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 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1 课时)【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扁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达,有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你要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点无脊椎
2、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初一生物(济南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2、利用好课前预习,自学基础知识,不懂的做好笔记于本上,解决问题。注意珍惜时间。知识准备自主预习教材的相关知识,并完成预习自测,认真思考。教材助读仔细通读教材。预习自测1动物的类群主要包括低等的 动物和高等的 动物。2像蚯蚓这样,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的动物 ,叫做环节动物,常见的环节动物,除了蚯蚓之外还有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通过观察和学习蚯蚓可以知道:蚯蚓通过 和 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 性,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
3、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 ,以保持正常的 ,同时能减少与土壤的摩擦。预习自测题(一)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 72、73 页,填空。 1、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_动物,身体呈_,体壁仅有_、_两层细胞构成,消化腔有_无_。多生活在_,少数生活在_。 代表动物有_、_、_等2、填图 3、阅读分组实验:观察水螅,思考: (1)用什么仪器吸取水螅? (2)为什么要把水螅放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3)并且要静止几分钟? (4)由图可知,水螅的体壁有_层细胞构成,体壁围城的空腔叫_,身体呈_状,一般有两个_。 二、仔细阅读课本第 74、75 页,填空。 1、扁形动物是一类有_无_
4、的多细胞动物,身体_,生活在_、_、_的陆地上,多营_生活。代表动物有_、_、_等。 ( )( )( )( )图二 蚯蚓结构图 ( )( )( )( )2、线形动物的身体一般为_或_,_,有_和_。多生活在_或_,也有些种类营_生活。代表动物有_、_等。 3、环节动物生活在_和_的陆地环境中,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构成,_使它们的身体更灵活。蚯蚓的身体分_和_,靠近_有一环带。 4、观察第 75 页图 2.2-7,填空: (1)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_组成,身体靠近前段有一个_,前段较后端_。 (2)用手触摸蚯蚓的背部,有_的感觉,触摸其腹部则有_的感觉。蚯蚓的运动形式是_爬行。 课后反思
5、 课内探究情景导入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他们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吗?学始于疑1、根据自己的观察说出蚯蚓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是怎样生活的? 2、通过观察,你知道如何区分蚯蚓身体的前后端? 3、通过阅读,你认为蚯蚓的运动是依靠什么结构? 4、通过阅读,你认为蚯蚓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吗? (1)小实验:将蚯蚓放在干燥的沙土中,过一会儿发现蚯蚓会出现什么现象?从而证实它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2)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在雨天过后会在地面上看到许多的蚯蚓出现? 5、结合生活实际思考蚯蚓在生活中常有哪些用处? 6、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动物属于环节动物?请列举出来. 7、通过阅读,你认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质疑探究体
6、会“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1、蚯蚓的结构特点与功能: 2、常见的环节动物举例: 3、概括环节动物的定义: 4、举例说明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归纳总结1、按照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网络图当堂检测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A.海葵 B.珊瑚虫 C.水母 D.沙蚕 2、蚯蚓、沙蚕、水蛭都属于( )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3、生物圈中,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动物类群是( )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
7、鱼类 D.鸟类 4、 肢动物与软体动物的相同之处是( )A.体表有外骨骼 B.身体分部C.足和触角分节 D.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 5、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 ) A.肛门的位置 B.体节的多少 C.口的位置 D.环带的位置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水螅形态结构特点的是( )A.身体呈圆筒状 B.肛门位于身体的下端 C.体壁有内外两层细胞构成 D.有口无肛门7、蚯蚓在干燥的泥土中很快会死去,这是因为( ) A.皮肤干燥,无法呼吸 B.体内水分大量蒸发C.干燥的泥土中氧气少 D.土壤中缺乏食物 8、区分蚯蚓的前端与后端,通常的依据是( ) A.体节的大小 B.口的位置 C.肛门的位置 D.环带的位置
8、 9、用手指在蚯蚓身上轻轻地来回抚摸,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原因是蚯蚓的体表具有( ) A.体节 B.刚毛 C.环带 D.角质层10、夏天大雨过后,大量的蚯蚓钻出地面,是因为( ) A.土中水温太低 B.接受阳光照射 来源:gkstk.ComC.土中氧气缺乏,无法呼吸 D.土中食物减少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困惑是什么? 课后训练: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两头尖有口有肛门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涡虫蚯蚓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蠕虫动物蛔虫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河蚌蝗虫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身体分部腔肠动物水螅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课后练习题和练习
9、册相关练习 第 1 节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2 课时)【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2、过分组实验能区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扁形动物的异同,并能概述它们的主要特征。 2、尝试列表比较各类无脊椎动物的异同,初步感知生物“由低等到高达,有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 3、关注无脊椎动物的生活环境,列举无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能力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你要尝试观察、比较、归纳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目标体会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的观点 ,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学习重点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习难点:
10、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初一生物(济南版)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2、利用好课前预习,自学基础知识,不懂的做好笔记于本上,解决问题。注意珍惜时间。知识准备自主预习教材的相关知识,并完成预习自测,认真思考。教材助读仔细通读教材。预习自测1、 软体动物身体_ ,外壳为_ 。贝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 软体动物的绝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水中,如生活在海水中的乌贼、章鱼及生活在淡水 里的河蚌等,少数种类生活在较为湿润的陆地环境中,如蜗牛。 3、 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_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 4、 常见的软体动物有:_,_ ,_5、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
11、类动物是_,常见的种类有_。 6、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_,躯体、足和触角均_ 。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_ ,活动范围更加_ ,体表有_ 既能_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_ 。 课后反思 课内探究情景导入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他们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别吗?学始于疑1、蝗虫的躯体分为哪几部分?2、蝗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质疑探究仔细阅读课本 76 页至最后一段79 页第 1 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1、蝗虫的形态特点:(1)你拿过蝗虫吗?它的体表坚硬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体表对蝗虫有什么意义? (2)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3)蝗虫的身体可分为_部、_部、_部,三部分。(4)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蝗虫的身体
12、有分节现象,除了身体外,蝗虫的_和_也分节。2、运动结构:在蝗虫的中胸上分布有三对_,两对_,_发达适于跳跃,_革质起保护作用,_膜质适合飞翔。3、感觉结构:一对复眼,三个单眼,触角分_。 4、呼吸结构:进出气体的结构为_。 5、你能归纳出节肢动物的特征吗? 来源:gkstk.Com6、节肢动物适于陆地生活的原因:_ _等。 7、归纳总结: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相适应的功能。来源:学优高考网归纳总结3、按照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4、无脊椎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识网络图身体扁平有口无肛门两头尖有口有肛门有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涡虫
13、蚯蚓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蠕虫动物蛔虫 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 河蚌蝗虫身体柔软大多有贝壳足和触角分节有外骨骼身体分部腔肠动物水螅体壁由内、外两层细胞 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当堂检测1、蝗虫的翅的特点是( )A.前翅革质,后翅膜质 B.前翅膜质,后翅革质 C.前翅、后翅都是革质 D.前翅、后翅都是膜质2、美丽的蝴蝶是常见的昆虫,小赵同学观察了蝴蝶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有两对翅 B.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C.有三对足 D.具有内骨骼3、小春同学在公园看到了一些动物,其中属于昆虫的是: A. B. C. D.4、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体表外有外骨骼 B.身体
14、分部 C.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5、蝗虫 蜻蜓等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进行( ) A.呼吸运动 B.消化活动 C.产卵 D.感受气味 6、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它将不能( ) A.运动 B.呼吸 C.分泌黏液 D.无影响 7、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 8、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体表具有外骨骼 B.身体分节,有三对足两对翅 C.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 D.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气门和气管9、如图所示,分别将一只蝗虫的头部,另一只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浸入水中,哪一只会死亡?为什么?课后反思通过本节的学习你的收获是什么?你的困惑是什么? 课后训练: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