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624诗经 第一课时.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8465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624诗经 第一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624诗经 第一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学案 624诗经 第一课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诗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赏析诗歌,体会诗歌的含蓄美、朦胧美、意境美、音乐美。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自主先学】一、预习任务(一) 、熟读课文,家长听读一遍。背诵关雎(二) 、整理字词,默写一遍。(三) 、问题导航1、搜集中国古代描写爱情的古诗词2、你所了解到的诗经中的诗歌还有哪些?写出一首3、借助工具书,了解诗经 ,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四) 、阅读批注,提出疑问(批注写在书上,问题写在教学案上)家长签字: 二、预习检测(一) 、给下列字注音雎鸠( ) ( )

2、 窈窕( ) ( ) 好逑( ) ( ) 寤寐( ) ( ) (二) 、文学常识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 篇,包括_ _ 、_ _、_ _三部分。 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交流展示】1、 朗读课文。 (齐读,轮读)2、用自己的话描绘关雎的内容(讨论)3、美文共品:关雎这首诗美在哪里?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 学生分组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讨论并展示)【质疑拓展】【当堂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 “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 “寤寐求之”的“之” 指代

3、的是“窈窕淑女” 。C、 “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 “钟鼓乐之” 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总结评价】一、精彩句段积累二、教师精讲梳理三、自我评价预习检测 交流展示 当堂检测 总分得分得分率【练习巩固】一、回答问题。1、 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请思考: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1、 用自己的话概括关雎写了什么内容环节分数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 给全诗分为三个层次,并归纳层意。2、 “流”字的表达效果?3、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在诗中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悠哉”叠用的表达效果?4、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幻想什么场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