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201895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泰安新泰市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学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故宫博物院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含义。2、按照游览参观路线,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依次介绍建筑物。过程与方法:井然有序,条理分明的说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导学流程:【搭桥引线、温故知新】1.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3.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故宫图片,让学生对故宫有一个大致了解。4.课前学生将生字词和作者简介写在黑板上,有各小组代表带领大家一同学习。【前置作业,自主学习】一、写出黑体字字

2、音。矗立( ) 鳌头( ) 湛蓝( ) 藻井 ( ) 斗拱( )蟠龙( ) 中轴线( ) 金銮殿 ( ) 击磬( ) 檀木( ) 攒( ) 乾清宫 ( ) 坤宁宫( ) 肃穆( ) 挥霍( ) 妃嫔( ) 琉 璃( ) 迥然不同( )二、解释词义。玲珑:湛蓝:布局: 肃穆: 幽雅: 悠扬: 井然有序:【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初读课文,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要求学生跟着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2.选三位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

3、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4.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答案并圈点勾画,比谁自学能力强,自学效率高。教师巡回指导。(1)现在已经进入了故宫博物院,你最想看的是什么?有句话可要说在前头,本次参观是免费的,导游无钱可赚,我可不会给大家做详细讲解。(2)走近太和殿,你有何感受?请描绘一下太和殿的外景。(3)在介绍内景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4)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5.由于旅行社时间安排过紧,本次参观故宫博物院只能允许大家详细参观太和殿,其余几个景点只能边走边看了。下面我们马上要到神武门搭车了,在出来的路上还可以欣赏到哪些宫殿呢?二、学生细读课文,思考:

4、 1、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 2、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是为什么? 3、 “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 【小结收获】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 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达标测评】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蟠(pn)龙 金銮( lun)殿B妃嫔(bn) 中轴( zhu)线C奏(zu)报 翊(l)坤宫D慈禧(x) 乾( qin)清宫2根据拼音写汉字。zhn( )蓝 o( )头肃 m( ) tn( )木击 qng( ) zo( )井3下列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A

5、玲珑奇巧烟雾缭绕 池馆水榭B龙凤成祥藤萝翠竹 点缀其间C迥然不同横惯东西 和谐统一D大肆挥喝错综相连 井然有序4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_,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A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B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重重殿宇C重重殿宇,道道宫墙,层层楼阁D层层楼阁,重重殿宇,道道宫墙5从课文中选出三个体现故宫建筑群特点的词语:_、_、_。(一)重点语段阅读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 28 米,面积 2380 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 12 根红色大

6、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 6 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

7、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以上三段文字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和_。2以上三段文字主要按照由_到_,由_到_的顺序说明。3第一段中划线句子从纯说明的角度看,说明了什么?为什么用一些非说明性的文字?答:_。4第二段中说明的立足点是_和_,表示空间方位的词有_。5以上三段文字分别突出了对什么的描述?用意是什么?答:_。(二)迁移过关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简写的“个”字,故名“个园” 。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

8、,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 ,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前面,这便是“夏山” 。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转过“鹤亭” ,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 “秋中夏雨声中入” ,长廊尽头便是“假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 “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 ,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 。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 。南面一堵白围墙,墙上开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1上文抓住“个园”的什么特征来说明的?答:_。2上文在说明顺序上有哪些特点?答:_。3从第一段看, “个园”园名的由来是_。4上文显示方位变换的词句依次是_、_、_、_、_等。5把第四段“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改为“古柏伸,红枫遍植,钟乳石倒挂,石桥也俨然”好吗?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