (C)各地人口密度 (D)土壤性質差異 (E)氣候差異 20. 目前臺灣山坡地的可利用限度,主要根據右表加以分級。請問若有一塊山坡地,經測量得平均坡度 35%,鑽探結果發現表層有厚約 15 公分的土壤,底下則為砂岩和頁岩相間出現的
8、風化岩層,則該山坡地應該屬於哪一級?(A)宜農牧地四之一級 (B)宜農牧地四之二級 (C)宜林地五級 (D)加強保育地六級(E)宜農牧地三級。 以下為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對日本使用東南亞熱帶雨林資源的一則報導:日本國內禁止伐木,卻大量使用免洗筷,並有過度精緻包裝的文化;木材進口量年年增加,如 1998 年進口熱帶木材的總值達 3 百億美元,而這些木材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請問 21-22 題: 21.世界綠色和平組織對日本利用林木資源態度的主要批判是:(A)鼓勵國內大量消費木材製品及紙類包裝 (B)保育本國資源卻大肆使用他國森林資源 (C)視木材為該國與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商品 (D)對森林資源的保育態
9、度消極或漠不關心()開發經濟以因應國內市場需要。 22.過度包裝和大量消費免洗筷對熱帶雨林區最直接的影響為何? (A)生物多樣性減少 (B)生物量生產力降低 (C)森林面積急速縮減 (D)表土層沖刷嚴重()動物資源減少。 圖(一)為自然資源的種類圖,圖(二)為某種洞穴地形示意圖,請問:23-27 題 23.對於圖(一)中甲、乙兩種取之不盡的資源,我們應採取何種利用態度,方能使資源長久持續地為人所用?(A)除了回憶,什麼也不帶走(B)增加有限資源的使用次數(C)符合生態平衡法則(D)儘量延長其使用期限(E)提高價格以減少利用量 24.如圖(二),臺灣哪一個國家公園可見到該種地形?(A)金門(B)
10、玉山地區(C)墾丁(D)雪霸(E)陽明山 25.依據資源的分類,圖(二)的地形可提供圖(一)中那兩類資源?(A)甲戊(B)乙丙(C)丙丁(D)丁戊(E)甲乙 26.造成圖(二)地形的條件,何者不是主要因素?(A)節理發達的岩層 (B)溼潤多雨的氣候 (C)地下水面高 (D)缺乏植被遮護() 岩層厚度較大 27.中國華南的該種地形甚發達,下列何者與塑造該種地形的作用關係最密切? ()東南丘陵海岸曲折,多港灣和島嶼 ()滇西縱谷山高谷深,山河排列井然有序 ()廣西盆地北部,河川常潛入地下,形成伏流 ()珠江水系呈樹枝狀,是南部地方水運的大動脈 ()廣東丘陵坡緩谷寬,丘陵間有局部盆地及河谷平原。 根
11、據土壤中粘土、坋砂、砂的比例,將某區的土壤分為子亥十二種類型。請問: 28.某塊田地的土壤,粘土、坋砂、砂的比例分別為 30、40、30, 該土壤應該屬於哪一種類型? (A)子 (B)申 (C)辰 (D) 戌(E) 巳 29.圖中何類型的土壤最適合種西瓜? (A)子 (B)辰 (C)午 (D)亥(E) 巳 30.中國哪一地區瓜果特別香甜,有瓜果之鄉的美譽,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A)華南(B)華中 (C)華北 (D)東北(E)塞北 該地區夏季由東南季風帶來的雨量,可達 200400 公釐左右;地表原來覆蓋著稀疏的森林,林隙則為肥美的草原, 早期是少數民族主要的牧 場。二、三百年來,從事農業活
12、動的漢人不斷移入,他們砍倒樹木,挖掉草皮,開闢田園。漢人改畜牧為農耕的結果,導致該地區在近年來,有面臨沙漠化的危機。以直接太陽能地球物理性甲生物資源乙間接太陽能地熱資源可更新資源可回收者丙不可回收者丁不可更新資源其他戊自然資源圖一圖二 第二頁/共三頁上是中國某地區一則有關農業環境問題的報導,請回答 31-32 題 31.就中國的十一個農業區而言,該地區最可能位於哪一個農業區內? (A)西南水稻區 (B)冬麥高粱區 (C)冬麥小米區 (D)夏作綠洲區 (E)夏作雜糧春麥區。 32.早期在該地區從事畜牧活動的少數民族,最可能是哪一族? (A)壯族 (B)回族 (C)蒙族 (D)藏族 (E)彝族。
13、中國農業區的小麥地帶,又可區分為冬麥高粱區和冬麥小米區。請回答 33-35 題 33.冬麥高粱區和冬麥小米區的分界是:(A)秦嶺(B)黃河(C)隴山(D)長城 (E)太行山。 34.導致小麥地帶又區分為冬麥高粱區和冬麥小米區的主要因素是: (A)雨量差異 (B)集約程度 (C)生長季長短 (D)土壤沃度 (E)地形起伏。 35.冬麥高粱區和冬麥小米區最重要的經濟作物是: (A)桐油 (B)棉花 (C)茶葉 (D)煙草 (E)油菜。 依右表的資料回答 36-37 題: 36.此氣候類型的氣溫主要受何因素影響?(A)地形 (B)洋流 (C)盛行風向 (D)距海遠近 (E)陸地面積大小 37.此氣候
14、類型與那一都市最相符?(A)新加坡(B)薩伊的金夏沙(C)加拿大的溫哥華(D)紐西蘭基督城(E)厄瓜多的基多 台灣嘉南平原與蘭陽平原的聚落發展,最初均為集村型態,後者至今依然留著集村,而蘭陽平原轉為散村。請問: 38.最初均發展集村型態的共同原因為(A)社會因素(B)運輸不便(C)取水不易(D)人口密度低(E)政治因素 39.蘭陽平原轉為散村的是因為(A)治安良好 (B)運輸改善 (C)水資源豐盈 (D)平原較小(E) 開墾組織背景 40.某些聚落能夠從眾多的聚落中脫穎而出形成都市,多因具有較好的位置 ,以下那一項敘述是在形容聚落的位置?(A)成都市自古以來是進入青藏高原的門戶 (B)重慶市位居長江和嘉陵江所夾的半島狀高地上 (C)上海位於富庶的三角洲平原 (D)新店市區位於新店溪右岸的河階 (E)江南周莊周邊地形平坦,湖泊眾多 EEEBD CEABD BD(E)ACC EEDBB(C) BA(C)CCD CCCCE ECEAB AEACA 第三頁/共三頁氣候要素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氣溫 (度)14.6 14.8 15.4 15 15 14.6 14.6 15 15.4 14.8 14.6 14.6降雨 (mm) 113 12 130 105 110 180 160 124 185 132 110 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