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5178574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艾青的诗歌创作.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艾青的诗歌创作 (1910-1996),一、艾青年谱,1910-3-27,出生于金华县畈(fn)田蒋村,原名蒋海澄 1928,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 1929年春,赴巴黎勤工俭学。 1932年4月,回上海。 5月,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处女作东方部的会合(1月16日,作于巴黎),北斗2卷3、4合期),1932年被捕入狱,判处6年徒刑 1935年10月,出狱。 1936年上半年,在常州五进女子师范教了一个学期的书,后失业 1936年11月,大堰河自费出版。 1937年7月6日,离沪赴杭,在路上写了复活的土地9月,在杭州私立蕙兰中学任教数月,冬天回金华。,1938年初,由武汉去山西临汾,在民族革命

2、大学任教。春,离西安回武汉。8月,离武汉经湖南于11月底流亡到桂林。编广西日报副刊南方/与戴望舒合编诗刊顶点 1939年,上半年,北方自费出版。 冬,到湖南新宁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1940年4月,离湘西去重庆。 1941年3月,从重庆去延安。9月,诗论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 1945年上半年,在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0月,任华北文艺工作团团长,带领一批文艺工作者进驻张家口,并入华北联合大学为文艺学院,任院长。 1948年1月,原野与城市(译诗,凡尔哈仑),上海新群出版社出版。,1949年2月,随解放军进入北平,任中央美术学院军代表。 1956年6月,春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58

3、年4月,错划为右派,先后在北大荒、新疆农恳部生产建设兵团劳动。 1980年5月,归来的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6年5月5日,逝世。,二、作家自述,一九三三年初,一个下雪的日子,我从碗口大的窗户看着雪,想起了我的保姆,我写了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了避免监狱方面的注意,我改用了一个笔名这是我第一次用了新的笔名:艾青。(摘自我的创作生涯,艾青全集,?出版社,?年。 ) 我是酷爱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情感显得毫无遮蔽,而我又对自己这种毫无遮蔽的情感激起了愉悦。很久了,我就在这样的情况里继续写诗。(摘自北方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 ),这集子是我在抗战后所写的诗作的一小部分,在今日,如果能

4、由它而激起一点种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恋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摘自北方序,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 ) 马槽集所收诗十三首,均系在抗战前所作,这些诗大半是在抗战前夜,即被称为“密云期”所作,贤明的读者当会从它们里面嗅出一些不同的气息来吧?(摘自旷野前记,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月。 ),旷野集所收诗二十首,均系作者在西南山岳地带所作,或因远离烽火,闻不到“战斗的气息”,但作者久久沉于莽原的粗犷与无羁,不自禁而有所歌唱,每一草一木亦寄以真诚,只希望这些歌唱里面,多少还有一点“社会”的东西,不被理论家们指斥为“山林诗”就是我的万幸了。(摘自旷野前记,重庆生活书店,1940年9

5、月。) 我是喜欢过惠特曼、凡尔哈仑,和苏联十月革命时期的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勃洛克的作品的;由于出生在农村,甚至也喜欢过对旧式农村表示怀恋的叶赛宁。法国诗人,我比较喜欢喜兰布。我是喜欢比较接近我们自己时代的诗人们的。(摘自艾青选集自序,开明书店,1951年。 ),三、艾清的诗论(1938-1939),(一)诗的定义: (1)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与情感,而凝结了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艾青论创作第380页,上海文艺出版社) (2)诗=感觉之注入了思想与情感的形象凝结。,因此,诗人必须是一个能把对于外界的感受与自己的感情思想融合起来的艺术家。 艾青诗论的术语

6、来自当时流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内涵则杂采自凡尔哈伦、惠特曼、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兰波、阿波里内尔以及后期印象派、象征主义。,(二)内容:,1. 真、善、美,是统一在先进人类共同意志里的三种表现, 诗必须是它们之间最好的联系。 2.一首诗是一个人格,必须使它崇高与完整。 3.诗比其它文学样式都更需要明朗性、简洁性、形象性。 4.在一定的规律里自由或者奔放。 5.苦难比幸福更美。苦难的美是由于在这阶级的社会里,人 类为摆脱苦难而斗争。,6.悲剧使人生充满了严肃。悲剧使人的感情圣洁化。 7.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时代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个人的痛苦与欢乐中。 8.

7、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而长久地令人感动。,(三)修辞: 1.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 2.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画家和诗人有共同的眼睛通过灵魂的窗户向世界寻求意境艾青读林风眠画集 彩色的诗,3.调子是文字的声音与色彩、快与慢、浓与淡之间的变化与和谐。 4.象征是事物的影射;是事物互相间的借喻,是真理的暗示和譬比。 (四)诗语: 1.艺术的语言,是饱含情绪的语言,是饱含思想的语言,是技巧的语言。 2.反拔的语言,是诗人向被否定的一面所提出的良心的质问。,3.启示的语言,以最平凡的外形,蕴蓄着深刻的真理。 4.简约的语言,以最省略的文字而能唤起一个具体的

8、事象、或是丰富的感情 与思想的,是诗的语言。 5.明朗的语言,使语言给思想与感情完全的裸体,这场合,必须思想与感情都是健康而美的。 6.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演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7.我就一直为了发掘人类的不幸,为了警醒人类的良心,而寻觅着语言,剔选着语言,创造着语言。( 我怎样写诗的,1941年3月,重庆:学习生活2卷3、4合期 ) 8.我最不喜欢浪漫主义的诗人们的作品。雨果的,谢尼哀的,拜伦的那些大部分,把情感完全表露在文字上的作品,我常常是没有耐心看完的。(同上) 9.我喜欢莎士比亚。他的联想的丰富,生活的哲学的渊博,智慧光芒的闪烁,充满机智的语言,天才的戏谑我没有在他以

9、后的诗人中发现过。(同上),10.凡尔哈仑是我所热爱的。他的诗,辉耀着对于近代的社会的丰富的知识,和一个近代人的明澈的理智与比一切时代更强烈更复杂的情感。(同上) 11.我喜欢兰波和叶塞宁的天真而后者的那种属于一个农民的对于土地爱,我是永远感到亲切的。(同上) 12.我以为诗人应该比散文家更化一些功夫在创造新的词汇上。我们应该把“语言的创造者”做为“诗人”的同义语。(同上) 13.而语言的应该遵守的最高的规律是:淳朴,自然,和谐,简约与明确。(同上),(五)诗的散文美,1.我是酷爱朴素的,这种爱好,使我的感情显得毫无遮掩,而我又对自己这种毫无遮掩的感情激起了愉悦。 (北方 序1939年7月)

10、2.当我们熟视了散文的不修饰的美,不需要涂抹脂粉的本色,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健康,它就肉体地诱惑了我们。(诗的散文美(1939年4月29日广西日报南方副刊) 3.我喜欢惠特曼,凡尔哈仑,和其他许多现代诗人。(诗的散文美,1939年4月29日广西日报南方副刊),4.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 到无比的亲切。(诗的散文美,1939年4月29日广西日报南方副刊),四、早期诗歌的主题(19321937),(一)诗集:大堰河(9首)(1936) 马槽集(抗战前夜所作,后收入旷野) 1.表达了“一个纯真的灵魂对于世界的责难”(艾青在我怎样写诗为什么写诗中

11、说,他在巴黎很孤独,但“心却被世界惊醒了”,写下了“一个纯真的灵魂对于世界的责难”。) 2.被誉为歌唱民主、战斗的“吹芦笛的诗人”。,(二)主题,1.揭露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 巴黎描绘了现代资本主义都市的情景:“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你用了/纯药,拿破仑的铸像,酒精,凯旋们/铁塔,女性/卢佛尔博物馆,歌剧院/交易所,银行/招致了:/整个地球上的/白痴,赌徒,淫辊/酒徒,大腹贾/野心家,拳击师/空想者,投机者们/啊,巴黎/为了你的嫣然一笑/已使得多少人们/抛弃了/深深的爱着的他们的家园/迷失在你的暧昧的青睐里”“巴黎,你噫/这淫荡的/淫荡的/妖艳的姑娘”。,马塞描绘资

12、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繁荣景象:“叫嚣的/繁殖着那暴力的/无理性的/你的脸颜和你的/向海洋伸张着的巨臂/因为你啊/你是财富和贫穷的锁孔/你是掠夺和剥削的脏库/马塞啊/你这盗匪的故乡/可怕的城市”,2.写给“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大堰河(1933-1-14日作于狱中) 一个拿撒勒人的死(1933-6-16):耶稣之死的故事。“一切都将更变/世界呵/也将受到森严的审判/帝王将受谴责/盲者,病者,贫困的人们/将找到他们自己的天国/朋友们,请信我/凭着我预言生活去/看明天/这片广大的土地/和所有一切属于生命的幸福/将从凯撒的手里/归还到那/以血汗灌溉过它的人们的”,小黑手(1936)“小吉普赛哭了/用小黑

13、手/擦他的小黑脸/他一直把哭声/带到他祖父那儿/他张开饥饿的小嘴(用我听不懂的话/那是吃的东西/我怎么不能吃?)” 3.对清新的自然的描写当黎明穿上了白衣(1932-1-25):“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新鲜的乳夜似的烟/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太阳(1937年春):“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林/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他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

14、力与钢铁召唤它/于是我小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陈腐的灵魂/摈弃在河畔/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4.狱中个人心绪的抒写叫喊(1933-3-13):在彻响声里/太阳张开了炬光的眼/在彻响声里/风伸出温柔的臂/在彻响声里/城市醒来/这是春/这是春的上午/我从阴暗处/怅望着/白的亮的宇宙/那里/生命是转动着的/那里/时间象一个驰着的轮子/那里/光在翩翩的飞/我从阴暗处/怅望着/白的亮的/波涛般跳跃着的宇宙/那是生活的叫喊着的海啊! 铁窗里(发表1934-121新诗歌2卷4期),描写了渴望自由、阳光、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二)早期诗歌的艺术风格大堰河铁窗里梦春雨等为代表的朴素的浪漫诗风:浓厚的生活气息

15、、舒展奔放的结构、淳朴亲切的口语 大堰河三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了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以巴黎、马塞、太阳、雨的街等为代表的象征派诗风:浓郁斑斓的色调、充满主观感情的象征形象如马赛:“午时的太阳/是中了酒毒的眼/放射着混沌的愤怒/和混沌的悲哀/它/嫖客般/凝视着/厂房之排列与排列之间所伸出的/高高

16、的烟囱/烟囱/你这为资本所奸淫了的女子/头顶上/忧郁的流散着/弃妇之披发般的黑色的煤烟”(象征形象)巴黎:“巴黎/在你的面前/黎明的,黄昏的/中午的,深宵的/我看见/你有你自己个性的/愤怒,欢乐/悲痛,嘻戏和激昂” 雨的街:沥青与煤油旋流在血管里/记不清是多远的年代/在回忆上打了烙印的/一条铺满铁屑的街/街灯睁着唯一的眼凝视着/潮湿的石子路/闪着银鳞的长鱼/街尾顶点的小咖啡店里/一个外国人坐在最暗的一角/他面前的CRME冷了/窗玻璃流着眼泪/他的脑纹上呈现着一张风景画/柳树向着瓦屋淋着水滴/另一边一个少女的半身像/眺望那霏雨的天的幅员/这一切都被时间浸蚀得模糊/束在皱了的花边似的脑纹里/快要消

17、磨得看不见了,抗战时期的诗歌创作,北方(1939年上半年自费出版,收8首;1942年1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增加8首。1946年再版,1949年6月三版) 目录:复活的土地、他起来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驴子、手推车、我爱这土地(另加:风陵度、补衣夫、骆驼、农夫、刈草的孩子、老人、篝火、黄昏) 这集子是我在抗战后所写的诗作的一小部分。在今日,如果能由它而激起一点种族的哀感,不平,愤懑,和对于土地的眷恋之情,该是我的快乐吧,1.苦难大地与民族的歌者,用坚实、明净、富有农村色彩的形象,表现战争给农民、民族造成的灾难“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风,/象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

18、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象土地一样古老的话/一刻也不停地絮聒GUO着”“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谨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北方:“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沌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它的广大而瘦瘠的土地/带给我们以淳朴的言语/与宽阔的姿态/我相信这言语与姿态/坚强地生活在大地上/永远不会灭亡/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

19、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向太阳、火把: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主题,向太阳(1938-4作于武昌),海燕书店1940年6月出版,上海希望社1947年三版、1949年版、1955年版。 全诗共9节。5节“太阳之歌”,太阳的象征意义:“太阳/它使我想起 法兰西、美利坚的革命/想起 博爱 平等 自由/想起 德谟克拉西/想起 马塞曲 国际歌/想起 华盛顿 列宁 孙逸仙/和一切把人类从苦难里拯救出来的人物的名字” 9节,“我向太阳”:“我奔驰/依旧乘着热情的轮子/太阳在我的头上/用不能再比这更强烈的光芒/烧灼着我的肉体/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

20、开 陈腐的灵魂 摈弃在河畔/这时候/我对我所看见 所听见/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宽怀与热爱/我甚至想在这光明的际会中死去”,火把(1940-5-1、4作),文化社会出版社(重庆)1941年4月,1946年上海版、1949年8月二版,烽火社1941年再版。 全诗18节,描述了唐尼在抗日民主浪潮的激荡下,从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中汲取力量,进而从迷惘和徘徊中觉醒,投身追求时代光明的斗争行列的过程。 第6节,“火的出发”:“让我们的火把/叫出所有的人/叫他们到街上来/让今夜/这城市没有一个人留在家里/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了帕罗美修斯/从天上取了火逃向人间/让我们的火把的烈焰/把黑夜摇坍下来/把高高的黑夜摇坍下来/

21、把黑夜一块一块地摇坍下来” 第17节,忏悔二:“但是 李茵 我的好朋友/我会好起来/李茵/你是我的火把/我的光明/除了你/从没有人来照射/李茵 我发誓/经了这一夜 我会坚强起来” 艺术风格:两诗都以叙事诗的结构形式表现了抗战初期如火的情绪,抒发了作者对它的讴歌。风格上带有惠特曼的自由奔放、马雅可夫斯基的恢宏、深情优美的特征。,其他诗集,旷野,1940-9,重庆生活书店出版. 雪里钻,1944-11,上海新群出版社. 献给乡村的诗,1945-6,北门书店.,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1.独特的意象:贫难的大地和象征光明、理想和追求的太阳。饱含激情、质朴和明净。 2.质朴、忧郁的情调。“中国的苦痛与灾难

22、/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你悲哀而旷达/辛苦而又贫困的旷野呀”(旷野)。 3.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 4.奔放、自由的诗歌结构形式,追求情绪的旋律美 5.朴素的口语,重要评价观点,新近我读了青年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一首长诗,用沉郁的笔调细写了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生活痛苦,这在体制上使我联想到学徒苦。可是两诗比较,我不能不喜欢大堰河。(摘自茅盾:论初期白话诗,文学8卷1期,1937年1月1号。) 在这里有了一个用乳汁用母爱喂养别人的孩子,用劳力用忠诚服侍别人的农妇的形象,乳儿的作者用素朴的真实的语言对这形象呈诉了切切的爱心。在这里他提出了对于“

23、这不公道的世界”的诅咒,告白了他和被侮辱的兄弟们比以前“更要亲密”。虽然全篇流着私情的温暖,但他和我们中间已没有了难越的限界了。(摘自胡风:吹芦笛的诗人,胡风评论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在形式的完整上,在情绪和思想的和谐上,在表现的充分上,我们无疑是应该举出这本薄薄的集子的第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来做代表的。(摘自杜衡:读大堰河,新诗1卷6期。),他表现人民及战争,用我们知识分子最心爱的、崇拜的东西与装饰,去理想化。如向太阳这首诗里面,他用浪漫的幻想,给现实镀上金,但对赤裸裸的现实,他还爱得不够。(摘自闻一多:艾青和田间,联合晚报1946年第2期。) 用象征的手法来表现那个时代

24、那个苦难的时代,那个要求解放、要求砍断帝国主义给我们民族套上枷锁的时代的重大主题。人民对光明、对理想的不可抑制的要求,完全浸透在诗行中。(摘自沙鸥:璀璨如粒粒珍珠谈艾青取材于大自然的诗,文艺月报,1957年第7期。) 由于深深地伤痛土地与人民的受难,他的歌声常常笼罩着薄暗的哀郁的阴影。他的诗渲染着素美的采色,淳朴而美丽;他的诗体现着大地的浑厚的广阔的风貌。(摘自吕荧:人的花朵艾青与田间合论,七月第6集第3期),从人道主义的爱走到了阶级的爱的作家,艾青,是显著地穿出了一般作品的水准,他作到把情绪提炼了,凝固了,再揉合了的才能的匠人。看惯了枯燥的狂嚣的人,以为他的调子过于岑寂。但是获得了艺术而且到

25、达了战斗的目的,却成了艾青的特权之一。(摘自端木蕻良:诗的战斗历程,文学阵地第1卷第10期。) 诗中人物大多是拙朴的农民、憔夫、野妇村姑,所歌颂的是他们对土地的热爱,和乡村的自然风光,美和自由生活中的幸福。他初期诗作每多繁复、重叠、冗长的句法,后渐洗练,变出一种清新朴素的美来。(摘自苏雪林:戴望舒与现代诗派,苏雪林文集,第170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乞丐那首诗,艾青为了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四处逃荒,以致沦为乞丐的惨景,用了很客观的笔法,把乞丐的神态作了如此细致的、白描般的刻画:通过这个具有细节真实的意象,可以感受到乞丐内内心深处的那种饥饿感,那种渴

26、求食物的欲望,那种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情状,以及那种使我们不能不为多灾多难的祖国而掉下泪来的悲感。(摘自骆寒超:论艾青的诗歌艺术,文艺论丛第10期。) 北方“乞丐”的那只“永不缩回”的手;“彻响着北国人民的悲哀”的那“手推车”的独轮发出的“尖音”,它们永远在我们眼前伸着,在我们耳朵里响着。这声音是忧郁的悲哀的。但这忧郁、这悲哀不但是象艾青自己所说的是“农民的忧郁”的“感染”,实际上这正是中国农民在解放之前所遭受的悲惨命运的抗议。(摘自臧克家:“五四”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文艺学习,1955年第3期 ),黎明的通知,一变以往沉郁悲愤的音调,用明亮的圆号吹出了对光明的未来的赞美,预告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这首诗是艾青的诗歌创作道路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它确实象黎明一样清新明亮。(摘自高行健:时代的号手,原载诗探索1980年第1期。) 这一首诗内是有缺陷的,那就是选取的材料还不是最典型的、有意义的在任何时候,诗的语言都应当是最精练、形象的、更富有表现力和音乐性的,从这一角度考虑,我不能不认为这是“黎明的通知”的美中不足。( 摘自刘家骥:黎明的通知的思想感情、形象及其他,语文教学通讯,1956年第5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诗歌散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