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5177783 上传时间:2019-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5、《左传》和先秦诸子散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预习:1、什么是叙事散文?散文的一大 类,主要是叙事 ,抒情。与记叙文不 同的是,叙事性散文 只有高潮,没有结果,没有议论部 分,而多一个抒 情部分,让结构更加 明了,叙事性散文 一般很受到 大家的欢迎 。叙事性散文 比抒情性散 文多一个叙 事部分,从头到尾是 叙事部分,没有记叙文 那种鲜明的 开头。2、我国最早的 记事文字和 我国古代散 文的起点是 什么?3、历史散文是 叙事散文吗 ?先秦重要的 历史散文有 哪些?4、我国叙事散 文的发展是 怎样的?(萌芽 发展 成熟)第一节 散文的萌芽与尚书、春秋a) 散文的萌芽 i. 甲骨卜辞至今发现的最老的记言、记事文字。

2、文句形成初步的语言规律,有的有完整的事件。甲骨卜辞的内容和特点: ii. 铜器铭文记事简单,形式一律。广泛记述商周社会生活。商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周代铭文特点和内容: 曶鼎以记事为主毛公鼎以记言为主、尚书以( )为主。2b) 尚书:尚书即上古之史书的意思,它是殷周两代古老的官方文告汇编,是我国第一部真正的散文总集。i. 体例:按朝代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大部分,其中虞书夏书是后人伪托,主要部分是周书。 ii. 文体:主要有典、谟、诰、誓、训、命六类,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诰体”,即君上对臣下或上级对下级的告谕之辞。 iii. 内容:主要是尧舜至春秋时代一些君主和大臣的讲话、誓辞、政令的记录,

3、反映了上古时代的政治观念和某些统治经验,如举贤安民、明德慎罚、反对淫逸等。iv. 写作特点:其文辞简约,语言朴实,有记事,有议论,有较完整的结构,中心明确,某些地方使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段,具备了一定的文学特征。v. 重要的代表作品是 ,记载的是殷商的中兴贤主迁都殷地时告谕臣民的三次讲话。它要言不烦,中心明确,夹叙夹议,语言生动,富于感情色彩,鲜明地塑造了智慧、果敢、坚毅、具有远大眼光和改革精神的盘庚形象。vi. 周书:1. 主要文体是诰和誓,记录周公言论的作品有 洛诰、无逸、立政大诰多土、多方康诰君奭2. 记事为主的 作品有:金縢和顾命c)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后世编年体史书之祖

4、。 其所以名为“春秋”,是取春秋代序为一年的意思。历来认为,孔子是春秋的作者。i. 内容:记载鲁隐公元年(BC722)至鲁哀公十四年(BC481)间,发生在鲁国和王朝及其他诸侯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在考察政治的成败得失,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从中反映出作者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鲜明的思想倾向。 ii. 记事方式:记事简约,按时间顺序记事,条理清晰,结构完整,遣词造句十分审慎,一字之中能寓褒贬、别善恶。iii. 主要思想倾向:春秋是“礼仪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iv. 写作特色:一字于褒贬的“春秋笔法”。思考:什么是春秋笔法?3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不是

5、通过议论性文字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而是通过词汇的选取、材料的筛选等熔铸在对史事的记述铺排中,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主观看法。比如杀有罪者为“诛”,杀无罪者为“杀”,下杀上为“弑”。这种“一字寓褒贬”,在作品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被称作“春秋笔法”。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一、概述:(一)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二)相传为传述( )而作,作者是左丘明。“春秋三传”有:春秋左氏传、 。(三)时间及成书:记事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 722前 468),还有个别战国初年史料,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思考:为什么说最后一位编定者是一位儒家学者?(四)内容:不

6、只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罗列,还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提供历史借鉴。(五)思想倾向:举例1、维护周礼,尊礼尚德,以礼之规范评判人物。2、以敏锐的历史眼光,记述周王室衰落和诸侯争霸,表现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揭示社会变革趋势。3、揭露了暴虐昏庸、贪婪荒淫之辈,肯定赞扬了忠良正直之士。4、尤其是重民、以民为本的思想,更反映了左传进步的历史观。5、在人神关系上,人的地位提高;在君民关系中,民的地位提高。二、叙事特色:举例为什么说左传是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一)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

7、述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把春秋简短记事,发展成完整的叙事散文。(二)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简略排比或个别字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主要通过:41、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2、创立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曰”、“君子是以知”、“孔子曰”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三、文学成就:1、长于叙事先秦散文的叙事之最叙事手法的多样 有倒叙、插叙、补叙、预叙【清】冯李骅读左卮言:“其中有正

8、叙,有原叙,有顺叙,有倒叙,有实叙,有虚叙,有明叙,有暗叙,”(一连列举了二十九种叙事之法) 冬,郑穆公卒。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征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宣公三年)以第三者旁观者的视角叙事,发表评论,视角广阔灵活不受限制。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军,子重使大宰伯州犁侍于王后。王曰:“骋而左右,何也?”曰:“召军吏也。”“皆聚于军中矣!”曰:“合谋也。”“张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彻幕矣!”曰:“将发命也。”“甚嚣,且尘上矣!”

9、(成公十六年 )左传叙事成就突出的表现在描写战争。A、不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记叙,而是深入揭示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和后果。B、对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常有道德化与神秘化的特点。C、有大量细节描写。叶公亦至,及北门,或遇之,曰:“君胡不胄?国人望君如望慈父母焉,盗贼之矢若伤君,是绝民望也,若之何不胄?”乃胄而进。又遇一人曰:“君胡胄?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若见君面,是得艾也。民知不死,其亦夫有奋心,犹将旌君以徇于国,而又掩面以绝民望,不亦甚乎?”乃免胄而进。哀公十六年5叙事富有故事性、戏剧性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

10、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僖公二十四年)广泛描写了各种人物,写得个性鲜明。A、很少对人物集中描写,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举例作业:请阅读左传,根据其中的记叙,简要地叙述郑庄公、晋文公、楚

11、灵王、郑子产等人中一位的人物传记。要求:所记事实均要有出处。B、人物的行动、对话是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什么作用?)郄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郑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幷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晋鞌之战)C、次要事件的细节描写,增加了叙事的文学性。

12、P832、左传工于记言,主要是行人辞令。A、其中的吉言文字,主要是行人应答和大夫辞令,包括出使他国专对之辞设向国君鉴说之辞。“文典而美”“语博而奥”B 叙述语言简约涵韵,词约义丰。6如晋楚邲之战中,写晋师溃败之状云:“舟中之指可掬也。”“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虽发语已殚,而含意未尽,使夫读者望表而知里,扪毛而辨骨,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史通叙事)子玉使斗勃请战,曰:“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晋侯使栾枝对曰:“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是以在此。为大夫退,其敢当君乎?既不获命矣,敢烦大夫,谓二三子,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城濮之战)第三节 国语的文

13、学成就一、概述:(一)体例:国别史,21 卷,记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汇编。(二)成书:成书约在战国初。各国“语”各有侧重。1、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2、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完整,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3、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4、晋语篇幅最长,共 9 卷,较为全面,叙事成分较多,侧重记晋文公事迹。5、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6、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7、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二、思想倾向:主要反映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在神与人的关系上人神并重,由崇

14、天命,转向重人事。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向背为施政依据。如鲁语上鲁太史里革评晋人弑其君厉公时,认为暴君之被逐被杀是罪有应得。三、语言:(一)以记言为主,多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二)由于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畅整饰,颇有气势。(三)有的为左传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7语中),越王勾践求成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四)一些议论

15、说理文字,往往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邵公谏厉王弭谤等。四、叙事。(一)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晋语中骊姬和里克。(二)许多事件前因后果及经过都一笔带过,把重点放在议论文字上。(三)也有情节生动曲折,富戏剧性的叙事,如写晋献公诸子争位的故事。(四)由于国别史的特点,有时记叙某一国事件时,集中写个人言行,如晋语四专写晋文公等,有向纪传体过渡的趋势。思考:问什么说国语中集中写个人言行的作品还不是独立的人物传记?P86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一、概述:1、体例 33 卷,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16、、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2、内容: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3、成书:作者并非一人,或是战国时代各国史官记述,或是策士自己所记。初名国策、国事等,西汉刘向整理考订后,名为战国策。 刘向战国策叙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或曰事语,或曰长书,或曰修书。臣向以为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策谋,宜为战国策。”二、思想倾向:纵横家思想。(一)政治上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二)人生观上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争名逐利。苏秦:“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秦策一

17、8)张仪 :“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 秦策一(3)战国策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录)地位作用,是士、尤其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4)战国策的进步思想: 反映了民本思想。 有明显的“贵士”倾向 。战国策记录了许多嘉言善行。 对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的国君,给予了充分肯定。 *战国策的思想价值,主要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 )阶层的崛起。3、文学成就: 出色的人物塑造。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

18、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A、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等,都是依托之作。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B、战国策还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燕策三、秦策一: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滕履跷,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黎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

19、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C、战国策在写人上,一方面继承了国语相对集中编排同一人物故事的方法,另一方面又有所发展,出现了一个人物的事迹有机集中在一篇的文章,为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成立开创了先例。齐策四冯谖客孟尝君9在语言艺术上的空前成功,是其文学成就的重要方面。标志着先秦叙事散文语言运用的新水平。A、辩丽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战国策说辞的主要特色。楚策四庄辛说楚襄王、齐策一邹忌讽齐王纳谏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东有崤、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

20、,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苏秦始将连横 )0112B、战国策还用大量的寓言故事、佚闻掌故来增强辩辞的说服力。 燕策二鹬蚌相争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燕策二 ) C、大量运用对偶排比、长于铺张渲染。如鲁仲连义不帝秦;苏秦说秦王不行时

21、的狼狈第五节 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一、体例、思想、艺术等的影响。(一)体例。史记在先秦编年史、国别史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汉纪、资治通鉴等,是对春秋、左传等编年体史书的直接继承。(二)对史传文学的影响:1、先秦叙事散文记述历史事件直书其事、褒贬鲜明的特点,左传、战国策的写作艺术,对后世史传文学的影响。2、司马迁、班固、陈寿、范晔等继承左传开创的既叙述故事,又描写人物的形象生动的写史传统;103、左传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发展过程的重视,对历史事件故事化的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条理井然而又富于变化等特点,在后代史传文学中都有体现;4、左传简练蕴藉的语言风格,为后代史家所继承;5、史记的奇谲文风

22、与战国策的辩丽恣肆有关系。(三)、对古代小说的影:。1、叙述历史事件时褒贬分明的倾向性。左传、国语等作品中用“君子曰”等对事件进行的评述,在文言小说如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书中被直接借鉴,就是在明清白话小说中,也有明显的痕迹。2、奠定了我国古代小说基本的叙事结构。如:A、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串联情节;B、特别重视对故事起因、过程、结果的完整描写;C、并以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追叙事件起因,以预叙方式暗示故事结局。3、我国古代小说写人基本手法在先秦叙事散文中已初具规模。如:通过人物个性化言行、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较少长篇的外貌描写、心理描写。4、我国古代小说和戏曲作品对历史题材的重视,也受先

23、秦叙事散文启示。复习:一、填空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 )年,止于( )年。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 )、( )、( )、( )、( )。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8、突出表现纵横家思想和纵横家人生观的史书是( )。二、简答1、怎样理解历史意识的产生和叙事散文的萌生与成熟?2、左传的叙事特征有哪些?113、国语的文学成就应当从哪几个方面去认识?三、论述1、简述战国策人物形象塑造的文学性。2、试论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 诗歌散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