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临淄市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之行道树教案 新人教版课题名称主备人 组长签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等词语。2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的含义。能力目标1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2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德育目标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教学方法及教具1朗读法。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
2、的熏陶和感染。2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具: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课时数 1 课时第一课时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教学过程预习内容与指导1自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疑难字词。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堕落( ) 点缀( ) 牙龈( ) 深沉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贪婪( ) 冉冉( ) 苦熬( ) 展示交流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我们共同来欣赏一幅画,(展示画面,学生观察)请同学们用优美的语句描述画面的内容(学生发言,明确:城市双线道
3、的马路边奉献浓阴的行道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二、作者介绍张晓风。1941 年生,台湾女作家。三、研读行道树:表情诵读,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要求学生标注各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疑难字词。2学生集体诵读,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指名让学生说说课文写的是什么。教师归结:文章用拟人手法写了行道树的自述,表达无私奉献的信念。3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并简要陈说理由。4学生再次齐声朗读课文,在作业本上发挥想像用画笔创造性地勾画行道树的形象。并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自
4、己解说自己的构思。点拨升华四、研读行道树:合作探究、深入理解1本文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那么文中阐发这一哲理的议论性语句是什么?围绕对主旨的理解,你认为作为把握课文内容的文眼句,它的关键词是什么?2请同学们按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把握课文精神实质。(1)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2)从事“神圣的事业”的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3)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4)本文首尾两段前后照应,但在语序和用词上又稍有不同,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3研读课文,揣摩、交流语句上的疑难。(1)第 2语段中“堕落”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2)为什么说行道树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快乐什么?教师点拨、明确:4教师小结:课文通过行道树内心世界的独白,抒发了奉献者的襟怀,赞美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五:作业设置:研讨与练习二作业反馈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板书设计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