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第九单元复习课(2) 课 型 复习课 执笔人审核人 级部审核 讲学时间 第 周第 讲学稿教师寄语 只有切实抓住“今天” ,才能巩固“昨天”的成绩,获得“明天”的果实。学习目标1、记住溶液的定义,特征及组成;能说出溶液的形成过程,并能正确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2、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3、能说出乳浊液的定义和特征,并记住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5、初步学会绘制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会查阅溶解度曲线。6、了解气体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7、知道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8、会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有关的计算9、会进行
2、有关稀释的计算学生自主活动材料【典题精炼】例 1:小明将未开启的饮料放入某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了“冰镇饮料” ,则这种物质是(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生石灰回顾与反思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溶于水,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物质有 ,能使溶液的温度降低的物质有 ,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物质有 。 (与水反应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的物质有 。 )变式训练:2、图 1 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 a、b 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 2 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例 2. 溶解度曲线 N 点为 t3时 (填“
3、A、B、C”中的一种)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 、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分离 A 与 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 法。t 3时 A 的溶解度为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t 2 时 A、B、C 的饱和溶液各 M 克,降温到 t1会析出晶体的有 ,无晶体析出的有 ,回顾与反思1 、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W 与溶解度 S 的关系式为: W%= 2、可容性物质(难容性物质)可通过 的方法除去杂质陡升型物质(缓升型物质)可采用 法除去杂质缓升型物质(陡升型物质)可采用 法除去杂变式训练:3、右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1) t1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4、(填写序号,下同) 。800 t1 t2 t3NtSPABCt1 t2 温度/溶解度/g30ABC(2) t1时 30gA 物质加入到 50g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 g。例 4:120 克 5%的硝酸钾溶液分为三等份,第一份中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第二份中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加入水的质量 ;第三份中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二倍则加入溶质质量 ;蒸发溶剂的质量 。回顾与反思 溶液加水稀释或蒸发水浓缩过程中, 保持不变。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加倍,所蒸发的水等于原溶液质量的 ; 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半,所加的水等于原溶液的 。变式训练:4、欲使 100g10的食盐溶液中的
5、溶质质量分数提高到 20,可采取的措施是 ( )A.蒸发 45g 水 B.取出 50g 溶液 C.蒸发 50g 水 D.加入 10g 食盐3、在实验室里,某同学将 7 克金属锌投入到盛有 50 克稀硫酸的烧杯里,反应停止后,发现有固体锌剩余,此时测得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 56.8 克,求: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反思与交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收获?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课后提高训练】1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t时,将甲、乙、丙分别配制成接近饱和的溶液,升高温度(溶剂不变),可使之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A只有甲的溶液 B只有丙的溶液 C甲、乙的溶
6、液 D甲、乙、丙的溶液2、用“” “” “=”填空(1)50ml 酒精与 50ml 水混合后体积 100ml(2)5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 20时熟石灰的溶解度(3)20时 40g 氯化钠加入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 140g。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4)20时 KNO3的溶解度为 31.6g,则 20时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1.6。3、一定温度时,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68 克,蒸干后得到 18 克氯化钠。计算:(1) 、该温度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 、配置该温度是氯化钠饱和溶液 1000 克,需要水和氯化钠各多少克?自我评价专栏(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