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资源学案(第 1 课时)【学习目标】阅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运用数据,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学 习 过 程【 自 主 学 习 】 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 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利用类型。(1)可利用土地。农业用地:_、草地、_。建没用地:城乡建设用地、_、工矿用地。(2)通常情况下难以利用的土地:_、戈壁。2土地资源的优势与不足:(1)优势:土地类型_,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_、牧 、_、工矿业生产和_。(2)不足: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合理,_少,荒漠、石山、永久冰雪地等
2、通常情况下_较多,后备_不足。3土地资源的特点:总量_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_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地区分布不均1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土地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耕地 东部_、_的平原、丘陵地区林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_草地 西部_、_区难以利用的土地 _2影响土地资源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_和_。【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下列表格内容。土地利用类型 所在的干湿地区 主要地形类型水田耕地 旱地草地林地难以利用土地【达标检测】下图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 1、2 题。1.甲处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3、D.草地2.乙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主要的农业生产部门应是(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渔业读“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 ,完成3、4 题。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土地类型不够齐全B.人均耕地少,宜垦荒地资源数量充足C.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D.土地资源构成比较合理4.由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是( )A.提高土地利用率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C.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拓展阅读】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中国土地资源有四个基本特点:绝对数
4、量大,人均占有少;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1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少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 3 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资源论,在面积位居世界前 12 位的国家中,中国居第 Il 位。按利用类型区分的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也都具有绝对数量大、人均占有量少的特点。2类型复杂多样,耕地比重小中国地形、气候十分复杂,土地类型复杂多样,为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类型难以开发利用。例如,中国沙质荒漠、戈壁占国土总面积的 12%以上,改造、利用的难度很大。而对中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耕地,所占的比重仅 10
5、%多些。3利用情况复杂,生产力地区差异明显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由于中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各地历史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的情况极为复杂。例如,在广阔的东北平原上,汉民族多利用耕地种植高粱、玉米等杂粮,而朝鲜族则多种植水稻。山东的农民种植花生经验丰富,产量较高,河南、湖北的农民则种植芝麻且收益较好。在相近的自然条件下,太湖流城、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区就形成了全国性的桑蚕饲养中心等等。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资源开发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土地的生产力水平会有明显差别。例如,在同样的亚热带山区,经营茶园、果园、经济林木会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任凭树木自然生长,无计划地加以砍伐,不仅经济效益较低,而且还会使土地资源遭受破坏。4分布不均,保护和开发问题突出这里所说的分布不均,主要指两个方面:其一,具体土地资源类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草原资源多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等。其二,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土地资源,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中国林地少,森林资源不足。可是,在东北林区力争采育平衡的同时,西南林区却面临过熟林比重大、林木资源浪费的问题。中国广阔的草原资源利用不充分,畜牧业生产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临过度放牧、草场退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