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学习目标:记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道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学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掌握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试验,加深记忆知识要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 2 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 ;对实物的每
2、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 ,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 (物体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
3、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4、凸面镜和凹面镜: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凸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凹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 ;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利用光路可逆制作电筒)思考练习:1、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是否相同?如何验证?平面镜中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因为无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远还是近,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总是重合的2、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如何验证?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身高 1.6 m 的人站在穿衣镜前,离镜 0.5 m,他在镜中的像多高?像离镜多远?当他后退 0.5 m 时,
4、像高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解答 (1)像高 1.6 m,像离镜 0.5 m.(2)人后退 0.5 m 时,像高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增加 0.5 m.4、岸边的树木和房屋等在水中的像看上去都是倒立的,为什么?平静的水面可看做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虚像.对物体上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 由于树木和房屋上的各点与水平面距离不同,越接近水平的点,所成的像也距水面越近,所以各点组成的像从水面上看就是倒立的了.5、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 2 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 a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B 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C 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3 点正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 9 点正6、如图 6 为采集奥运圣火的画面。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反射 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 焦点 上的火炬点燃。7、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像与物等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