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五 短文二篇教学目标1. 通过分析热爱生命一文使学生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释。2. 阅读课文热爱生命 ,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3. 通过分析、领会托翁之墓“美”在何处,从而把握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的中心。4. 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精致的语言风格。5. 领会作者借对墓地“朴素美”的描绘表达对托尔斯泰人格美的赞美。教学重点1. 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的本质和意义的阐释,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 感悟托尔斯泰的人格之美,感受他追求朴素自然的高贵品格。3. 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来源:学优中考网1. 领悟作者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2. 感悟
2、托尔斯泰的人格之美。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热爱生命 )一、导入新课。你认为怎样做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学生可以各抒己见。二、朗读课文。三、赏读课文。1. 蒙田为什么会这样热爱生命呢?在原文中找出答案。因为他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的,是富有乐趣的,是受到自然的厚赐的,是优越无比的。2. 文中提到哪些人和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是不同的?来源:学优中考网“哲人” “糊涂人” 。3. 他们怎么看待“生命”呢?“哲人”度日消磨光阴,打发、回避、无视生命的存在,认为“生命”是一件苦事、贱物;“糊涂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4. 作者是如何“度日”的呢?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其看做“
3、消磨光阴” ;风和日丽时,要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坏日子,飞快地“度” ,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5. 作者的看法的确与这两种人不同,但他为什么还说“随时准备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因为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亡之苦恼。人总是要死的,但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抓紧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地度过,从而不感到苦恼和遗憾。6. 作者乐于生,能够比别人多享受一倍的生活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认为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对生活更关心。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7. 你认为真正讲究方法地享受生活需要我们怎么做呢?学生各抒己见。四、课堂延伸。1. 学习了本文,你打算如何
4、对待自己的生命?学生可畅所欲言,教师向积极的方面引导。来源:xYzkW.Com2. 最后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位教给我们热爱生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大思想家蒙田。蒙田,法国思想家、散文家。出身新贵族,祖上是波尔多的富商。曾当过 15 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但是他也喜欢出游,留意各地人情风俗。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三卷。随笔集的文体和风格,对于法国文学甚至对英国文学都影响极大。五、课堂小结。来源:学优中考网一个人在对人生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在年轻时未免流于肤浅,在年老时才会渐趋睿智。而这篇热爱生命无疑是作者的成熟之作,感谢蒙田让
5、我们在这篇文章中领悟了充盈的深邃思想,走向成熟!六、布置作业。1. 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2. 阅读有关“热爱生命”主题的好文章,并写读后感。(世间最美的坟墓 )一、导入新课。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其经典代表作,列宁称他的作品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鲁迅评价他是“19 世纪俄国的巨人” 。这就是当时乃至后来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的、受人敬仰和爱戴的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今天,我们就随着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文字去看一看托尔斯泰的坟墓。二、朗读课文。三、赏读课文。1. 托尔斯泰的坟墓是什么样子的?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1) “这将被后代怀着敬畏之
6、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荫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2) “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nullacrux,nullacoroma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3) “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 ”(4) “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 ”2. 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坟墓是怎样评价的呢?(1) “我
7、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2) “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3) “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荣军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3. 与其他伟人的墓相比托尔斯泰墓缺少许多东西, “没有”十字架、墓碑、墓志铭、名字, “只是”长着鲜花的、小小的、长方形土丘。作者却说这座坟墓是“世间最美的” ,你认
8、为它“美”在哪里?“美”在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 “美”在托尔斯泰的人格、精神, “美”在他淡泊名利的品格。作者在这里界定的“美”就是指外在的朴素、自然和内在的伟大人格魅力的和谐统一。4. 我们该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托尔斯泰的坟墓是“宏伟”“感人”的呢?“宏伟”不是指墓的外在形式,而是说这个小小的土堆中埋葬了当代最伟大的人物之一,所以它宏伟。文中提到了托尔斯泰童年听到的传说,并且说托尔斯泰在晚年想起儿时的奇妙许诺,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这个启示就是托尔斯泰重新界定了“幸福”的含义,那就是回归自然与平凡。因而,一个对人类有突出贡献的伟人在死后一无所求,这种强烈的反差构成了一种“感人”
9、的因素。5. 从文章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文中向他所热爱的托尔斯泰表达了最崇高的敬意。6.作者主要借助了什么写法来表现托尔斯泰墓的“美” ,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的?请结合课文具体谈一谈。对比的运用。在文中有两处对比形成巨大反差,耐人寻味。一处是托尔斯泰的赫赫声名与墓地的简单朴素形成对比。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墓地“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 “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的人物当中的一个” ,墓地可谓是简朴至极。周围景物也是如此:没有壮美的风光,奇异的景观,通往墓地的是“一条羊肠
10、小路” ,墓地周围甚至没有守卫,有的只是一些灌木丛,唯一特别的是“几株大树荫庇” “(墓)上面开满鲜花” ,大树是托尔斯泰手植的,鲜花是自然的祭品。这处对比让我们看到托尔斯泰抛开名利的勇气,看到了他追求至善至真至美人生的愿望,看到了朴素的背后伟大宽阔的胸怀。另一处是将托尔斯泰墓地与其他三位伟人的墓地形成对比。这处对比中又有两层对比:其一,墓地本身的比较;其二,人们对不同的墓地的不同反应形成对比。墓地之间的区别更多的是通过参观者的反应来传达的,茨威格这样写道:“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的感情。 ”参观者的情感是侧面
11、描写,其目的是更加真切地体现托尔斯泰人格力量的影响力。7. 作者特别在文章副标题中提到“1928 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这其中有什么特殊意义吗?1928 年夏天,俄国举办了盛大的纪念列夫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活动,茨威格受到了邀请。当年 9 月,茨威格随奥地利作家代表团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俄国之旅。在他后来的回忆中,他认为那次旅行使他受益匪浅,由此认识了一个新的俄国。在作者看来,托尔斯泰墓葬的自我选择和设计,包含了托尔斯泰对功名利禄的彻底否定,体现了他对平民化人生理想的不懈追求。回归平凡,回归大众,回归自然,是这墓地发出的声音,始终萦绕在茨威格的耳边。为此,茨威格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四、了解作者
12、。让我们再进一步了解作者茨威格。敏锐的目光,穿透人灵魂的笔力,使茨威格成为一名有个性的作家。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 ,奥地利著名作家,出生于 19 世纪末维也纳犹太家庭。当时的维也纳文人荟萃,是欧洲非常活跃的文化中心,文坛上以施尼茨勒为代表的“青年维也纳”派,思想界新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以及尼采哲学等,都是茨威格少年成长、初看世界时回荡的主旋律。这一切把他的目光终生吸引到了人类心灵的深海。他的创作涉猎小说、戏剧、诗歌、传记、散文特写等多方面,著述之丰、作品之美是有目共睹、令人称奇的。代表作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 象棋的故事等。五、课堂小结。来源:xYzk
13、W.Com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最普通的坟墓,不仅歌颂了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丰盈的情怀,而且启迪着人们思索朴素与伟大、平凡与尊贵、不朽与湮灭等难以穷尽的人生问题,寻求生命的真谛。这样深邃的主题,巧妙的手法,精致的语言,使得这篇千字散文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散文中的精品。六、布置作业。来源:学优中考网阅读余杰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中的片段,结合课文的学习,体会“伟大”的含义,完成一篇读后感。 “一个人要赢得人们的尊敬,绝不是靠权威、靠装潢、靠强迫就能得到的,让世人永远尊敬的,只有伟大的建树和人格的魅力。 ”“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树碑立传等等用以传扬后世的方式都是多余的。不论存在的形式多么普通和简易,都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和光辉。 ”来源:学优中考网 xYz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