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疆域参考教案 1一 、教材分析本课从地理位置、领土范围、行政区划三个方面来描述我国的疆域。优越的地理位置文中重点阐述了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领土范围主要从领土四至点、陆地领土、海域三方面说明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大国;我国基本实行三级行政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 (民族乡、镇) 。二、设计思路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它们是谈论和了解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理解自然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也是认识我国基本国情的重要前提。而
2、空间位置和空间范围要放到特定的空间背景去认识,即整个世界背景。所以,我们在教材开篇第一章设计了“从世界看中国” ,在第一节设计了“疆域” ,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三、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地理位置及其特点。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临海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3、记住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2、识记我国的领土面积,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以及濒临的海洋3、记住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五、课时安排:2 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3、 设计意图新课导入 播放大中国歌曲,请学生打开世 激发学习兴趣界地图,找到中国,描述她的具体位置,引入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地理位置1、 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知识,接着阅读课文图 1.1,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并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2、 2、根据活动第 1 题第(1)小题,联系五带划分知识,让学生继续读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比较我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的纬度位置。3、 3、让学生在图 1.1 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问:我们祖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与蒙古、日本对比我国的优势在哪?4、 4、根据活动第 1 题第(2)小题,提问:我国的海陆位置有那些优势?5、 5、布
4、置作业:撰写短文,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1、通过比较切实感受我国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 2、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表达能力。海陆兼备的大国 1、读图 1.3,找出我国的最南、最北、最东、最西自然地理界线,完成活动第 1 题第(1)(2)小题。2、读图 1.2,找出陆地面积与我国相当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告诉学生我国陆地国土面积为 960 万平方千米,居第三。3、引导读图 1.3,完成活动第 1 题第(3)小题.4、读图 1.3,找出我国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以及近海分布的岛屿。5、分组学习,讨论我国疆域辽阔的优势并把观点填入活动第 2 题的表格。培养学生的读图
5、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行政区划 1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籍贯,并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分析籍贯包含的行政区划级别,导入。告诉学生我国地域辽阔,如果管理不善,会产生很多问题。为了有效管理,促进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国基本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三级行政区划。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目前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数量。让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第 3 题,熟悉并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阅读“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由来” ,了解我国省级行政区域名称的历史继承性。1、联系实际,有助于理解。2、活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以及相互协作精神。七、板书设计
6、第一节疆域(一) 优越的地理位置1、 半球位置2、 纬度位置3、 海陆位置(二) 海陆兼备的大国1、 我国邻土四端:最北、最南、最西、最东2、 我国领土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 居世界第三3、 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14 个 陆界线长 20000 多千米4、 隔海相望的国家:6 个 海岸线长 18000 多千米5、 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渤海、琼州海峡为内海)6、 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三) 行政区划1、 三级行政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 、县(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2、 34 个省级行政区域: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2 个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