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京张铁路、侯氏制碱法、魏源与海国图志、严复与天演论等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展示我国近代科学家的辉煌成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形象的认识,并加深理解。指导学生归纳科学家、思想家的成就和思想主张,以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近代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们的爱国精神、创新意识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只有先进文化才能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教学重点】四位文化名人的主张、成就、著作或主要贡献【教学难点】分析典型事例,概括主题思想应采用的方法、手段和尺度的把握。【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
2、】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近代中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饱尝了太多的苦难。为了振兴中华民族,抵制外来的侵略,在近代史上,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失败,积极展开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他们在思想上、科技上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勇敢地进行赶超和创新,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都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21 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二、新课学习(一)铁路工程:詹天佑与京张铁路1. 温故知新: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中国出现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什么?学生回答:淞泸铁路2、教师提问:你知道中国第一条自主设计、施工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是什么
3、吗?学生回答教师展示京张铁路示图。3、学生根据教材,回答问题:京张铁路修建的时间、总工程师、独特设计、意义。学生代表回答。4、教师补充:詹天佑生平我国近代第一批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中国近代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被称之为“中国铁路之父”、“中国工程之父”,主要成就是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教师出示中国赴美留学的图片,并指出詹天佑。5、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呢?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回答:詹天佑当时遇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一些外国人制造舆论,极力阻挠;二是工程难度极大。出示詹天佑修建铁路的手稿及观测工具,并介绍詹天佑是如何克服困难,修成京张铁路的。首先,实地
4、勘察,选定一条最佳的线路。其次,敢于创新,在险要地段设计出“人”字形路轨。再次,加快进度,采用 “竖井施工法” 开凿隧道。6、出示图片,介绍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人”字形路轨 火车开到青龙桥地段时,用两个车头,一台在前拉,一台在后推。到达交叉点后,又倒过来推、拉。竖井施工法: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詹天佑研究“竖井施工法”,即从隧道中点的山顶上凿出一个竖井,再从井下向两侧开凿。这样就有四个工作面同时作业,既缩短了工期,又能防止凿偏。7、出示有关纪念詹天佑的邮票、影视等图片。(二)化学工业:揭开制碱奥秘的侯德榜1、出示图片:面包、肥皂、纸张、药品,通过提问学生是否熟悉这些生活用品,从而引出碱这
5、种常用的化工原料。教师介绍碱: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涤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2/3;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玻璃工业是纯碱的最大消费部门,每吨玻璃消耗纯碱 0.2 吨.化学工业用于制水玻璃、重铬酸钠、硝酸钠、氟化钠、小苏打、硼砂、磷酸三钠等.冶金工业用作冶炼助熔剂、选矿用浮选剂,炼钢和炼锑用作脱硫剂.印染工业用作软水剂.制革工业用于原料皮的脱脂、中和铬鞣革和提高铬鞣液碱度.还用于生产合成洗涤剂添加剂三聚磷酸钠和其他磷酸钠盐等.食用级纯碱用于生产味精、面食等。现
6、在我们得到它已经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在上个世纪的最初 20 多年时间里,我们得到它可是非常困难的。欧洲人早在 19 世纪中期就已经能够制造纯碱了,但他们垄断制作方法,不向外国传播,致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了永利制碱公司,决心自己制碱。2、教师出示图片:侯德榜。留美归来的化学博士侯德榜受聘担任该公司总工程师。为寻求先进的制碱技术,侯德榜曾到德国去考察。在德国考察期间,他屡遭洋人的刁难,侯德榜对此十分气愤地说:“难道黄头发、绿眼珠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头发、黑眼珠的人办不到吗?”经过三年苦战,他终于创造出比洋人更为先进的制碱新工艺,为中国人争了气。“侯氏制碱法”的诞生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世界各国的贸易和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纯碱运不到中国来,致使许多中国民族工业被迫停产。为此,侯德榜十分焦急,发誓要制出自己的纯碱。他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经历一次次挫折之后,终于制出了纯碱。侯德榜还撰写了制碱一书,将制碱技术的奥秘向世界公开,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业的垄断。美国教授威尔逊曾高度赞扬制碱一书,称赞它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后来,侯德榜继续钻研,终于探索出一种新的制碱工艺,这种新工艺比起欧洲国家的制碱方法降低成本百分之四十。为表彰他的贡献,1941 年这种制碱新工艺被称为“侯氏制碱法”。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成了当时世界制碱业
8、的权威。3、教师补充:1926 年,中国自己制造的“红三角”牌纯碱,参加了万国博览会并获得金质奖章。(三)思想文化:开眼看世界的魏源1、播放视频:开眼看世界思潮的萌发。面对国内思想的保守以及越来越严重的民族危机,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清醒过来,开始将目光转向西方。2、出示图片:魏源和严复。鸦片战争时期的魏源和戊戌变法时期的严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3、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负责一个人物。假如你是某主题馆的讲解员,你如何向大家介绍这两位思想家呢?教师提示从生活年代、主张、成就、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4、学生 A 组代表介绍魏源。魏源是道光、咸丰年间的著名思想家。184
9、2 年,他编成海国图志一书。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并且说明编这部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是说,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他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魏源的思想,反映了鸦片战争以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里的先进人物,开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现实问题。5、教师出示海国图志的图片,并出示海国图志中介绍欧洲各国地理的图片以及书中介绍的火轮船。 6、学生回答问题:你能说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什么意思吗?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用来抵制西方国家的侵略。(四)、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严复1、学生
10、 B 组代表介绍严复。严复,1898 年译著天演论,指出世界上一切生物都处在进化过程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万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天演论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全新的思想武器,极大地影响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启发了知识界去探索西方先进的社会,也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2、学生思考:你能举出几个事例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吗?教师出示图片:长颈鹿的进化就体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3、小组讨论:通过对詹天佑、侯德榜等人的学习和了解,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三、课堂总结面
11、对外国的侵略,中国近代许多有识之士开始了从各个方面探索挽救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已经形成且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中国科技的发展尤为艰难。然而,正是在这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许多科学家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许多辉煌成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便是其中突出的事例。与此同时,一些爱国思想家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提出并着手实施一些主张和措施。魏源和严复就是两位杰出的代表。四、课堂练习1、詹天佑是洋务运动时期我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他以炽热的爱国热情表示“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修铁路”。1909 年由他主持设计和施工的中国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全线通车。这条铁路是( C )A唐胥铁路B淞沪铁路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2、 20 世纪初,世界上最畅销的纯碱是“红三角”牌纯碱。为中国的制碱工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C )A张謇 B詹天佑 C侯德榜 D邓稼先3. “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此语出自( B )A.严复 B.魏源 C.林则徐 D.李鸿章4. 马关条约签订后,为警醒世人,严复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书中宣传的进步观点是( B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世道必进,后胜于今C学习西方技术,力行实业救国 D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民主科学五、作业布置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