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编导散文 2000 字篇一:借景抒情的散文阅读 (2000 字)绝 唱 (17 分)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我只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去。诚然,荷花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 ”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我曾经以为,这是, 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诚然,荷花的红、荷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
2、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亭亭于岸畔 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人们总是不绝于口。我也曾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那是十多年前的十一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时,无意之间,却被蓦然呈现在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的倒影中间,是一池残荷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
3、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它自己的根。看到这些景象,我顿时感到自己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世界。“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你从中可以发现一种美,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而是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充满自信和孤傲的凄美。它是满池桔梗残叶,它不再以绿叶去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去使人陶醉,但它却表达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它是远
4、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地的莲子,又会吐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还是“风雨声中听残荷”吧!去听它的精神,去听它的力量!18联系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亭亭:19第段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了残荷的,第段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赞美了残荷的精神。(2 分)20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赏析:(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赏析
5、:21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2 分)22文段中, “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 分)23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本文题目“绝唱”的含义。(3 分)18答案示例:这里指荷花直立而美好的样子。(2 分)19外在形态(形象) 议论、抒情(评分:2 分。每空1 分,第二空只答对一项不得分)20(1)示例:句中将“绿叶”比喻成“透明的翡翠” ,将绿叶上“汪汪点点的水露”比喻成“珍珠”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绿叶的青翠、晶莹,水露的圆润、灵动。(2)示例:句中的“撕破” “卷作黑色的一团”体现了“秋风”摧残之重, “依然” “高
6、擎”则突出了残荷(荷叶)不屈、孤傲的品格。(评分:4 分。每句 2 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即可)21答案示例:两者都经受摧残,外形都是残破的,精神都是不屈的。(评分:2 分。只答后两句,大意对即可。如果从文章中摘取“它和圆明园留给人们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得 1 分)22答案示例:“留得残荷听雨声”听的重点是雨声,表现的是一种审美的情趣;“风雨声中听残荷”突出的是感受残荷所表现的一种精神和力量。(评分:4 分。大意对即可)23答案示例:这里指圆明园的残荷虽然饱受摧折,枯败残破,但依然自信、孤傲,表现的是一种绝美的精神。(评分:3 分。大意对即可)
7、炊烟赵丰( l )许久,没有见过乡下的欢烟了,不免有些思念。( 2 )乡下不会没有炊烟,少了炊烟的乡好就缺乏生气。清晨,东方显出鱼肚白,鸟儿从窝里飞出,露珠在庄稼的叶子或草尖颇动,欢烟散淡在一座座老及的上空,拥抢那乳白色的展雾。农人们扛着锄、吹着牛走出村庄,伴看鸡鸣、构吠、虫啼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正午的阳光下,炊烟似有似无,农人顶着阳光回村庄,一埃缕淡淡的炊烟牵动着他们的饥肠。 “老婆晌午给咱做啥好吃的?干面?搅团?有没有油波辣子?”这时,炊烟就成为他们生活的渴望。黄昏,在玫瑰色晚霞的映衬下,炊烟有了色彩,牧歌晚唱,牛羊欢叫,鸟儿归粱,农人们荷锄而归。( 3 )土墙、木门、青瓦、杨树、炊烟。那时
8、如果在村子里,我的目光里就呈现出这么几样东西。把这些东西拼接在一起,就形成了记忆中乡村的影像。如果远离村子,就只剩下炊烟了。我在孤坐,仰躺,眺望炊烟和风的游戏。炊烟离开烟囱后,就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欢烟在哪儿落脚,这是我所挂念的。我不知道诗人、画家、音乐家之类的艺术家的灵感从何而来,我一直疑心陶渊明没有享受过真正的乡歼生活,不然 桃花源记 为何没有描写炊烟的诗句?缺失了炊烟的桃花源,该是何等的落寞。( 4 )炊烟在城市是一种污染,在乡下却成为一种风景。城市的风景虽然时于现代人类有着巨大的诱惑,但城市给人类以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又有着诸多的弊端,噪音、污染、交通拥挤、人情淡漠? ? 让城里人厌烦
9、和无奈。无怪乎在乡村生活得久了的人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他们嗅 质了鸡鸭畜禽的尿尿味,听惯了牛羊虫鸟的鸣叫声,看惯了村舍炊烟的缭绕,两只脚板走在泥土上才觉得绪实和舒适。 ( 5 )炊烟标志着平民意识。起码,它带给我是淡泊的心境,还有远古的想像。原始人发明了火,从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这“文明”却滞留在了乡下。城里人早已开始用电取暖,做饭。液化气和煤气虽然也产生火,只是没有炊烟。乡野庄稼收获之后的桔杆、枯柴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成为生活在乡野之人烧火的原料。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炊烟在乡好仍然继续充当着风景的角色。既然这样,乡下人对炊烟的感情还会旷日持久。( 6 )留恋着乡野炊
10、烟的人,自然无法摆脱禁锢在身上的平民意识。如今,我生活在小城,眼中迷失了炊烟的影子,偶尔会感到失魂落魄。到了假日,我会兴致勃勃地去乡下欣赏炊烟的景致,清洗被站污了的篇二:散文知识点 (2000 字)散文知识点一、散文的分类1. 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散文。这类散文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充满饱满的感情。叙事散文侧重于从叙述人物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从一个角度选取题材,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吴伯箫的记一辆纺车 、朱德的母亲的回忆 。 2. 写景散文:以描
11、绘景物为主的散文。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3. 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它或直抒胸臆,或触景生情,洋溢着浓烈的诗情画意,即使描写的是自然风物,也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感情。优秀的抒情散文感情真挚,语言生动,还常常运用象征和比拟的手法,把
12、思想寓于形象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魏巍的依依惜别的真情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冰心的樱花赞 。4. 哲理散文: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在思维领域万千景观。哲理散文以种种形象来参与生命的真理,从而揭露万物之间的永恒相似,它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观念具有震撼性的审美效果。二、散文特点形散神不散“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
13、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三、散文线索的寻找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 ;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 ;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 ;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 ;以人物活动为线索,例如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以事理为线索,如唐
14、韬的琐忆 。四、表达技巧: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可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等角度去评价。1.表达方式描写、记叙、议论、抒情1)描写 按对象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按角度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按笔法繁简分为白描和细描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u 间接抒情主要有以下几种:1. 借景抒情:借助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主观感情。如我与地坛中,史铁生借写园中的物象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生机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2. 触景生情:作者因情而萌生构思,然后借助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如的荷塘月色使得朱自清产生的淡淡的喜悦。3. 托物言志:即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者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感情等的一种
15、表现手法。要从“物”的特点、 “物”与“志”的关系入手,由物探志,以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4. 借事抒情:也叫“融情于事” ,即通过记述事件来抒发感情。如朱自清背影 。 语言技巧:运用形容词、动词、拟音词进行直接描写,运用衬托、对比进行间接描写,运用比喻、比拟、通感、移就进行复合描写。2.表现手法1)铺垫:交代事情发生的原因或者基础,显示事情发展的必然等。2) 渲染:对其他事物的细致描写,以突出主要表述的对象。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描写另外一种相似或者相对的事物,起到陪衬或者比照以突出某种事物特点的作用。4)象征:用具体事物的太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多以托物言志的手法表现。5)抑扬:对某
16、种事物的态度有表扬和批评,为使行文曲折有波澜,往往对描写的事物或者先扬后抑,或者先抑后扬,以表达喜欢、赞美或者批评、讽刺的感情。3.谋篇布局散文技法主要有线索、顺序、过渡、衔接、照应、详略、点面结合、以小见大、卒章显志等、五、形象赏析形象,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任务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包括散文中的物象和诗歌中的意象。1.形象的特点:文章塑造了怎样的形象,有何个性特点和典型性。如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是一个有着淡淡喜悦又有着淡淡忧愁同时对美好生活又充满向往的知识分子形象。2.形象的塑造:即作品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如荷塘月色中主要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3.形象的地位和意义:即形象具有什么样的表达
17、功效、典型意义或者社会意义。如朱自清的形象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映射。六、语言赏析1.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即语句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语句位于开头总起、总领全文的作用;位于中间即过渡句,承上启下作用;位于结尾:总结作用)2.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入手。3.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生动、华丽、朴实、明快、含蓄、深刻、自然和谐等。4.语言的技巧:多懂修辞角度考虑,有比喻、拟人、通感、叠词、动词、形容词等。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篇三:唐代散文 (2000 字)唐代散文摘要: 唐代
18、的文坛绚丽多彩,百花争艳。除诗歌、传奇、变文、词之外,散文也异常发达。特别到了中唐贞元、元和期间,在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掀起之后,散文更是盛况空前。它的题材扩大了,应用的范围广泛了,举凡说理、叙事、抒情、写景、状物,都可以运用散文这种形式。作家作品方面,唐代不少著名诗人都兼擅诗文,如王勃、陈子昂、李白、杜甫、王维、元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杜牧、李商隐、陆龟蒙、皮日休、罗隐等,既是杰出的诗人,又是卓越的散文作家。他们的散文作品,数量也蔚然可观,如韩愈的散文现存约三百多篇,柳宗元的散文现存约四百多篇。 晚唐小品也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受到后人的喜爱和称赞。关键字:古文运动,韩愈,柳宗
19、元,唐末小品文。“古文运动”“古文运动” ,指的是发生在公元八世纪后期的一次文体革命。韩愈等人举起“复古”的旗帜,提倡学古文,习古道,以此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儒家思想。这主张得到了柳宗元等人的大力支持和社会上的广泛反应,逐渐形成了群众性的斗争浪潮,压倒了骈文,形成一次影响深远的“运动” 。它的口号是“文以明道” ,就是要求用散文来阐明儒家古道的宗旨,摆脱骈俪体裁的束缚,使文章的形式为内容服务。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他们倡导古文是为了推行古道,复兴儒学。韩愈说, “学古道而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题欧阳生哀辞后 ) 。所以,他们的古文理论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过韩愈特
20、别强调儒家的仁义和道统,而柳宗元则主张“以辅时及物为道” (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 ) 。韩愈散文韩愈是司马迁以后最大的散文家。他的贡献在于:不但恢复了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和历史地位,而且大大扩大了散文的功用,使这种原来主要用于著述的文体,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达情感,具有多样化功能的语文工具,从而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广阔天地。同时,由于他十分重视文学特征的表现和文学手段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文学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审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韩愈的散文有 300 多篇,内容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论说文、杂文、记叙文、抒情文四类:论说文鲜明体现了他文以“明道”的主张,集中阐发了他关
21、于儒道的基本思想, 师说批评了士大夫耻于求师、轻视学习的不良风气。这类文章气势磅礴、汪洋恣肆,论证雄辩有力,纵横开合,善于通过对比、排比、比喻、反讽等手法增强文章的论辩力量。杂文主要揭露官场中的丑恶和官僚制度的腐朽,讽刺各级官僚尸位素餐,批(来自:www.zaidian.cOm 书 业网:编导散文 2000 字)评士大夫的种种不良风气。 送李愿归盘谷序将权贵骄奢荒淫、作威作福的丑态和小人奔走权门、钻营功名的尴尬揭露得淋漓尽致。杂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人才的, 送孟东野序一文中指出“物不得其平则鸣” ,主要为“才不为世所用”的人们鸣不平。记叙文继承和发展了史记 、 汉书记事写人的传统,善于选择典
22、型的真实事件和细节来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在客观的叙述中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抒情文主要见于祭文、书信中。这些作品融抒情、叙事和议论于一体,感情强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立意精警,构思巧妙,新意叠出,富于独创,也是韩文的鲜明特色。但有时由于过于追求新奇,对晚唐散文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柳宗元的散文柳宗元是唐代杰出的散文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 400 多篇散文,其中大部分是政治、哲学方面的论文。这些文章着重从典章制度、时令刑政、天人关系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他对“圣人之道”的理解,从对历史事件、事实和传统观念的重新审视中,批判和辨析先秦以来各家政治学说,总结了国家兴亡理乱的教训。柳宗元还写了
23、许多文学性散文。有的寄托政治失意的苦闷,有的讽刺封建统治阶级丑恶的人情世态,有的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和赋税剥削的苛重,有的歌颂敢于伸张正气、为民除害的英雄人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善于以小见大,就本论理,借题发挥,从平常的生活事件中揭示出各种尖锐的现实矛盾,在简洁的叙事框架中包涵着深厚的思想内蕴。 柳宗元的寓言散文也取得很高的成就。先秦时期寓言主要是作为一种论据存在于诸子散文和策士言辞之中,一般是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一篇中可以连用几个寓言。柳宗元则使寓言独立成篇,每个故事中都包含着他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他善于用各种动物拟人,抓住某一特性加以夸张,使读者既可以从中领会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的讽
24、谕批判意旨,又可以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认识它们的丰厚意蕴。类比贴切,择喻精当,寓意警策。 三戒 、 蝜蝂传 、 罴说 、 鹘说、 谪龙说等都是如此。如三戒中的黔之驴通过虎从惧驴到食驴的过程,讽刺了无德无能、外强中干的人或势力。 蝜蝂传揭露了贪财亡命之徒的丑恶嘴脸。无不命意新奇、讽谕生动、幽默犀利。柳宗元传记散文成就也很高。他往往借题发挥,通过对某些下层人物的描写,反映中唐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和黑暗现实,讽刺丑恶的社会现象。达到一般的史传文所不可能具有的深刻的思想意义。在艺术上,他重视人物的精神特质和形象的真实性,善于选择典型材料和进行细节描写。 段太尉逸事状通
25、过三件事刻画了段秀实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百姓的优秀品格,谴责了骄兵悍吏残民以逞的罪恶行径。山水游记是柳宗元散文中最精彩的部分。他对山水游记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此前南朝的山水游记多用骈文书信体表现,而且是以表现声色之美为主。柳宗元山水游记多作于被贬永州时期。他观察细微,描绘精确,而且字里行间寄托了他遭贬被弃的悲愤。代表作是永州八记 。一方面,他用精确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示了形神兼备的景物图画;另一方面,又通过主观感受的强烈介入和鲜明表现,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把山水散文创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从而确立了山水散文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柳宗元散文的基本特点是风格高古峭拔,立意新
26、奇深刻,逻辑思维精密,论辩锋芒锐利,文字精致简洁。晚唐小品文晚唐时散文创作逐渐走向衰落。鲁迅指出:“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只有继承韩愈、柳宗元杂文的小品文取得显著成就。代表作家作品有皮日休皮子文薮 、陆龟蒙笠泽丛书 、罗隐谗书 。散文衰落,骈文复兴,造成晚唐赋的数量猛增,而且题材内容有所扩大。从中唐以前以歌功颂德为主,发展到咏物、记事、说理,无所不包,技巧也有所变化,尤其是温庭筠、李商隐等骈文大家的出现,使骈文夺回了一部分阵地。杜牧阿房宫赋以才情文采和议论气势见长,基本保持了古赋的形态,但将赋所常用的四、六句改为散文句结构,使用大量隔句相对的排比,极意铺陈却无堆砌之弊,辞采瑰丽而不绮靡,自有一种劲健之气贯串其中,是这个时期新文赋的代表,为后来的散文赋创造了经验。总结:总之,唐代散文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的浮华之风,恢复了秦汉散文内容充实、行文自由、朴实流畅的传统,与骈文相对而言,是一种奇句单行,不讲声律对偶的散体文。初唐散文,虽然仍以骈体为主,但已经透露出新的气息。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尽管也多用对偶句式,却不受形式的束缚,笔力雄健,言之有物,令人耳目一新。中唐散文,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就卓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唐小品,异军突起,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