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 课题 2 溶解度 导学案(第 1 课时)【学习目标】1、记住固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表示方法,能说出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及应用。2、记住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3、知道对溶解度曲线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哪些方面。【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都是混合物 C饱和溶液都是浓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2、饱和溶液是指在 ,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探究案【问题引入】1物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问题探究与解决】问题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通常一杯水中能否无限止的溶解食盐吗?在一定 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
2、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 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溶液,叫做 溶液。2、这两杯谁是饱和溶液?为什么?A 杯是不饱和溶液吗?如何检验呢? A B3、某溶液甲,经过若干操作,析出 10g 晶体后变成溶液乙(甲、乙两溶液为同种溶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一定是饱和溶液 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不一定小于甲C乙一定是饱和溶液 D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一定小于甲问题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的相互关系(1) 完成左图实验,在书中完成表格的填写。(2) 由图 9-10 可知,析出晶体后,(3) 溶液为 溶液(饱和、不饱和) 。3、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的转化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4、 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的是接近饱和的 KNO3 溶液, 请设计不同的方法,使烧杯中的液体变为 KNO3 的饱和溶液。 再请设计方案,使烧杯中 KNO 3 的晶体增加,此时溶液饱和吗? 问题三、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参考课本中有关海水提取食盐的流程图,分析解决以下问题: 蒸发池内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海水中的水是如何去掉的? 结晶池内的液体称为母液,该液体为 溶液(饱和还是不饱和)。 为什么称从海水中提取的食盐为“粗盐”? 要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等固体杂质,可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可用饱和食盐水来漂洗,原理是什么? 4 溶液浓稀与饱和、不饱和关系1、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吗?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2、同温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浓吗? 【小结】:1、饱和溶液定义: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 。训练案4、现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氯化钾溶液,可用什么简单的办法把它们鉴别开?(注意:在实验室里,任何时候都不能尝溶液的味道。 )6、将一块塑料板放入50 0C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塑料板漂浮于液面上(如图) 。若将溶液降温到20 0C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若要看到塑料板上浮,应采用的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