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 1-2 节学案 学习目标:1、 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知道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学习过程:知识点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1、 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文 P28,明确知识: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各种各样的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 读图 P29 关节的模式图,讨论回答:关节的结构包括 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 和 三部分。阅读材料:关节面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做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做关节窝。关节囊:关节囊
2、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的联系起来。在关节囊的里面和外面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自如。根据材料,结合课文思考讨论:关节的哪些结构使关节既牢固又灵活?阅读课文 P30,回答:一块骨骼肌中央较粗的部分叫 ,两端较细的乳白色的部分叫 ,骨骼肌两端的白色肌腱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当骨骼肌受到 传来的刺激收缩时,牵引着所附着的骨绕着 活动。如果一块骨骼肌只附着在一块骨上,它收缩时一定不会产生运动,这也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2、讨论与活动:什么是脱臼,关节脱臼后,
3、应怎样进行急救?脱臼是指 从 中滑脱出来。关节脱臼的部位往往出现肿胀、疼痛,并且失去运动的功能,这时必须注意不要让已受伤的关节再活动,以免伤势加重,并且应该立即请医生治疗,将关节复位。思考: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分别是怎样运动的?知识点二 自学阅读课文 P32,总结基本概念: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异同点,归纳总结:一、课堂练习:1、脱臼是指 ( )A、关节面从关节囊中脱出 B、关节面从关节腔内脱出C、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 D、构成关节面的两骨骨折2、下列表示屈肘运动的是 ( )类别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形成 生来就有的 不是生来说有的,是后天逐渐形成的获
4、得途径 由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适应特征 不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意义 生存所必须具有的行为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多、越复杂,适应环境能力越强。举例 蜘蛛织网 老马识途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3、下列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蚂蚁走迷宫 B.母鸡“哺育”小鸡 C.大山雀偷饮牛奶 D.黑猩猩堆叠木箱取高处的食物4、下列现象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母鸡孵卵 B.蜘蛛织网 C.蜜蜂采蜜 D.鹦鹉学舌5、母狼
5、的幼仔丢失后会将人的婴孩哺育成狼孩,这个事实说明 ( )A.母狼试图使婴孩成为自已的孩子 B.母狼对人的报复行为C.母狼有较高的哺育能力 D.母狼有哺育幼仔的本能二、诊断评价:1、在动物的学习过程中,“尝试与错误”次数是不同的,与之有关的主要是( )A. 肌肉的发达状况 B. 动物体形的大小 C. 神经系统的发达程度 D.训练的方法2、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动物的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 B.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 C.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D.猫捕捉老鼠是它的学习行为3、下列关于动物的后天性行为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后天性行为
6、的形成主要与大脑皮层有关 B.后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C.后天性行为不是生来说有的 D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4、实验人员了解一下新孵化出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 6 只刚孵化出来的小鸭。小鸭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它们没有见到它们的母亲。小鸭仍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能够模仿它们母亲的声音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1)小鸭的行为,我们可以用下列哪一个生物学术语来描述 A.先天性行为 B. 取食行为 C.防御行为 D. 学习行为(2)在此实验中,小鸭可以被称为 A.实验模型 B. 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3)如果不是把小鸭暴露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暴露在一只比较温顺的猫(假设猫不会将小鸭吃掉)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可能会 A.吓唬其他鸭子 B. 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叫的声音 D.误认猫为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