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要注意: (1)使用的红磷要过量; (2)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3)测定进入容器中水的体积时,要等白烟消失,容器冷却后再进行; (4)伸入燃烧的红磷要迅速,并快速塞紧塞子。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可从物质的种类和性质入手。,重难点引导,易错提示 1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采取燃烧去氧气的方法,使用的可燃物要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不生成气体,对实验失败原因要认真分析。 2空气中各气体所占的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 3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典例精选 例:(2015,宜宾)下列物质都属于纯净物的一组是( )
2、 冰水混合物 洁净的空气 液氮 石灰水 A B C D,解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液氮中只含有液态的氮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石灰水中含有水、氢氧化钙等,属于混合物。故都属于纯净物。 答案:A,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_和_组成的结论。 2根据教材第27页实验21的演示,完成下列填空:(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内空气
3、中的_,使密闭集气瓶内的_,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水压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是_。,氮气,氧气,氧气,压强减小,氧气的体积,(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3)实验现象: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约为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_。 (4)实验结论:空气中含有约占空气体积_的氧气。 3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_的含量最大,约占_;其次是_,约占_;再次是_,占空气总体积的_;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仅占0.03%。,1/5,1/5,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4(2015,北京)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4、 D稀有气体 5(2015,庆阳)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实验中的红磷可用硫来代替 C该实验能说明N2难溶于水 D红磷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B,C,知识点:纯净物与混合物 6纯净物只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氧气可以用_表示,氮气可以用_表示,五氧化二磷用_表示。 7混合物是由_物质混合而成,没有专门的化学符号表示,如空气、自来水等。 8(练习2变式题)下列物质谁是混合物( ),O2,N2,P2O5,多种,C,9(2015,河北)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 ) A硫 B木炭 C红磷
5、D蜡烛 10下列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C,C,D,11(练习1变式题)空气中的成分: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按其所占空气体积分数由多到少顺序排列的是( ) A B C D 1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D,A,13(易错题)下列各组物质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 A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B空气 蒸馏水 C五氧化二磷 冰水混合物 D矿泉水 河水,14某班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的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
6、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 B C D,D,15(易错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清新的空气是纯净物 B混合物都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 C纯净物的组成固定,因此有固定的性质 D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因为混合而失去原有性质,C,16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欣怡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7、。实验过程是:,第一步:向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然后将集气瓶剩余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水面上升约_。 请回答下列问题:,1/5,(1)上面的实验同时证明了氮气的性质有_(至少填两点)。 (2)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一种可能原因是_。 (3)严敏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_。,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AD,请规范抄写并记忆下列化学式(注意大小写): 氧气O2:_;二氧化碳CO2:_;氮气N2:_;水H2O:_;五氧化二磷P2O5: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