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届高三复习单元测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2017 年元旦刚过,教育部发文要求,在全国中小学教材中,将“八年抗战”的说法,一律改成“十四年抗战” 。笔者认为,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长期以来,说到抗日战争的历时时间,我们都习惯说“八年抗战” ,指的是 1937 年7 月 7 日卢沟桥事变后的全面抗战至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八年。可是,自 1931 年 9 月 18 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入侵我国东北后,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我国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东北民众、东北军部分爱
2、国官兵、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第19 路军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武装一直在和日军进行英勇斗争。仅就日本官方大为缩水的统计数字,十四年里,日本关东军被我东北抗日联军等部毙伤俘者近万人。因此,我们不能因为此时的抗战只是或东北,或上海,或华北的局部抗战就否认十四年抗战史。就抗日战争的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在 20 世纪 3040 年代进行的由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及各族人民参加的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政府不宣战不等于人民不抗战,政府不自觉不能说明人民不自觉,不能仅以国民党政府是否主张、参加抗战作为标准来评判,局部抗战更能突出中国人民抗战的自觉性特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问题,我们必须
3、承认代表正义、代表人民大众的十四年抗战。我们如果继续坚持“八年抗战” ,那就意味着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后,中国人民竟对这一侵略熟视无睹。我们如果继续坚持“八年抗战”的观点,就是对一部分为国牺牲的英雄最大的不公。因为八年抗战不能将为民族而战的大量英烈包含在内,特别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义勇军、东北抗日联军,他们在最艰苦的环境中流血牺牲, “南有杨靖宇,北有赵尚志” ,世界闻名。我们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来看待抗日战争的起点问题。而十四年抗战史能够最大程度地将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英雄,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这是对民族脊梁、抗战英灵最重要的告慰和尊重。这一新的历史界定,也粉碎了一些海外
4、势力排他独断地抹杀中国共产党作为民族中流砥柱的不良居心。众所周知, “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关头,但是,当权的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却从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对日本的侵略求助“公理” ,集中力量“剿共” 。当时,中共中央中心任务虽是“为苏维埃在中国的胜利而斗争” ,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发动能发动的力量抗日。 “九一八事变”后次日,中共满洲省委即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 ;“一二八事变”后两个多月,1932 年 4 月 15 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即发表对日战争宣言 ;东北抗日联军更是在白山黑水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1933 年 1 月 17 日,中国共产党向
5、一切进攻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国民党军队提议一致抗日,1935 年 8 月 1 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 ,郑重要求国民党当局停止内战,集中一切国力抗日救国。同年 12 月 25 日,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日的主张,并且促成了 1937 年“七七事变”以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可以说,十四年抗战的界定使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得以完整呈现。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反映中国抗战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在国际上长期存在一种历史偏见,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
6、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日本是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国家之一,日本侵略者的野心是很大的, “九一八”侵华就不是简单地侵略中国,同时也是其北进攻苏,南进与美英争夺殖民地的一个重要步骤,因此日本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敌人,也是美、英、苏的敌人。所以 1931 年中国开始的抗战就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最早开始。中国这个早期的反法西斯战场不仅是主要的反法西斯战场,而且可以说是毫无外援,孤军奋战。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艰苦抗战,以自己的民族觉醒表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抗击日军的主力军,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十四年抗战史的正名,有助于唤醒国际认知,进一步敦促各界继续接
7、近历史真实,公允面对中国人民做出的重大牺牲。领土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所在,人民是国家的主体。 “九一八”之后,领土被侵占是事实,人民奋起抵抗是事实,侵略一寸领土也是侵略,人民抵抗就应是抗战的开始。把反侵略战争分为局部和全面,以当时政府是否抵抗为抗战起点,而不看到人民是否开始抵抗,无论从事实上还是逻辑上都站不住脚,也低估了这场战争的性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只是救国之危亡,也是救民族之危亡,救世界之危亡。因此,我们决不能抹杀中国人民的抗战历史及其功绩,而必须在一切涉及抗日战争的文件、宣传、研究中明确无误地宣称:中国进行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节选自十四年抗战史观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
8、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七七事变”之前的抗战只是局部的,而且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没有对日宣战,所以有一部分人认为“十四年抗战”的说法不严密。B如果坚持八年抗战的观点不改变,就是对在东北义勇军、第 19 路军、察哈尔抗日同盟军等抗日武装中为国牺牲的英雄的不尊重。C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的说法不矛盾,八年抗战指的是政府主导下的全面抗战,十四年抗战包括了前期的东北地区的局部抗战。D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共中央的中心任务虽然是为苏维埃在中国的胜利与蒋介石反动政权做斗争,但一直坚持抗日主张和行动。解析:选 C A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第五、六句,表述正确;B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第二至四句、第
9、段,表述正确;C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相关内容,虽然确有一部分人这样认为,但作者认为“把反侵略战争分为局部和全面,以当时政府是否抵抗为抗战起点,而不看到人民是否开始抵抗,无论从事实上还是逻辑上都站不住脚” ;D 项,比对区域为段,表述正确。2下列事例不能作为例证来说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 1933 年 3 月,日军对长城喜峰口发动进攻,国民革命军西北军第二十九军增援,以近距离白刃战杀退日军,二十九军大刀队的威名,几乎家喻户晓。B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的赵一曼 1935 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斗争中腿部负伤被俘,于 1936 年 8 月 2 日英勇就义。C1936 年 12
10、 月 25 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D加拿大著名胸外科医师白求恩 1938 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 年 11 月 12日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医治无效逝世。解析:选 D 本文主要论述“七七事变”之前的中国抗战,并且作者认为前期抗战中国“毫无外援,孤军奋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四年抗战史能够将像杨靖宇、赵尚志那样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流血牺牲的英雄最大程度地囊括到民族英烈的范畴中来。B十四年抗战史的证明,能纠正长期以来国际上存在着的一种否定中国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
11、战争中的作用的历史偏见。C十四年抗战史的界定,可以完整呈现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所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也能粉碎一些海外势力在这方面的不良居心。D因为“七七事变”之前的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没有获得国民政府的公开支持,因此,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更能突出中国人民抗战的自觉性特征。解析:选 B A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倒数第二句,表述正确;B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第一、二句,原文说“对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当中的重要历史地位严重认识不足” ,并没有说否定中国抗战的作用,说法绝对;C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首尾句,表述正确;D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相关内容,表述正确。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詹庆生近段时间,影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引发了舆论热议。其实,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对明星片酬的无节制哄抬,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随之而来的影视演员一夜暴富、拜金炫富等现象所传达的价值观偏差,也给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很大冲击。在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都进入了急剧扩张期。仅就制片领域来说,各种热钱汹涌而至。而在放映播映平台方面,也猛增许多。这些新出现的影视投资、制片、发行、放映主体
13、为中国影视业创造的“世界奇迹”贡献巨大。然而,当其他环节都在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数量的快速增长。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市场需求急剧扩张而供给相对不足时,作为“稀缺资源”的明星价格上涨似乎就成了必然。近两年来,各影视公司不仅给明星开出超高片酬,还纷纷高价收购明星们的公司以期绑定与明星之间的合作关系。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刚刚进入影视制片领域的新军,为了在激烈的明星资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往往打破既有的行业规则,为明星开出难以拒绝的超高片酬。事实上,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对于明星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强,创意和制作才是最为重要的。以好莱坞为例,一些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启用
14、的大多是小演员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演员。这些作品的成功并不依赖明星的光环,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创意、生动精湛的演技,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制作水平。反倒是这些作品成就和培养了一批演员,让他们走上明星之路。而在稳定的影视工业体系当中,影视公司、演员、经纪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谈判议价的行业规则,明星片酬固然会因走红程度而起伏,但并没有出现类似中国这样片酬大面积坐地飙升的反常情况。所以,当前中国影视业中明星片酬反常飙升、过度依赖明星的畸形现象,恰恰折射出了当前中国影视产业在创意能力、制作水准、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均未发展成熟的现实。 “唯票房论”使中国影视产业处于前所未有的浮躁时期,那些蜂拥而入的热
15、钱更是以赚快钱为目标,导致急功近利的思维方式弥漫整个影视业,IP 热追 IP, “鲜肉”热追“鲜肉” ,明星似乎成了赢利的保证,而故事创意、表演艺术、精良制作这些对于影视生产至关重要的环节,反倒成了可以忽略不计的东西。在经历了前几年的疯狂之后,电影市场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包括暑期档的低迷现象,已经给那些故事拙劣、面瘫表演、制作粗糙、批量出炉的影片以冷酷的回应。虚火上升的市场终将面临现实的惩罚。可以说,反常的规模化高片酬现象,固然有基于供需关系失衡的市场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处于粗放式增长模式中的中国影视产业结出的病态畸形的恶果,是狂飙突进背景下的产业“热症” ,与远不成熟的产业“幼稚病”双症并发的
16、典型症候。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对于反常高片酬、追捧明星的现象,我们应该以倡导行业自律,加强行业规范,对于节目形态和导向进行宏观引导,在产品购播与营销环节加强政策指导和舆论管控来治标,再以加快中国影视产业的整体升级,建立成熟规范的现代影视工业体系来治本。(选自 2016 年 10 月光明日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星超高片酬的危害非常大,但人们对此并没有给予关注,他们只关注明星耀眼的光环。B只要为明星提供超高片酬,影视公司就能在影视明星争夺战中占得先机,从而获得成功。C中国影视明星的数量少不是绝对的,这只是相对于影视产业其他环节的快速发展而言的。D中国影视业就
17、是因为明星超高片酬挤占了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所以影视作品质量下滑。解析:选 C A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第二句, “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表明人们早已关注这个问题;B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综合比对段信息可知本项说法绝对;C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D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 “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 ,说法绝对,强加因果。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段引出话题,指出了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和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危害。B文章第段从经济规律与产业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明星超高片酬现象产生的原因。C文章第段将美国
18、的影视业和中国的影视业作了比较,指出中国影视业的弊病所在。D文章第段对上文的论述做了总结,并提出改变中国影视业现状的具体细致的办法。解析:选 D 提出的办法并不“具体细致”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星并没有那么重要,好的创意、精湛的演技和制作才是影片成功的关键所在。B当下中国影视业的低迷现状已经告诉我们,过度依赖明星并不是影视业的出路。C影视公司、演员、经纪公司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关系,影视业就能稳定健康发展。D改变中国影视业的现状还需多方面努力,以建立成熟规范的现代影视工业体系。解析:选 C A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B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后半部分;C 项,比对区域为第
19、段第五句,说法绝对;D 项,比对区域为第段末句。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每小题 3 分)受得委屈,可养格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去年这封被称为“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在不少人心中泛起涟漪。身边不时有年轻人,甚至刚刚工作不久,也贸然来个“华丽转身”辞职走人。然而,当我们拿起现实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那些具体的“离去” ,就会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因受不了一时的小委屈,理想与情怀只是被作为逃避的华美掩饰罢了。的确,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委屈,有的人选择的不是面对,而是逃避。问题是,世上还有不受一丁点委屈的人生吗?还有一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生活吗?假若每受委屈而躲避,
20、则人生将无处可逃。在一定意义上说,受不得委屈,也就难有“诗和远方” 。人生的炫彩少不了委屈的纠缠。在文学写作中有一种说法叫“古老的敌意” ,意指作家如果一生境遇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真正传世的伟大作品。正如写就红楼梦的曹雪芹,陷于困顿沦落之间,依然坚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最终贡献出这样一部皇皇巨著。可以说,正是生前“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莫大困境和委屈,最终成就了他流芳百世的身后之名。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它所能提供的委屈品目繁杂、款式众多,比如:努力被否定,辛苦得不到认可,隐忍之后换不来理解,一
21、片真心不被接纳,默默付出没有成果并且生活对之一律解释欠奉。在一定意义上说,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有的人容得下委屈而成其大,盖因其胸怀襟度得以被委屈撑大;有的人受不得委屈而处其微,实因格局不够而被委屈撑破。作家海明威写道:“一个人生来并不是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 ”人生在世,确然需要这么一点精气神。面对委屈、挫折、困境,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与微笑去面对;不是选择认命与沉沦,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换言之,既然委屈是人生旅途上如影随形的种种难关,唯有认认真真去过好每一关,我们才能脱胎换骨,不断抵达自由的境界。相反,在生活的此处过不了这一关,就别想在生
22、活的别处能过好这一关。一定程度上,面对委屈的姿态,就是一个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态;对委屈的消化能力,决定了一个人“看世界”的襟度。100 多年前,曾国藩求学衡阳,同舍一名杨姓同窗,家中有权有势,读书时就对他百般刁难。曾中举后,他更是大发雷霆,责难曾的书案抢了他的好风水。当大家纷纷为曾鸣不平时,曾却劝解众人,不要为这点小事再与之争论。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作家史铁生曾言:“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 ”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完美,呼唤着我们用人性的完美去铸就彼岸的殿堂。世界有多大,看你受得住多少委屈;人生有多精彩,看你有多大格局。(选自人民日报 2017 年
23、6 月 1 日 04 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信中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成为了年轻人辞职的主要理由。B通过现实的放大镜,我们仔细观察后不难发现不少年轻人的离职只是因为受了点小委屈。C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想躲避委屈,将无处可逃;受不得委屈,那么就很难有“诗和远方” 。D生命的炫彩不能没有委屈的纠缠,好比文学写作中作家一生不能太顺、沉湎于安逸生活。解析:选 A 文章第一段中只提到身边不时有年轻人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为理由贸然辞职。选项以偏概全。B 项,与文章第一段中最后一句描述一致;C 项,与文章第二段描述一致;D 项,与文
24、章第三段中第一、二句描述一致。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流行语开篇,描写了新时期下年轻一代面对委屈的现状。B文章描写了年轻人“委屈”后,用例子进行了具体解释。C文章以年轻人的委屈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人的进取。D大量的例子就是为了说明“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是年轻人的借口。解析:选 D “就是为了说明”说法绝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普通人是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的,但他们却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因为面对委屈,选择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所以人们有不同的人生精彩。C作者认为面对挫折的态度不是选择逃避而是以勇敢去
25、面对;不是选择认命,而是不屈沉着以进取。D曾国藩求学衡阳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就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解析:选 C A 项,文章第四段中提到普通人“虽不会遭遇曹翁那种盛衰逆转式的极端命运,但日常生活从来就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 ,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日常生活”是制造各种委屈的高手;B 项,文章第四段中没有提到人们不同的人生精彩,属强加因果;C项,与文章第五段中描述一致;D 项,文章第六段中提到“可以说,只有吞得下生活的小委屈,才能吐得出人生的大格局” ,文中表述不绝对,而选项说法绝对。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9 分,每小题 3 分)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中华礼
26、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
27、发挥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礼记郊特牲称,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 。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 。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
28、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 ,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
29、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 礼记经解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 ,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过礼来“止邪于未形” ,使人们“徙善远罪” ,达到“禁乱”
30、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选自人民日报 2016 年 3 月 25 日)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B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D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解析:选 B “诸民族都能认同
31、中华礼制”是“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前提,而不是原因。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B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 “进退周旋,威仪抑抑”是形式,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C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D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正反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解析:选 D
32、本文没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足,是为了说明中华礼制能与时俱进、吐故纳新。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 ,在孔子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中有所体现。B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 , 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D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解析:选 D “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错,原文最后一段说“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