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劳技、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收集整理民间文化,批判继承民间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二、参加人员 李万一中七年级四班全体学生。全班共分四组,组长别为史娟、李丽圆、芦建中、郭晖。二、实施过程(一)前期准备: 1、课堂上老师向学生介绍一些民风民俗民间文化,启发学生对民风民俗以及民间文化艺术产生兴趣。2、分组合作:可以分为民间故事收集整理小组、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风土乡情摄制小组等,并要求各小组根据采风的内容的不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准备相应的设备,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作好充分的准备。3、各小组分头利用课余时间走村串巷到民间采风,并做好相关记录。
2、4、民间故事收集小组将收集整理出来的优秀民间故事制作成手抄报,谚语警句格言归纳小组将采集的谚语警句归类编辑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民间剪纸艺术欣赏小组制作成果展示版,风土乡情小组拍摄制作“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片。 (二)成果展示:主持人导入:近期,我们走村串巷,流连于乡村的田野风光,穿行于古老而优秀的民间文化之中,开展了“民间采风”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今天,各个小队来进行成果展示和活动汇报。1妙手加工,独放异彩由民间故事收集小组介绍收集整理 “李万乡村民间故事”的情况。小主编(学生 a): 介绍小队组建过程、收集整理及制作手抄报的整个过程。小编辑(学生 b):给大家讲二至三个自己收集整理的优秀的民间
3、故事。小美编(学生 c): 介绍手抄报整体设计及艺术加工。小主编(学生 d):介绍收集民间故事的经验和感受。每篇习作都各有特色,各有魅力,由此可以看出同学们不同的审美观和创造性。古老的传说,经过我们的妙手加工,焕发了时代的色彩。2、谚语警句,寓理其中由“谚语警句”小组汇报收集 “谚语警句格言”制作电子演示文稿情况。学生:我们实地考察,我们网上搜索。组长介绍收集资料的方法、组员简要汇报各自收集的内容以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谚语警句或采集中最感动的一件事;全组制定电子演示文稿,展示制作成员。3、剪刀生花,美化生活民间剪纸艺术欣赏组出示成果展示版,并当场演示简单的剪纸工艺。剪纸在民间的流行,往往伴随着
4、生辰、婚嫁、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屋里院内都要进行装饰,窗户上贴得花蓬蓬、门画楹联红彤彤,色鲜花艳,迎风飘拂的五彩门笺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4、乡村风情,乐而忘返乡村风情小组介绍“李万乡村风情 ”录相片的制作情况。小制片人(学生 A): 介绍小队组建过程及外景拍摄活动情况。小摄影师(学生 B): 播放中解说自拍的李万风光景点录相“李万乡村风情” 。小导游(学生 C): 出示展板 ; 介绍展板上的景点照片及特点。焦作山水美不胜收,云台山水天下独绝。焦作近几年的山水旅游让这座古老又年轻的城市变得更靓更丽,也让焦作人的生活更美更甜。不必说奇妙无比的神农山,美仑美奂的青天河;不必说奇绝险峻的青龙峡谷,也不
5、必说走向世界的云台山水来到小小的李万乡村,领略一番这里的乡村风情,也会让你流恋忘返。位于塔南路腰部地带的李万乡,在创建山水旅游城市中,借助她特有地理和区位优势,似乎一夜之间变成了江南水乡。这时有鱼米水乡的阵阵蛙鸣,也有碧波万顷映日荷塘,陶渊明笔下的良田美池在这里不再是幻想,飘然欲仙的花之君子更让心驰神往,一个又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 故事久久难以忘怀主持人:走出三味书屋,来到生活的百草园,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是一棵永远不老的常青树,这棵树上有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精华,这棵常青树也需要我们不断地时代之水去浇灌有关资料:1、李万乡村民间故事手抄小报;2、民间剪纸作品图片;3、 “谚语警
6、句”电子演示文稿;4、 “李万乡村风情”录相照片。活动收获学生感悟1:我发现,我成功,我创造,我快乐第一次感受到我们生活中充满了这么多的文化和艺术,第一次感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如此美丽,想想灵泉陂那位须发皆白的老人仍声如洪钟地给我们讲述灵泉的传说,灵泉寺的来历,灵泉寺蕴育的历史和文化,真让人感动。再想想,我们为了让这个美丽的故事,我们几易其稿,将故事讲给父母听,讲给老人听,直到人人满意为止。我们编印的手抄报获得全校师生的认可,其间流下了多少心血和泪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史娟)学生感悟2: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看到中央电视台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总幻想将来自己也能走进中央电视台。这次我们拍
7、摄的10分钟的镜头,10 个人整整用了两周时间,其间矛盾、困惑、泪水,真的是爱恨交织。制作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合作,难怪中央电视台经常播放这个广告: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 (张豆)收获3:采风如同蜜蜂酿蜜,不仅要付出辛劳,而且要付出智慧。工作是辛苦的,同时又是快乐的。收获4:整理材料不仅训练表达力,还培养了想象力;收获5:蕴于生活中的美要我们亲自去挖掘。教师手记:一、课前引导:农村的民间文化的蕴藏量是很丰富的,许许多多的山岭、河流、古建筑、历史人物都附着美妙的传说,饱经风霜的老人普普通通的话语里却蕴含着深奥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农村那美丽的田园风光一直为文人所称颂,民风民俗乡音乡情是历代不
8、朽的绝唱;那些优美的民间传说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那些闪烁着智慧光茫的谚语警句经久不衰,今天,让我们这些土生土长农家子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让我们一起到民间去采风。二、实施指导:通过课前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学生能自主结合然后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采风计划是取得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范例,或让学生学生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指导每一个小组都制定出一个详细、周密、针对性强而又有创意的采风计划。三、课后感悟一个乡村会有多少民间文化?学生带着好奇与疑惑到民间采风,他们在名不见经传的剪纸艺人精湛的技艺面前叹为观止,他们面对那些大字不识几个却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出一串一
9、串优美动听的故事的老人面前全身心地折服,进而深深地爱上了民间文化。一张散发着墨香的小报,一幅剪纸艺术展版,一个简单的电子演示文稿,学生平生第一次像电视工作者那样选景、拍摄、解说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探索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民间采风活动实现了综合性语文学习生活化的目标。学生或独立整理一个美丽的传说,或合作编辑一张小报,从被动走向了主动,由个体转向了合作,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这样,突破农村语文教学的封闭状态,是农村的语文教育一次新的革命。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型,为我国的语文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教学领域,为学生个性化
10、的全面发展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空间。在活动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创设大学校、大课堂、大学科的大语文教育环境,走大语文教育之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后反思: 上面的案例较为详尽的描述了“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的全过程,它是一次乡土传统文化与生活实践、作文教学相沟通的尝试。这次活动有以下几个特点:来源:gkstk.Com1、选题贴近生活,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栖居地的热爱之情。学生虽然长年生活在北票,但并不一定对它很了解。做这个采风活动,学生是带着疑惑和试试看的心态开始的。当他们深入到其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北票虽小,但她的乡俗风情竟然如此意蕴丰富、历史悠久、璀璨生辉,于是他们
11、开始虔诚的去探访熟悉而又陌生的北票,开始了他们艰辛而又快乐的探索之旅。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gkstk.Com2、活动注重过程,充分体现了综合性学习的实践性,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搜集准备资料的过程是一个艰辛繁琐的过程。从学生后来的作文中可以知道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资料,更多的是学会了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学会了分工合作,学会了分享他人的成功与快乐,增强了自信,体验了学习的艰辛,领悟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内涵。3、教师摆正位置,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作积极的参与者和热情的支持者。在活动中教师少干预多指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和条件,争取家长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了父母的关爱无所不在,家长、孩子的交流又增进家庭、学校间的亲密联系。当然,这次活动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如活动内容虽然丰富但却过于庞杂,不利深入探究,可进一步分小专题去挖掘乡土风情的内涵;展示活动时间太短,拘泥于一节课,不利学生充分交流,可在课外采用编书、办小报、开展演讲比赛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活动成果。来源:学优高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