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讲 常见的酸和碱,考点一 酸,考点二 碱,考点三 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考点四 中和反应,例1 (2013苏州)向2 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解析:氨水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答案:D 方法总结: 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例2 (2013雅安)对比学习有利于发现事物的共性与个性。为探究酸的性质,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玻璃棒蘸取 硫酸在白纸上写字,清洗试管时,小乔同学将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缸,废液缸中立刻冒出气泡并出现白色沉淀。请分析上述现象并
2、回答: (7)废液缸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 (8)废液缸里最终产生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硫酸钡,可能有_(填化学式)。,解析:(1)根据结论是酸的很多反应通常在水溶液中才能完成,说明在晶体中没有发生反应,所以醋酸晶体试管内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2)我们知道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这两种硫酸只是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造成了不同的结果,说明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同种酸性质也不完全相同;(4)碳酸钠与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都可以看到有气泡产生,它们都有氢离子是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的根本原因;,(6)由于稀硫酸可以和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盐酸与氯化钡不发生反应
3、;(7)C、F两试管中的无色液体混合后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果稀盐酸量少,还可以生成碳酸钡沉淀。 答案:(1)无现象(或无明显现象) (2)浓 (3)浓度(或溶质质量分数) (4)气泡 (5)H(或H) (6)白色沉淀 (7)2HClNa2CO3=2NaClH2OCO2 (8)BaCO3,例3 (2013淮安)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下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CaCl2Na2CO3= CaCO32NaCl)。,(1)甲同学将酚酞溶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填“酸性
4、”“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酸碱指示剂除外)。 (3)丙同学根据反应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酸碱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应该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解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过量的稀盐酸加入Ca(OH)2溶液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反应生成的CaCl2和过量的HCl;由于碱溶液可以和
5、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隔绝空气,密封保存;Na2CO3溶液加入Ca(OH)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的HCl和CaCl2混合,HCl与它们反应后一定有的溶质是NaCl;如果HCl多可能还有的溶质是CaCl2;要检验CaCl2可以取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如果生成白色沉淀证明含有CaCl2,否则没有。,答案:(1)碱性 (2)HCl和CaCl2 (3)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4)NaCl CaCl2 取上层清液,滴加碳酸钠溶液,例4 (2013咸宁)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中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中加
6、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
7、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填序号) apH试纸 b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写一条)。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解析: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要看反应的程度,如果盐酸不足,Ca(OH)2有剩余,这时溶质是CaCl2和Ca(OH)2;如果恰好完全反应溶质只有CaCl2;如果盐酸过量溶质可能是CaCl2和HCl。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猜想一不
8、正确说明溶液不显碱性,当然滴加酚酞后溶液不变红色;由于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说明溶液中有CaCl2和HCl,所以可以先看到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再就是碳酸钠过量后与CaCl2反应生成沉淀,所以看到的是两种现象;,从前面可以看出由于反应物的量的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物质,所以要注意反应物的用量;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只要检验溶液显酸性就可以,可以用pH试纸和紫色石蕊溶液,铜和酸不反应,盐酸和氯化钙都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所以也不能用来检验盐酸的存在;酸会腐蚀铁制下水管(或污染水源),由于石灰石难溶解,加入过量石灰石可以反应掉盐酸又不引入其他
9、杂质。,答案:.Ca(OH)22HCl=CaCl22H2O .猜想可能是CaCl2和HCl 进行实验溶液无明显变化(或溶液不变红色) 先有气体产生,后产生沉淀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的用量 (2)ac (3)腐蚀铁制下水管(或污染水源) 石灰石(或CaCO3),方法总结: 反应物的量决定了剩余物质的成分,最后剩余的物质是反应生成物和过量的物质。,例5 (2013临沂)下表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苹果汁 B雨水 C西瓜汁 D鸡蛋清 解析:根据pH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可知苹果汁的酸性最强。 答案:A,1向2 mL氨水中滴加56滴无色酚酞溶液,充分振荡后溶液
10、颜色将变成(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答案:A,2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答案:A,3为了维持人体的健康生命活动,人体不同器官内的体液保持不同的酸碱性:根据上表可知,在正常情况下( ),A人体的尿液一定呈酸性 B人体的血液一定呈碱性 C人体的胃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DpH试纸可精确测得以上体液的pH 答案:B,4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B有强烈的腐蚀性 C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 D可在量筒中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 答案:D,5下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
11、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溶液的pH不变 B反应前后,Na和Cl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H和OH的数目不变 D反应前后,H2O的数目不变 答案:B,6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分别是物质构成和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请你填写图中空白。,解析:稀盐酸是酸的一种,酸具有五条化学性质(就像一只手有五个手指):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答案:活泼金属 某些盐,7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
12、)小红同学从某一歉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性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填化学式)。,(2)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为了验证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 .依据反应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会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为了验证反应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写出主要操作步骤和化学方程式: 实验主要操作
13、步骤:_、_, 化学方程式:_。,答案:(1)Ca(OH)2 (2).红色 .CO22NaOH=Na2CO3H2O .c (3)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 过滤 CuCl2Fe=FeCl2Cu,考点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3北京)下列数据是一些物质的pH范围,其中呈碱性的是( )答案:A,2(2013广州)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 ) AH2CO3 BNaHCO3 CP2O5 DBa(OH)2 答案:A,3(2013北京)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 A碳酸钙 B氯化钠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 答案:C,4(2013福州)配制稀硫酸的部分操作过
14、程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答案:C,5(2013苏州)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C,6(2013青岛)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 答案:C,7(2013临沂)下列各组物质的反应,需要加入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和CuSO4溶液 BZn和稀H2SO4 CNaOH溶液和稀盐酸 D澄清石灰水和CO2,解析: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表面会析出一层
15、红色物质,锌和稀硫酸反应会冒出气泡,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无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C,8(2013上海)X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X酸=盐水;(2)X非金属氧化物=盐水。X可能是( ) A氧化铜 B盐酸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解析:酸可以和碱或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所以X可能是碱,所以选择氢氧化钠。 答案:C,9(2013苏州)向一定体积的NaOH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溶液pH变化的曲线合理的是( ),解析:开始时是NaOH稀溶液,所以开始时溶液的pH要大于7,加入稀盐酸后,稀盐酸与NaOH发生反应,pH逐渐减小,恰好完全反应时p
16、H7,继续加入稀盐酸,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且逐渐减小,不会变大。 答案:A,10(2013武汉)如下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弹簧夹处于关闭状态。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的是( ),解析:从图可以看出,要使气球a明显鼓起需要胶头滴管内的物质和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后压强减小,向氢氧化钠固体中滴水温度升高,气球b变大;氧化铁和稀盐酸及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的反应都不生成气体,两个气球体积都不变;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没有了气体,压强减小能使气球a明显鼓起。 答案:D,二、填空题(共27分) 11(6分)(2013广州)镍(Ni)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金属,常
17、用于电镀工业和制造电池,硫酸镍溶液显绿色,氢氧化镍为难溶于水的绿色固体,在这些化合物中镍元素都显2价。 (1)氢氧化镍的化学式为_。,(2)将硫酸镍溶液加入试管中,再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预测反应现象为_。 答案:(1)Ni(OH)2 (2)NiSO4 2NaOH=Ni(OH)2 Na2SO4 有绿色固体生成,溶液从绿色变成无色,12(15分)(2013广州)硫酸、盐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浓硫酸在实验室常用作干燥剂,因为浓硫酸有_性。 (2)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铁粉反应:_; 与碳酸钠溶液反应:_;,与氯化钡溶液反应:_;
18、上述反应中,属于酸的共同性质的是_(填序号)。 (3)盐酸的下列用途中,不能用硫酸代替盐酸的是_(填序号) 金属表面除锈 制造药物氯化锌 除去NaCl中的少量NaOH,13(6分)(2013临沂)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以下知识网络图,回答有关问题。,(1)则中填写_,中填写_。 (2)上图中“金属氧化物”若为氧化铁,请你写出稀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答案:(1)活泼金属(或金属) 碱或者碱;活泼金属(或金属) (2)Fe2O36HCl=2FeCl33H2O,三、实验题(共30分) 14(15分)(2013广州)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闭的KOH固体,对其成分提出以下假设,并完成了实验探究。,假设1:只含KOH;假设2:含KOH和K2CO3;假设3:只含K2CO3 (1)成分中可能含有K2CO3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 (2)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_,说明假设2或假设3成立。 (3)进一步探究的过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