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5190790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8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如何解读古代诗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诗歌鉴赏,如何解读古代诗歌,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 谢兴吾,解答古诗鉴赏题要做到:,首先是要“读懂”。读懂是第一步。读不懂,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古诗鉴赏题的重点是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答案基于对诗句的准确理解,基本上还是唯一的,这是必须明确的一点。其次,严格按照题目指令,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回 顾,准确解读古代诗歌,一、研读题注 揣摩大意,阅 读 指 导,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赠汪伦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闺怨金昌绪,1、题材2、内容3、感情基调,1(2005全国卷1.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 然后回答问题(8分) 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

2、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计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课堂示例,2、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参考答案】本诗在一幅北

3、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什么形象及说明)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意义),课堂示例,3、(2005全国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

4、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课堂示例,二、解读意象 把握情感,阅 读 指 导,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基本思路: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挖掘其社会属性(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表达的寓意等)。,4、简要分析诗中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江雪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

5、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课堂示例,答案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图景画面)。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氛围特点)。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思想感情)。,课堂示例,5.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

6、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三、品读技巧 体味诗意,阅 读 指 导,凡是能够使得诗歌的形象更鲜明、语言更富有凝练性、意境更含蓄蕴藉、诗歌的表现力更强的所有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内容。,表达技巧的相关概念,第一、修辞方法 比喻、比拟、借代、双关、衬托、排比、设问、反问、用典、对偶、夸张、反复、互文、化用、委婉、叠词、倒装等辞格。 第二、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其中重点的方式是抒情和描写。 第三、表现手法 赋比兴、寄托、讽喻、联想、想象、铺排、象征、含蓄、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等等。,6。(2005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的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地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课 堂 示 例,7、阅读元代王冕的一首诗,回答问题。白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在

8、这首诗中,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梅花,突出了它耐寒、清高、报春的特点。2、衬托、对比,表达了作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课堂示例,8、分析这首诗是如何咏物言志的?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分析】该诗是典型的咏物言志诗,先要欣赏作者对所咏之物特点的抒情和刻画,找到与“志”的契合点,从而掌握主题。先抓小松的特征,抓一个炼字“刺”,不仅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而且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

9、神勾画了出来。 杜荀鹤虽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出身寒微,“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该诗以小松喻人,托小松讽喻时俗。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之木,联系作者身世,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生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课堂示例,9、 (1)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 例:试比较下面两首诗,说说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秋 词 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赠 别 杜牧 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排云白鹤”与“蜡烛垂泪”景物形

10、象,二者在色调截然不同,前者是奋发向上的(乐景),后者是伤感愁苦的(哀景) 。,白鹤冲云,晴空碧霄等形象画面,境界阔大,色彩明丽,情调高昂。如果说那排云直上的白鹤是诗人奋发进取形象的写照,那么,晴朗的秋空正是诗人宽广胸怀乐观向上精神的外现。,写离筵寡欢场面。一二句叙今昔:以前欢聚多情,而今别去,转觉无情。三四句以暗淡的蜡烛垂泪的外在形象,暗写离人流泪的内在形象,引人联想到离人一往情深,难舍难分之态。,课堂示例,(2)乐景衬哀情 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送别歌的代称) 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上联以

11、“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诗的前两句却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春光融洽。如此美景,何以思归?如此谋诗,才能写出诗人归心殷切: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反衬诗人思乡之情更加浓厚。,课堂示例,台城(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南京古城阴雨连绵,青草茂盛。昔日的六朝已成为一场旧梦,如今只听到凄凉的鸟鸣。古城的柳树不管它谁兴谁亡,依然枝繁叶茂,如绿烟笼罩长堤。开头描写阴雨、江草、鸟鸣,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后两句寓情于景,于常见的景物中寄寓了无限的惆怅,抒发了盛衰兴亡的感慨。,课堂示例10,巩固练习,练习1: (

12、广东14)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问题 :(1)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2) 北宋翰林图画院曾用“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作为考题,夺魁者画的是“船夫睡舟尾,横孤笛”。你认为这幅画能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练习2: 贾 生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问题:1

13、、解释“可怜“一词的意义,并简析这一词的表达效果.2、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手法。,练习3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小 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参考答案: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练习4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日 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 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

14、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颈联倒装,应为“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 (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练习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的问题。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

15、不达,况及未休兵。(1)简述这首诗反映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环境。 (2)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答案要点:战争频仍,时局动荡,民不聊生。(“断人行”、“未休兵”、“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出长不达”)(2)答案要点: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本题不能作简单化的回答,要顾及全诗),练习6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本诗前两句是扣住什么来写春景的?这样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参考答案:前两句诗扣住象征春色的“花”来写春景。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所见的情景相对比、映衬,透露出一片惜春之情。(诗人看着雨后花落春残之景,惋惜而扫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诗歌散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