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 复习氢氧化钙、氢氧钠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2.掌握碱的化学性质,知道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大原因。知识点(重点、难点):1.重点: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准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生锈的铁钉、碳酸钠、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矿泉水瓶、石蕊试液、酚酞试液;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情境创设、导入新课:环节一情景再现:化学晚会上,小时将一张滤纸贴在黑板上,然后向滤纸上喷洒液体 A当喷洒完 A 后,滤纸上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红花蓝叶百合图(如右图);你想知道 A 是什么液体,花叶是用什么药品绘制,
2、花芯用什么药品绘制的?你会用化学药品绘出类似的图画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二)环节二前置诊断 知识回顾回顾一下酸的共性有哪几些?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哪些?两种物质有什么异同,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怎样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环节三知识建构 探究新知来源:gkstk.Com【实验探究 1】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紫色的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通过实验验证,注意学生纷纷讨论如何用化学药品绘画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及时温故知新。来源:学优高考网思考、讨论、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猜测。通过恰当的情景设置,特别是魔术之类的,能极大地激发兴
3、趣,引发思考,及时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内容。结合酸的共性,学会归纳总结,为知识建构做好充分的准备。“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体会化学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实验安全。操作 滴入石蕊试液后的现象 滴入酚酞试液后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结论】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实验探究2、3】2、向分别盛有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物质 生锈铁钉 氯化铜溶液 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的现象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后的现象【实验探究 4】3、向分别盛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矿泉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4、立即盖紧瓶盖,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教师总结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瓶子比盛有氢氧化钙的瓶子瘪的严重,盛有氢氧化钙溶液的瓶子变浑浊而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不浑浊。2NaOH+CO2=Na2CO3+H2O 用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Ca(OH ) 2+CO2=CaCO3+H 2O 用用实验验证自已的猜想,做到从理论联系实际。小组进行探究实验并选小组代表汇报实验现象和结论。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2NaOH+CuCl2=Cu(OH) 2+2NaClCa( OH) 2+CuCl2=Cu(OH)2+CaCl 2Ca( OH)2+Na2CO3=CaCO3
5、+2NaOH小组选代表到黑板上完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其他同学在学案上完成。2NaOH+CO2=Na2CO3+H2OCa( OH) 2+CO2=CaCO3+H 2O提问:1、盛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瓶子如何保存?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如果除去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什么物质,为什么?3、思考、讨论、交流:碱溶液溶于水都能电离出氢兴趣。培养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科学探究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训练学生从观察实验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来源:gkstk.Com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讨论、总结知识的能力。来源:学优高考网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6、。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过渡为什么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那是因为它们在溶于水时,都解离出了共同的阳离子氢氧根离子,正是由于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导致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称作碱的通性。过渡你能总结出碱的通性吗?总结碱的化学性质:(1)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2)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3)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环节四知识迁移 拓展应用投影展示2NaOH+MgCl2=Mg(OH) 2+2NaCl3Ca(OH ) 2+2FeCl3=2Fe(OH)3+3CaCl 22NaOH+SiO2=Na2SiO3+H2O2NaOH+SO2=Na2SO3+H2O2N
7、aOH+SO3=Na2SO4+H2OCa(OH ) 2+SO2=CaSO3+H2O拓展应用1、日常生活中盛有碱溶液的瓶子为什么不能敞口放置?为什么?2、盛有碱溶液的玻璃瓶子为什么用橡胶塞子塞?交流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感受?氧根离子,因此其他碱溶液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小组内讨论,初步达成共识;归纳总结碱的通性。碱溶液中都有 OH-,碱的性质其实就是 OH-的性质。来源:学优高考网展示常见碱的用途和我国年产量。畅谈收获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参与热情,调动各层次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参与的反应,
8、将化学方程式以两组呈现,目的是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碱的通性。强化重点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学生由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的思维方法。板书设计:第二节 碱及其性质(2)一、碱的化学性质:1、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无色酚酞试液红色2、碱溶液 + 非金属氧化物 盐 + H 2O3、碱溶液 + 某些盐 另一种盐 + 另一种碱二、拓展应用 1、2NaOH+CO 2=Na2CO3+H2O 用于除去二氧化碳气体。2、Ca(OH ) 2+CO2=CaCO3+H 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当堂检测题1、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它们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2、实验室中有两
9、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其中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 一瓶为澄清石灰水,你用哪些方法可以将两者区分开?3、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1)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 NaOH 溶液,锥形瓶中充满 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将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滴入锥形瓶后,能明显观察到 U 形管中红墨水的液面左低右高,甚至从右端溢出。请推测胶头滴管和锥形瓶中的物质分别是什么?(答出两种组合即可)4、化学晚会上,刘千同学将一经滤纸贴在黑板上然后依次向滤纸上喷洒 A、B 两种无色试剂当喷洒A 时,白色的滤纸上出现了一只红色的月季花;再喷洒 B 时
10、,红色的月季花又逐渐消失假若 B 是稀盐酸,则 A 可能是 月季花是用 溶液绘制成的。 (只填一种)5、如图所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 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 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 Y 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 a 鼓起。气体 X 和液体 Y 不可能是( )。A X 是 SO 2,Y 是 NaOH 溶液 BX 是 CO 2,Y 是石灰水 CX 是 HCl,Y 是 Na2C03溶液 DX 是 CO ,Y 是石灰水总结: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布置作业1.助学课中练习和课后评价部分。教学反思:1.该设计突出教学策略设计,针对重点及难点,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其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能够实现在研究中探索、在探索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2.该教学设计紧密联系生活中的情景“喷液绘画” ,引发了对溶液成分的分析。引入生活例子有助于下面探究活动的展开,同时体现了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广泛用途,强化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3.从学生的掌握程度上看,学生对于酸、碱、盐的相关知识掌握的比较差,不能够用分类的思想将知识进行系统化分析学习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