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举例说明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2通过分组实验,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2通过学习,更加关注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软体动物,趋利避害,更好地生活。学习重点、难点: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2软体动物、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课前准备:准备相关图片制作 PPT,常见的双壳类动物(扇贝、文蛤、缢蛏等),解剖的实验
2、器材。采用自学、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增强学生动手动脑和能力。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软体动物导入新课:猜谜语:“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请同学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 )【自主学习】要求:用 5 分钟左右的时间细读课文 P14 页软体动物内容,解决下列问题。边读、边划、边记。1.软体动物有 种以上,因 而得名。广泛分布与 、 、 、 等环境中。2. 软体动物中的双壳动物是指动物的外面有 片 的石灰质贝壳,我们常见的这类动物有 、 、 和 。3 双壳动物的内部 ,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 ,贝壳就是由 分泌的物质形成的。【小组合作】观察思考:解剖
3、文蛤完成下面任务:1 指出文蛤的贝壳、外套膜、足和鳃的位置。2 联系生活实际,推测贝壳、外套膜、足和鳃的作用:贝壳: 外套膜: 足: 鳃: 3 讨论:文蛤或蛏是靠什么获取食物的?【合作学习】1 软体动物中除了双壳动物外,还有其他常见种类 、 等。前者这样陆生软体动物通过 来呼吸。2 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食用: (2)药用: (3)工艺品: (4)传播疾病: 【归纳点拨】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堂小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达标检测】 1. 下列四组动物中,不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鲍鱼、牡蛎 B海葵、海蜇 C乌贼、鱿鱼 D蜗牛、扇贝2 人们吃河蚌或蛤蛎时,食用的是它们的( ) A足和鳃 B外套膜和足 C仅仅是足 D外套膜和它以内的器官3 与珍珠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A鳃 B外套膜 C贝壳 D外套膜和贝壳4 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