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溶液 复习导学案 N0:30考点一、溶液 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注意:a 、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 为蓝色 FeSO4 为浅绿色 Fe2(SO4)3 为黄色考点二、乳浊液与乳化 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考点二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溶解吸热:如 NH4NO3 溶解溶解放热:如 NaOH 溶解、浓 H2SO4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课题二、溶解度考点一、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
2、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来源:学优高考网注:Ca(OH) 2 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最可靠的方法: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浓溶液 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 是稀溶液 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一定 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 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四要素 :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 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 温度(外在因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
3、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 Ca(OH)22、气体的溶解度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考点二)步骤:计算、称(固体)量(液体) 、溶解 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公式:_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升温、加溶剂溶质质量分数= 100%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基
4、础检测】1、在蔗糖溶液中,蔗糖以 的形式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在食盐水(即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以 和 的形式分散到水中。2、指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溶液 石灰水 稀盐酸 铁和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 所得溶液 稀硫酸 碘酒溶质溶剂3、 。溶液中存在的一些量的关系。下列的等式成立吗?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溶液的体积溶液的体积=溶质体积+溶剂体积5. 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温度的变化对溶解度影响相对较小的物质是_。在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7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为_g。(3) B 物质属于_溶物质(填“易” 、
5、 “可” 、 “微”或“难”)(4)40时,将 25g 甲物质放入 100g 水,充分溶解,形成的 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 分数为_;(5)固体甲中混有少量固体乙,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6)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 。 4、欲使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 、 。7、为检验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医院要配制 8%的硫酸铜溶液。现有 16 克硫酸铜固体,可配制该硫酸铜溶液_克,需水_毫升。配制硫酸铜溶液一般步骤为_、_、_,在此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来源:gkstk.Com_。8、下列有关溶液
6、(固体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B在一定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C任何物质的饱和溶液,当温度降低时一定会析出溶质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小溶解度克溶液复习课中学案【典题精炼】例 1:小明将未开启的饮料放入某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了“冰镇饮料” ,则这种物质是(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生石灰回顾与反思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物质有 ,能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的物质有 ,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物质有 。 (与水反应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物质有 。 )变
7、式训练:2、图 1 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 a、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 2 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例 2. 溶解度曲线 N 点为 t3时 (填“A、B、C”中的一种)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t 3时 A 的溶解度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t 2 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M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回顾与反思1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W 与溶解度 S 的关系式为 : W%= 2、可
8、容性物质(难容性物质)可通过 的方法除去杂质陡升型物质(缓升型物质)可采用 法除去杂质缓升型物质(陡升型物质)可采用 法除去杂变式训练:3、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 t1时 30g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例 4:120 克 5%的硝酸钾溶液分为三等份,第一份中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第二份中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加入水的质量 ;第三份中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二倍则加入溶质质量 ;蒸发溶剂的质量 800 t1 t2 t3NtSPABCt
9、1 t2 温度/溶解度/g30ABC。回顾与反思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水浓缩过程中, 保持不变。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加倍,所蒸发的水等于原溶液质量的 ;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的水等于原溶液的 。变式训练:4、欲使 100g10的食盐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 20,可采取的措施是 ( )来源:gkstk.ComA.蒸发 45g 水 B.取出 50g 溶液 C.蒸发 50g 水 D.加入 10g 食盐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将 7 克金属锌投入到盛有 50 克稀硫酸的烧杯里,反应停止后,发现有固体锌剩余,此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56.8 克,求:生
10、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思与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课后提高训练】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液 D甲、乙、丙的溶液2、用“” “” “=”填空(1)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合后体积 100ml(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3)20时 40g 氯化钠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4)20时 KNO3的溶解度为 31.6g,则 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