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教学设计课程标准:2-2-1 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的基本脉络。2-2-2 列举出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理解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其深远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知道楚汉之争的经过,分析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说说你认识的秦始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的暴政是激起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
2、理。教学重难点:陈胜吴广起义和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的统治。掌握文景之治的背景、具体措施和结果。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块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部分 猜成语活动,展示ppt,引导学生说出成语的出处和相关的典故。说出成语 了解学生的课外知识情况,为后面的教学做一定的铺垫。第一部分,秦末的残暴统治1.展示一段材料阿房宫赋 ,观看秦王的兵马俑视频,问:这两段材料说明了什么?2.进一步解释可能会带来的后果。3.展示课本上的两段资料,提问:谈谈你对秦朝刑罚的认识?4.教师总结秦朝大兴土木,工程很多。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赋税和徭役非常沉重。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可能会说:很残酷学生明白
3、秦朝的统治非常残暴。培养学生的分析材料,提取相关知识的能力,在较空余的时间里,老师还可以介绍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的特点,多次发动战争,所以兵役也很沉重。让学生明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第二部分,秦末农民起义1.展示材料陈涉世家片段,问:他们起义的原因?2.教师分析起义是偶然和必然的结合。3.介绍起义的两个阶段(时间、人物、结果、影响等)来源:学优高考网来源:学优高考学生可以利用材料中的语言分析。学生回答相应问题,知道秦亡的时间为公元前 207 年。培养学生梳理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秦的暴政才是起义爆发的根源。 (也就是说没有陈胜、吴广,也照样会有人起来起义的。 )网第三部分,楚汉之争 1.
4、出示材料汉纪和资治通鉴片段,学生分析语句的含义。2.提出问题:刘邦之所以获胜的原因有哪些?3.总结统治者的行为(将刘邦的约法三章和项羽的烧杀屠城行为对比)学生可以对材料中的语言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刘邦得民心得天下;善于用人。来源:gkstk.Com学生理解民心所向的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问题,可加入对关中富饶根据地的讲解。第四部分,汉初的统治1.展示两位历史人物的图片,分别是秦始皇和汉文帝。问:这两个哪个更像一位皇帝?为什么?2.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怎么样的措施?3.有怎么样的理论依据?4.为什么要采取这一的措施?5.政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出现了怎么样的景象?学生从中分析得出结论。学生回答相应问题 (休养生息)(道家的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思想)(从主客观的角度分析)(文景之治)让学生明白西汉初年的经济状况,皇帝都是衣着很朴素的。引导学生与前面的内容结合学习,加以理解。主客观的思想,需要学生理解,主观要从思想层面、自身去找。客观要从实际出发、从外部去找。第五部分,总结部分 展示本课的内容的小结。学生回顾 帮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