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本卷全部为笔答,请用黑色签字笔按要求答在试卷上。4.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答案栏中)1某元素是公认的“智慧元素”。它对人体机能尤其是脑机能正常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儿童缺它会导致发育迟缓,成人缺它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你认为该元素是 ACa BI CFe DP2蒸馒头时,面碱(主要含 Na2CO3)放多了会发黄。为除去过多的面碱
2、,做馒头时可加入适量A食醋 B食盐 C黄酒 D白糖3长期受电磁辐射可引起人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科学家发现富含维生素食品具有较好的防辐射损伤功能。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油菜 B牛奶 C豆腐 D米饭4金属大多都是银白色的。根据你的经验,下列金属不是银白色的是A铝 B锌 C金 D汞5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在香烟的烟雾中有以下几种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不大的是A尼古丁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焦油6小红同学出现了腹泻症状,医生建议暂时不吃富含蛋白质和油脂的食物,小红同学应该选择的早餐是 A油条和豆浆 B鸡蛋和牛奶 C馒头和稀饭 D肯德基和酸奶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上面的答案栏中)7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B铁制品表面喷漆可防止生锈C炼铁的过程是铁矿石(主要成分为 Fe3O4或 Fe2O3等)被氧化的过程D用盐酸清除铁锈时,盐酸不易过量8锰和镍(Ni)都是金属。现将镍丝插入 MnSO4溶液中,无变化;插入 CuSO4溶液中,镍丝上有铜析出。则 Mn、Ni、Cu 的活动性顺序是ANi、Mn、Cu BCu、Ni、MnCCu、Mn、Ni DMn、Ni、Cu9收藏家收藏清末的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
4、反应C常温下,铝不易与氧气反应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10我国商代已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已会冶炼和炼钢。人类开发利用下列金属单质的时间顺序与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由此推断,下列金属中,人类开发利用最晚的是AAl BCu CFe DZn11重金属离子 Cu2+、Ba 2+等均有毒。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 Ba2+离子。如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碱性明显减弱,毒性明显降低。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ACu 2+、Cl BCu 2+、SO 42 CNa +、SO 42 DAg +、NO 312食品安
5、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坏人体健康的是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C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 D用含 NaNO2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三、填空与简答(本题包括 2 小题,共 37 分)13 (24 分)金属及金属材料(1)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学习了“金属”的知识之后,小刚对自己使用的中性笔的笔杆下端配件表面银白色物质的产生了兴趣,与同桌的小明讨论起来:小明认为它是金属,他的理由是 ;小刚拿在手里感觉很轻,认为它不是金属。他的理由是 。这种配件的表面是否是金属的呢?两人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a.小明想通过导电性实验证明,如果能够导电则可以证明 金
6、属(填“是”或“不是” ) ,其理由是 ;b.小刚想将其与稀硫酸作用,如果 ,则它是金属,否则就不是金属。邻桌的小华参与了他们的讨论,他认为小刚的实验方案不严密。他做出这样的评价理由是 。(2)商代司母戊方鼎标志着我国在 3000 多年前青铜器铸造已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西汉时期,我国首开“湿法炼铜”之先河,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有“曾青得铁化为铜”的记载。试回答下列问题:青铜和黄铜都属于 。黄铜由铜和锌熔合而成,具有金黄色光泽,有假黄金之称。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 (填“大”或“小”),区别黄铜与金的一种化学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该
7、反应属于 反应。这是金属制成的吗?(3)小红同学得到一枚锈迹斑斑的古铜币。查阅资料得知,绿色的铜锈中除了含有Cu 元素外,还含有 C、H、O 三种元素。小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铜锈中各元素的来源(用化学式表示):推测一:铜锈中的 C 来源于 ,H 来源于 ;推测二:铜锈中的 O 的可能来源有 。小红想把生锈的铜币“复原” 。她找来了废电池的锌皮和试剂 A,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试回答:a.操作 a 为 ,所加试剂 A 可能为 (填试剂名称)。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在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做还原剂的是 (填化学式)。在高中化学课本里把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所含元素
8、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是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是氧化剂。维生素 C 能与 KMnO4溶液反应生成几乎无色的 Mn2+,从而使 KMnO4溶液褪色。据此,判断该反应应属于 反应,其中氧化剂是 。四、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22 分)14(22 分)小东在帮助妈妈清理家庭卫生时,收集了许多金属易拉罐,当他把这些易拉罐拿到废品收购站时,收购站的叔叔很快将易拉罐分成了两堆,告诉小东一堆是铝制的,一堆是铁制的。小东很奇怪,叔叔是怎么区分的?是不是真的是这样?小东从两堆中各捡了一只(如右图)带回学校与小明一起展开了以下探究过程。【查阅资料】(1)制造易拉罐的金属材料有两种:一是铝材,二是马
9、口铁(镀锡的铁)。(2)铁和铝的物理数据。 物理性质 铁 铝锈铜币 黑铜币锌 皮 气体 B加入 A 试剂操作 a反应反应光亮铜币反应加热A B密度/( gcm -3) 7.86 2.70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 10 作标准) 45 22.9【提出猜想】图示易拉罐是铁罐或铝罐。【资料分析】(1)马口铁在铁表面镀锡的目的是 ,金属锡应具有的性质是 。(2)收购站的叔叔能很快区分开两类易拉罐,他可能采用两种操作:操作一: , 的是铁制的;操作二: , 的是铝制的。(3)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小东又提出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区分方法,他的方法是:。【实验探究】两人将两个易拉罐去掉表面的油漆并用砂纸打磨后,剪成
10、碎片。小东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用于判断易拉罐的材料成分。(1)分别取几片易拉罐碎片放入两只烧杯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盐酸。设计此实验的原理是 ,写出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将两个易拉罐的碎片放入试管中,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写出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分别取两片条状的易拉罐碎片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放置一段时间后,A 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其原因是 ;B 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实验结论】A 罐和 B 罐材料依次为 。【实验反思】(1)小明认为小东的实验方案(2)不可行,其原因是 ;(2)小明建议实验方案(3)中,在水中加入少量食盐,可以比较快的看到实验现象。A B其原因是 。五、计算题(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8 分)15(8 分)食品包装盒中的“脱氧剂”的成分为铁粉、活性炭及少量 NaCl 和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其中的 Fe 粉会变成 Fe2O3而变质。某同学为测定 “脱氧剂”中原来含铁的质量,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脱氧剂”一袋,将袋里固体溶于水后,过滤、干燥得滤渣 20g;将所得滤渣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滤渣 2.4g,收集到氢气0.2g。请计算:(1)变质后的脱氧剂中含单质铁的质量;(2)这袋“脱氧剂”中原来含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