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解 绪 论客观性试题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确立中医学的独特理论体系,为中国医药发展奠定基础的著作是哪部?(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答案】2、标志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确立,为临床中医学发展的奠基之作是哪部?(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答案】3、中医学的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是隋代巢元方等著的什么书?( )神农本草经脉经诸病源候论温病条辨【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5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
2、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完整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标志是什么?( ) ( ) ( ) ( ) ( )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素问【答案】2、金元四大家是指哪四大家?( ) ( ) ( ) ( ) ( )张仲景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杲 朱丹溪【答案】3、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观反映在以下哪些方面?( ) ( ) ( )( ) ( )天体地球的物质观 人体生命的物质观 疾病产生的物质观 治疗疾病的物质观 形神物质观【答案】4、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 ( ) ( ) ( ) ( )唯物辩证观 整体观念 天人一体观 辨证论治 辩证论治【答案】是非题下列各题,你认为
3、正确的,请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神农本草经是现在可考的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 ) 【答案】2、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各 9 卷 81 篇,共 162 篇。 ( ) 【答案】3、 伤寒杂病论为东汉末年张景岳所著。 ( ) 【答案】4、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被历代医家奉为“四大经典” 。 ( ) 【答案】5、医药学的产生与人类的劳动、生活实践密不可分。 【答案】限制性试题名词解释1、中医学:中医学即中国医药,亦称祖国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防治和延长寿命的科学。2、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基础理论是研究和阐明中医学的基本概论、基
4、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学科。3、中医理论体系: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以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气一元论(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4、整体观念:所谓整体观念,是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对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统一性的整体认识。 (此概念的内涵有两个要点,一是人体自身的完整性;二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 )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始于 时期,到 时期完成。【答案】战国;东汉末年或三国时期2、晋代医家王叔和著 一书,对脉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答案】 脉经3、明清时期,出现了 学派,标志着中医学对
5、传染性热病的认识和研讨发展到了新阶段。【答案】温病4、 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 ,两精相搏谓之 。 ”【答案】精;神 简答题何谓辩证论治?【题解及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部分。所谓“辨证” ,就是分析、辨别、认识疾病的证候;“论治”则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经过研究、考虑而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辨证是决定论治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解决疾病的手段,也是辨证的最终目的。主 观 性 试 题论 述 题1、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题解及答案】所谓整体观念,即指中医学对人体本身的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统一关系的整体认识。整体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人体是
6、由若干脏腑、组织、器官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都具不同的生理功能。然而它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决定了机体的整体统一性。这种整体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沟通,联系于六腑、形体官窍、五志、五液、五色、五味构成 5 个生理活动系统,这 5 个生理系统之间又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并在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循环贯通作用下,形成有机的整体,完成统一的生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反映人体内部是个统一整体。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类生存于大自然之中,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大自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同时自然界的季节气候,昼夜晨昏的运动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发
7、生生理和病理的反映。都说明了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通、密切相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客观性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案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以下哪项是中医理论的总纲?( )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腑学说【答案】2、以下哪种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间架结构?( )精气学说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腑学说 【答案】3、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此话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可分性【答案】4、对两个事物或现象进行阴阳属性划分,是有一定原则的。这是下列哪项的
8、内涵?( )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可分性【答案】5、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的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是指阴阳的什么性质?( )阴阳的相关性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可分性【答案】6、 “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可分性 【答案】7、 “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是下列哪项的内涵?(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阴阳的五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答案】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揭示了阴阳间的什么关系?( )阴阳的对
9、立制约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答案】9、具有“滋润、下流”性质,是五行中哪一行的特性?( )木 土 水 金【答案】10、五行中哪一行具有“曲直生长”的特性?( )木 火 土 金【答案】11、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火的关系。 ( )为母 为子 所胜 所不胜【答案】12、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金的关系。 ( )为母 为子 所胜 所不胜【答案】13、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木的关系。 ( )为母 为子 所胜 所不胜【答案】14、请判断五行中土对于水的关系。 ( )为母 为子 所胜 所不胜【答案】15、五行结构系统中,一行对另一行克制太过称作什么?( )相克 相乘 相侮 所胜【答案】16、
10、五行结构系统中, “反克”又叫作什么?( )相乘 相侮 所胜 所不胜【答案】17、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是什么?( )一阴阳 五行 气 道【答案】18、下列哪项对气的描述是错误的?( )无形的 无质的 流动的 精微物质 【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5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哪些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 ( ) ( ) ( ) ( )阴阳学说 五行学说 脏腑学说 经络学说 精气学说【答案】2、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 ( ) ( ) ( )
11、( )阴阳属性的规定性 阴阳的普遍性 阴阳的可分性 阴阳的相对性 阴阳的相关性【答案】3、列哪些属性为阳?( ) ( ) ( ) ( ) ( )温热 内守 明亮 滋润 凝聚【答案】4、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下列哪些?( ) ( ) ( ) ( ) ( )阴阳的对立制约 阳阴的对立统一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阳的相互转化【答案】5、阴阳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 ) ( ) ( ) ( ) ( )相关平衡 相对平衡 动态平衡 恒量平衡 功能态的平衡【答案】6、确定下列人体的脏腑组织哪些属阳?( ) ( ) ( ) ( ) ( )体表 北部 肝 心 肾【答案】7、哪些可以归属于五行中的木
12、类?( ) ( ) ( ) ( ) ( )春 南 化 肝 青【答案】8、下列哪些可划分为五行中的土类?( ) ( ) ( ) ( ) ( )脾 甘 署 平旦 口【答案】9、五行结构系统中存在哪些关系?( ) ( ) ( ) ( ) ( )相生 相克 制化 相乘 相侮【答案】10、精气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中的哪些领域?( ) ( ) ( ) ( ) ( )探讨生命的起源 说明脏腑生理 阐述病理变化 用于疾病的诊断 用于疾病的防治【答案】二、是非题判断下列各题中划线部分的正确或错误,正确的在线下标 R,错误的标 W。1、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对太阳的向背而言。【题解】阴阳,最初是指日光的向背而言。
13、即向日光的地方为阳,背日的地方为阴。如说文解释为:“阴,暗也。 ”“阳,明也。”【答案】R2、阴阳概念,从原来表示对阳光向背的具体概念,演变为不再有具体内容的抽象概念。【题解】阴阳概念,从最初的日光向背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 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已经从复杂的自然、社会的具体现象中抽象、概括、总结出阴( )和阳(一)两个基本范畴,认为“阴”和“阳”两个对立方面,贯穿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及其规律。这就是所谓“道”的含义,这时阴阳就从具体概念演变为抽象概念了。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说阴阳两个对立方面是自然界万事万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本规律。【答案】R3、炎上
14、,积极、进取、刚强、好动、亢进、增加、无形、生长等特性为阴。【题解】阴阳学说规定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事物或属性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事物或属性都属于阴。对于人体来说,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阳;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属于阴。这些是从众多的自然、社会和人体复杂现象中抽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原则性属性,用这些基本原则就容易判断具体事物的阴阳属性了。【答案】W4、前半夜为阴之阳,后半夜为阴中之阴。【题解】根据阴阳的可分性,昼为阳。前半夜应为阴中之阴,是说前半夜阴气有逐渐加重、加深的趋势;后半夜阴气将尽
15、,阳气萌发,故为阴之中阳。【答案】W5、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题解】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物质势力。这两种对立的势力不是对抗性矛盾,而是一种相互制约、控制的关系。【答案】R6、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是阴阳异常消长的结果。【题解】阴阳消长是发生在阴阳平衡允许的范围内增长或消减,如阴阳的消长超出了阴阳平衡允许波动的范围,就会导致阴阳的偏盛或偏衰。增长太过就是阴阳的偏盛,消减太过是阴阳的偏衰。【答案】R7、阴阳平衡,允许阴阳之间有一定范围的不平衡。【题解】阴阳平衡允许阴阳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不平衡,所以阴阳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的平衡,而
16、不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平衡。【答案】R8、 “物极必反”可以用来形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题解】 “物极必反”是说事物发展的“物极”阶段,就必然向其相反面转化,它可以用来揭示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即“物极”阶段,各向其相反面转化,阴转化为阳、阳转化为阴。【答案】W9、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题解】五行的概念,已不是原始的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本身,它是把自界的事物,作了广泛的比较与联系,用“比类取象”的方法,按事物的不同性质、作用、形态分别纳入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特性的属性分类之中。因而,五行的含义可进一步理解为:“五”是指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的五种事物属性;
17、“行”指五种事物属性之间内在联系的运动变化规律。【答案】W10、 内经把五行间的“相生”关系称为“承制”和“相胜”的关系。题解 内经把五行间的“相克”关系称为“承制”和“相胜” ,有制约和战胜之意。而“相生”关系, 难经称为“母子”关系。【答案】W;W11、克我者为“我所胜” ,我克者为“我所不胜” 。【题解】克我者即它行克我,是我的所不胜;我克者即我克制它行,是我能战胜的一行,是我之所胜。【答案】W;W12、五行的“生克”有正常和异常之分。【题解】五行结构系统中,为维持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的平衡协调所发生的生克关系,是正常的“生克” ;由于五行间“量”的异常而引起的生克不足或生克太过,都必然导
18、致五行结构系统的平衡紊乱,这时的生克现象就是异常的“生克。 ”【答案】R13、五行学说中的“互害”关系,是指五行间的“相乘”和“相侮”关系。【题解】五行学说中的“互害” ,实际是指的是五行间正常协调关系下的“相克”关系。而把“相生”关系,称作“互利”关系。【答案】W14、 “精气学说”也叫作“气一元论” 。【答案】R限 制 性 试 题一、名词解释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以代表同一事物(或现象)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2、阴阳的对立制约: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种物质势力,这种对立表现为相互
19、间的制约。3、阴阳平衡:所谓阴阳平衡是讲阴阳双方的势力或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是靠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依存互根来维持的。4、生克制化:生克,即指五行“相生”和“相克” ,它是指五行间正常的相互资生和相互克制的关系。制化,指五行结构在正常状态下,通过相生和相克的作用。所产生的调节作用。制即制约,化是化生,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四方面的联系,正是由于存在着这四种联系方式,才保证了制化关系的正常,维护了事物的存在和正常的活动变化。5、相乘:即乘虚侵袭之意,是克制太过的表现,也称作“倍克” 。6、相侮:又称为“反侮”或“反克” ,即恃已之强,凌彼之弱,侮所不胜的异常
20、克制现象。二、填空题1、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 ”。 【答案】阴平阳秘2、阴阳双方每一方都以 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条件。 【答案】相对立3、阴阳之间的依存性和互根性,把阴阳双方联为一体,这就是阴阳的 。 【答案】统一性4、阴阳的动态平衡,是说阴阳平衡的 或 是随着事物的不同运动而发生变化的。 【答案】位置;范围5、在一定时期或阶段,阴阳平衡的范围是个常数,这是阴阳的 平衡。 【答案】恒量或常数6、 内经讲:“阴胜则 病,阳胜则 病” 。 【答案】阳;阴7、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 【答案】阴阳8、五行,实行上是五
21、种不同 的抽象概括。 【答案】属性9、木的特性是:生发、 、 、 。 【答案】柔和;曲直;舒展10、火的特性是:炎上、 、 。 【答案】阳热;升腾11、土的特性是:长养、 、 。 答案生化;受纳12、金的特性是:清凉、 、 。 答案洁净;坚劲;收敛13、水的特性是:寒湿、 、 。 答案下行;滋润三、简答题1、什么叫“阴阳互根”?【题解及答案】 “阴阳互根”又称作阴阳的相互依存。指阴阳双方中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面单独存在,每一方都必须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例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再如,人体内部的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为血帅,血为气
22、母,二者是互根互用的。2、何谓“阴平阳秘”?【题解及答案】 “阴平阳秘” ,阴平,指阴气平和;阳秘,指阳气固秘。 “阴平阳秘”概指人体内部阴阳双方在对立制约和消长中所取得的动态平衡,这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本条件。如果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即为阴阳失调,它是人体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理所在。3、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题解及答案】阴阳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主要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人体的一切组织结构,都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如:背部为阳,腹部为阴;五脏为阴,六腑为阳;肝脾肾为阴,心肺为阳。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人体正常的生命运动,是体内阴
23、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首先引起疾病的原因也可划分阴阳,即阴邪、阳邪。疾病的发生,是体内阴阳协调平衡关系紊乱,阴阳失调的结果。这种失调主要是由阴阳消长异常而导致,或阴阳偏盛,或为阴阳偏衰。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诊断方面。审别阴阳是诊察疾病的基本方法。在治疗方面,可确定治疗原则 ,即阴阳偏盛,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补其不足。在补阴补阳时,还应注意“阴中求阳” 、 “阳中求阴”的问题。阴阳学说还用来归纳药物的性能,即药性分阴阳,药味分阴阳,升降浮沉亦分阴阳。4、乘和克的次序怎样,为什么一个称“克” ,一个叫“乘”呢?【题解及答案】五行关系中,乘和克的次序一致。
24、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它们虽然次序一致,但有着性质上的区别。克即克制,制约,是代表着正常事物间制约关系,是维持事物内部平衡协调的必备条件,在人体则属生理现象。而乘是指相克太过。是由于被克的一方过于虚弱,克我的一方相对过强;或者某方力量过强,而对被克制一方的克制太过;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属于事物间关系的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为病理表现。正因为二者一个为正常相克,一个为异常相克,故有克和乘名称之不同。5、简述五行学说中母子关系及所胜、所不胜关系。【题解及答案】母子关系即是五行学说中的相生关系,生我者为我之母,我生者为我之子,如以火为例,火为木所
25、生,故木为火之母,火为木之子。所胜与所不胜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关系,我克者为我之所胜,克我者为我之所不胜。仍以火为例,因为火克金,水克火,故火为金之所不胜,是水之所胜。母子关系就是相生关系,所胜与所不胜关系实为相克关系。6、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题解及答案】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气是构成万物的本源,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精气聚合而成。气是运动不息的物质。精气学说认为:气不是僵死不动的,而是具有活泼生机、运行不息的物质。事物的运动变化、人的生命活动都是靠气的流行变化维持的。7、五行学说对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对中医学有何重要意义?【题解及答案】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特性来推演和归纳事物的
26、五行属性的,对构筑中医理论体系起了重要作用。首先,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了自己所属的五体、五官、五志、五液、六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体系。其次,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外应五方、五季、五气,阐明了人体的内环境与外在自然环境之间的统一性。第三,通过五行归类,揭示了人体五行系统中纵向与横向联系。在横向联系中,指同类间的关系一般是“同气相求” ,有相互助长关系;在纵向联系中,指五行各行间的关系存在着生克乘侮的联系。主观性试题论述题1、如何理解阴阳的消长运动?【题解及答案】阴阳的消长,是指阴阳对立的两方面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一种量的交替增长与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其运动形式表现为“阳消
27、阴长、 “阴消阳长” ,阳消的同时阴长,阴消与阳长同时发生。阴阳消长运动,首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交替进行,即阴消阳长之后马上是阳消阴长,并且连续进行下去。其次,阴阳的消长是发生生存在一定限度之内的,消或长超出了这个限度,就是异常的消长运动。长的太过为阴阳偏盛,消的太过为阴阳偏衰。维持阴阳在一定限度内正常消长的机理,在于阴阳双方的互济和制约关系。在阴阳消长运动过程中,当一方不足,衰退时,则另一方必然在互根的基础转化补充其不足;而当一方偏亢时,则另一方加强其制约力,不使其偏亢。即阳得阴济,使阳不致过分亢盛,阴得阳和,则阴亦不致过分衰沉,从而维持了阴阳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运动正常进行
28、。阴阳消长运动的意义在于:维持了事物正常的按自身规律的发展变化。试述阴阳平衡。【题解及答案】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对立双方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的势力或数量是相对恒定的,表现为事物或现象的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平衡是一种相对、动态、恒量、功能态的平衡。所谓相对平衡,是指阴阳的平衡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即不平衡) ,只要这种波动不足以危及事物的稳定性,就属于阴阳平衡范畴。例如:水在标准条件下,在 0以下为固态,0100间为液态,100以上为气态。因此,当温度在 0100之间波动,水的液态相当稳定,只有温度超过 100或 低于 0时,水的液态平衡才被破坏。阴阳的动态平衡,一是说阴阳的平衡不是绝对静止不动的
29、,而是在不断的消长运动中求得的;二是阴阳平衡的位置或范围是随事物或现象的不同运动时期而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人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生长、成熟、衰老不同时期,其生长与衰之间的矛盾运动,决定了各期限阳平衡位置的不同。阴阳平衡是一种恒量平衡,这是说在一定时期或阶段,阴阳平衡的范围是一个确定的数值。高于或低于这个数值范围,都属于阴阳失调。阴阳平衡是一种功能态的平衡,而不是数量上的绝对相等。如:人体内脏间的协调并不是体积或数量上的相等,而主要是功能上的相当。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都存在着一种维持整体自身相对稳定平衡(即阴阳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这就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又是建立在阴阳统一基
30、础上的,阴阳间依存互根,把阴阳联为一体,构成了阴阳统一整体。阴阳间任何一方偏亢,都有对方的制约控制,使其恢复正常;任何一方发生不足,对方都会转化滋助。阴阳之间的这种既对立制约又互根互化统一的关系,维持了阴阳的相对动态平衡。3、五行结构系统内部是怎样维持协调平衡的?【题解及答案】五行结构系统的协调平衡主要是靠生克制化规律维持的。相互与相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生中有克,以本为例:木能生火,是“母来顾子”之意,但是木本身又受水之所生,这种“生我”
31、、 “我生”的关系是平衡的。如果只有“我生”而无“生我” ,那么木生火就是一种负担,对木来说就会造成“不及” ;如果只有“生我”而无“我生” ,那么对木来说就会形成太过,宛如收入与支出必须平衡一样。另一方面,在水生木,木生火的相生关系中,水与火又是相克关系,即相生之中,寓有相克,以防相生太过。克中有生,仍以木为例:木能克土,金能克木,而土与金之间,又是相生的关系,形成了木克土,土生金,金能克木(子复母仇) ,说明五行相克不是绝对的,相克之中,必须寓有相生,以防止相克太过,才能维持平衡。五行结构系统中,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图 2-1) ,通过相生相克作用而产生的调节,谓之制化。五行学说正是以这种
32、生克制化规律,来说明任何事物都是受到整体的调节,防止其太过或不及,维持着事物整体的相对稳定平衡。图 2-1 五行结构系统生克制化规律藏象学说木水 火生相相生相 克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木金 火相克相 克生相相生克客观性试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编号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化生、贮藏精气,是下列哪项的功能?(2)脾 五脏 六腑 奇恒之腑2、受纳、腐熟水谷;传化、排泄糟粕是下列哪项的功能?( 2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大肠【答案】3、心之苗为下列哪项?(1 )血脉 面 汗 舌【答案】4、心是依靠什么推动血液运行的?( 2 )心搏 心气 心
33、神心血【答案】5、心藏神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3 )心气心阳心血心阴【答案】6、汗由什么转化而成?( 1 )血液水液津液 精微物质【答案】7、 “君主之官”是指哪一脏?( 1 )心肺脾肾【答案】8、称为“华盖”的是哪一脏?( 2)心 肺 脾 肝【答案】9、肺依靠什么通调水道的?( 4 )排汗利尿呼吸带出大量水分宣发肃降【答案】10、肺在志是什么?(3 )肺 怒 悲 思【答案】11、肺之液是下列哪项?( 2)汗涕泪唾【答案】12、脾统血主要是脾气的什么作用?( 4 )脾气散精脾气升清脾气运化脾气固摄【答案】13、脾在体是什么?(2 )皮肌肉筋骨【答案】14、请判断脾之志。 ( 4 )喜怒忧思【答
34、案】15、下列哪项是脾的生理特点?( 2 )喜湿恶燥喜燥恶湿主升发主宣发【答案】16、肝能调畅气机的原因是什么?( 2 )体阴用阳喜条达恶抑郁调畅精神情志助血运【答案】17、肝在体为下列哪项?(4 )爪甲泪目筋【答案】18、为全身阴液之根本的是什么?(3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答案】19、为人体阳气之根本的是什么?(4 )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答案】20、判断大肠的功能。 ( 4 )主受纳受盛化物传导化物传导变化【答案】21、称“脬”的是哪一器官?( 3 )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答案】22、主“决断”是哪一腑的功能?( 1 )胆肾小肠三焦【答案】23、哪一腑为“中正之官”?( 1 )胆胃小肠 三焦【答案
35、】24、 “太仓”指什么?(2 )胆胃小肠大肠【答案】25、 “如雾”是对下列哪项功有的概括?( 2)三焦上焦中焦下焦【答案】26、 “元神之府”是指下列哪项?(1 )脑髓心肝【答案】27、下列哪一腑既属于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3 )脉女子胞胆三焦【答案】28、 “阴液互生”是指下列哪一对脏的关系?(4)心与肾肝与肾肺与脾肺与肾【答案】29、下列哪项不是对肝肾关系的描述?( 3 )肝肾同源乙癸同源津血同源疏泄与封藏互调节【答案】(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 5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25 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每个正确答安的编号分别填入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不得分)1
36、、下列哪些属于脏的范围?( 135)肝三焦心包络女子胞肾【答案】下列哪些属于腑?( 1345 ) 胆脉胃大肠三焦【答案】3、下列哪些属于奇恒之腑?( 1234) ( ) ( ) ( ) ( )胆女子胞髓骨膀胱【答案】4、探讨脏腑的生理功能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下列哪些项的研究内容?( 34 ) ( ) ( ) ( ) ( )五脏脏腑藏象脏腑学说六腑【答案】5、脏腑学说的形成基础是什么?( )古代解剖现代解剖学生活观察医疗实践实验观察【答案】6、心的主要生理功能在下列哪些?(245 ) ( ) ( ) ( ) ( )主统血主血脉主藏血主神志为主宰【答案】7、心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13 ) (
37、 ) ( ) ( ) ( )为主宰主治节主温运主运化主血脉【答案】8、血液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12345 ) ( ) ( ) ( ) ( )心搏正常脉道通利心气充沛温运正常血液充盈【答案】9、心藏神的功能正常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2345 ) ( ) ( ) ( )面包红润 精神充沛 神志清晰 果维敏捷 对外界刺反应灵敏【答案】10、对“心之外膜”的称谓,哪些是确切的?( 123 ) ( ) ( ) ( )心包 心之宫城 心包络 膻中 心之屏障【答案】11、 “肺主气”包括哪些内容?(135 ) ( ) ( ) ( ) ( )主呼吸之气 主气体交换 主宗气生成 调节全身气机 主一身之
38、气【答案】12、肺气肃降表现在哪些方面?( 245 ) ( ) ( ) ( ) ( )呼气 吸气 运送水谷精微到体表 布散水谷精微到内脏 保持呼吸道洁净 【答案】13、肺的生理特性是什么?(15 ) ( ) ( ) ( ) ( )为华盖 主治节 主宣发肃降 朝百脉 为娇脏 【答案】14、皮毛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234 ) ( ) ( ) ( ) ( )排汗 调节呼吸 调节体温 抵抗外邪 保证嗅觉 【答案】15、肺为娇脏是因为下列哪些原因?( 12345 ) ( ) ( ) ( ) ( )易受邪 畏寒 畏热 恶燥 恶湿【答案】16、下列对脾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 245 ) ( ) ( )
39、( ) ( )先天之本 后天之本 罢极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生痰之源【答案】17、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12345 ) ( ) ( ) ( ) ( )主运化 生成气血 统血 主升清 喜燥恶湿【答案】18、脾主升清的含义包括下列哪些?(24 ) ( ) ( ) ( ) ( )运化水谷 将水谷精微上输于心肺 保证胃气下降 使内脏位置相对恒定 运化水湿【答案】19、肝有哪些生理功能?( 15 ) ( ) ( ) ( ) ( )主疏泄 主气机 主血脉 主统血 主藏血【答案】20、肝主疏泄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12345 ) ( ) ( ) ( ) ( )调畅气机 促进消化吸收机能 调畅精神情志 通利三
40、焦 助血运【答案】21、肝藏血包括哪些方面的内涵?( 135 ) ( ) ( ) ( ) ( )贮藏血液 贮摄血液 推动血行 生化血液 调节血液循环量【答案】22、下列哪些生理运动是气机调畅的结果?( 12345 ) ( ) ( ) ( )肺之宣发肃降 肝升肺降 心肾相交 小便排泄 脾升胃降【答案】23、肝是怎样促进消化吸收机能的?(345 ) ( ) ( ) ( ) ( )促进脾的运化 协助胃的受纳腐熟 调节胆汁的分泌与排泄 疏利三焦 影响脾胃升降运动【答案】24、肾的生理功能有哪些?( 234 ) ( ) ( ) ( ) ( )主闭藏 藏精 纳气 主水液 主骨 【答案】25、下列对肾的描述
41、哪些是正确的?(1345 ) ( ) ( ) ( ) ( )先天之本 后天之本 生命之根 封藏之本 阴阳之本【答案】26、肾所藏之精可以区分为下列哪些类?(134 ) ( ) ( ) ( ) (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生殖之精 脏腑之精 水谷之精【答案】27、肾在水液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245 ) ( ) ( ) ( ) ( )通调水道 升清降浊 运化水湿 控制膀胱开合 水液代谢过程中动力【答案】28、肾与下列哪几项有联系?(12345 ) ( ) ( ) ( ) ( )骨 齿 精 髓 脑【答案】29、胃的生理功能有下列哪些?(13 ) ( ) ( ) ( ) ( )主受纳 主受盛 主腐熟
42、 主化物 主通降 【答案】30、 “决断”的含义指下列哪些?(345 ) ( ) ( ) ( ) ( )谋虑 判断力 裁决力 胆量防御和清除精神刺激【答案】31、胃气通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12345 ) ( ) ( ) ( ) ( )使胃内容物及时下降到小肠 是胃受纳的前提条件 促使小肠内容下降到大肠 推动大肠排泄漕粕 胃降脾才能升【答案】32、胃的上下口为下列哪些?(23 ) ( ) ( ) ( ) ( )吸门 贲门 幽门 阑门 户门【答案】33、女子胞的功能与下列那些因素有关?(12345 ) ( ) ( ) ( )肾精 心 脾 肝 冲任脉【答案】34、下列哪些项指出了心与肾之间的关系?
43、( 1235 ) ( ) ( ) ( )心肾相交 水火既济 精血互化 津血互化 精与神相因【答案】二、是非题将下列各题中错误之处的下方用“”标出,并将其改正。1、而不泻,藏精气是六腑的功能特点。 【答案】 “六腑”改为“五脏”2、心血旺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脏搏动力。 【答案】 “心血”改为“心气”3、脾上输到心、肺的水谷精微,经心气加工生成血液,使心血得到补充。 【答案】 “心气加工”改为“心火蒸化”4、肺的呼吸功能,是靠肺阴的推动作用实现的。 【答案】 “肺阴”改为“肺气”5、肺能把卫气肃降到全身体表。 【答案】 “肃降”改为“宣发”6、肺的助心行血作用主要是通过宣发肃降来完成的。 【答案】
44、 “宣发肃降”改为“宗气”7、脾能统血主要是脾气推动作用的体现。 【答案】 “推动”改为“固摄”8、脾气健运,气血充足则面色红润有光泽。 【答案】 “面色”改为“口唇”9、脾在液为唾。 【答案】 “唾”改为“涎”10、肾脏调节水液代谢主要是肾的因摄作用。 【答案】 “固摄”改为“气化”11、肺气充盛,纳气功能正常。 【答案】 “肺气”改为“肾气”12、十一脏取决于心。 【答案】 “心”改为“胆”13、人以脾气为本。 【答案】 “脾”改为“胃”14、脾胃都属土,胃腑为阳,胃为阳土,容易产生燥热,损伤脾阴,所以胃喜柔润而恶燥。 【答案】 “脾阴”改为“胃阴”15、小肠的功能主要是受纳化物。 【答案
45、】 “受纳化物”改为“受盛化物”16、中焦能“必槽粕” ,功能特点为“如渎” 。 【答案】 “如渎”改为“如沤”17、心与脾的关系是气与血的关系。 【答案】 “气与血”改为“血液的生成与运行”18、大肠传导通畅,肺气才能和利,有助肺的宣发。 【答案】 “宣发”改为“肃降”19、心阴下降下小肠,助小肠化物和分清别浊功能。 【答案】 “心阴”改为“心阳”20、尿液的贮藏依靠肾的气化作用。 【答案】 “气化”改为“固摄”限制性试题名词解释1、藏象:藏象二字,明代张景岳解释说:“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日藏象” 。藏:是古代的脏字,藏于体内,能贮藏精气;象:形象、征象、征迹。藏象:指脏腑虽藏
46、于机体之内,但其生理、病理等方面都有征象表现于外。 “象”是“藏”的外在反映, “藏”是“象”的内在本质。“藏象”二字,较明显地表达了内部脏腑和外部形象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映了祖国医学对人体、对脏腑的认识方法。2、奇恒之腑:奇,异常、不同之意;恒,是常、通常的意思。奇恒之腑不同于脏和腑,功同脏,形似腑,似脏非脏,似腑非腑,故称其为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器官。3、神:广义的神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的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等活动。4、肺主气:指肺主管呼吸之气,进行体内外气体交换;主管全身之气,调节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5、通调水道:指肺脏对体内水液的输布、
47、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作用,维持着水液代谢平衡。6、脾统血:指脾能调节血液循环,有统摄血液在脉中流行,不使其溢出脉外的功能。7、肝主疏泄:肝具有疏通畅达、宣泄升发的功能,使全身的气机畅行,气、血、津液通畅,使代谢产生的废物不致瘀积而正常排泄。8、天癸: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称作“天癸” 。9、水谷之海:胃为“水谷之海” 。饮食入口,经食道而容纳于胃腑,故称胃为“水谷之海” ,又称“太仓” 。10、骨:就是骨骼,它作为人体的支架,有支撑躯干、保护内脏的作用,还可化生骨髓、主司人体的运动。二、填空题1、血液在脉管中流动 、 、 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系统。【答案】心;血;脉2、心阴,心血作为心脏功能活动的 ;心阳主要起 的作用;心气主要是 。答案物质基础;温煦气化;激发心搏3、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 。【答案】红润有光泽4、心的生理功能正常, 通过经筋和别络上荣于舌体。【答案】气血5、喜能使 通利,心情舒畅,气达志和。【答案】营卫6、鼻、咽喉、气管等和肺构成了呼吸系统,中医称作“ ”。【答案】肺系7、肺的主持、调理全身各脏腑之气的功能主要是通过 达到的。【答案】宗气8、只有 功能正常,把浊气、津液和水谷精微宣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