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3.4 等比数列(二)教学目的:1.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2.深刻理解等比中项概念.3.熟悉等比数列的有关性质,并系统了解判断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教学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 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首先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所学主要内容: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q0) ,即: =q(q 0)1na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2、 )(11nn )0(qaamnn3 成等比数列 =q( ,q0)nanN“ 0”是数列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na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二、讲解新课: 1等比中项: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使 a,G, b 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 G 为 a 与 b 的等比中项. 即 G= (a,b 同号)如果在 a 与 b 中间插入一个数 G,使 a,G,b 成等比数列,则,2反之,若 G =ab,则 ,即 a,G,b 成等比数列a,G,b 成等比数列 G =ab(ab0)22等比数列的性质:若 m+n=p+k,则 kpnma在等比数列中,m+n=p+q, 有什么关
3、系呢?kp,由定义得: 1n1 mqaqa 1k1 kpqaqa,21n 21kkp则 kpm3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 :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4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 q1, 0 或 01, 1a1an0 时, 是递减数列;当 q=1 时, 是常数列;当 q0, 5;n(2) a, 1, c 成等差数列, ac 2, 又 a , 1, c 成等比数列, a c 1, 有 ac1 或 ac 1, 22当 ac1 时, 由 ac 2 得 a1, c1,与 ac 矛盾, ac1, 6)(2 .32c例 4 已知无穷数列 , ,10,10,5525n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
4、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 ,(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证:(1) (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51210nna(2) ,即:101054nn 510nna(3) , ,52qpqpqpaN,2qp 且 ,1 , (第 项)51n5201qp qp四、练习:1求 与 的等差中项;23解: ( )5;232求 a a b 与 b a b 的等比中项424解: ab(a b ).)(2424baa2五、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若 a,G,b 成等比数列,则 叫做 与 的等经中项 .G,2a2若 m+n=p+q, qpnma3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成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六、课后作业:1、在等比数列 ,已知 , ,求na5110918a解: ,10918218a2、在等比数列 中, ,求该数列前七项之积nb34解: 45627165431 b ,32前七项之积 8733、在等比数列 中, , ,求 ,na254a8解: 1542538q另解: 是 与 的等比中项,5a28 )2(82a 148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