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工作报告一课题研究背景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的子课题,我校将该课题的研究视为我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个契机,力求通过课题研究让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学校从 2002.10 开始拟题论证、报批,2003.2 月立项开题,从 2003 年 3 月2005 年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先后对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网络教育教学
2、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策略及方法、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研究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原则本课题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局限与优势及如何利用相互的优势进行互补,旨在构建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模式,课题研究运用以下方法和原则:1、研究方法 (1)采用自然教学实验法:随机选定两个平等班,对实验班采取网络教育教学方法,让实验班学生在高度互动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而对照班,则采用常规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教学。(2)过程研究法:收集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不断分析、总结、改进、提高。 (3)文献法:收集和调研有关国内外网络
3、教学方法方面的资料和文献,进行分析和研究。 2、研究原则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课题研究通过实践形成理论,同时,将理论指导于实践,两者相统一起来,重在探索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在实践上的应用。(2)注重课题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原则在总课题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研究的框架下展开研究,研究对象定位为中学“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 。(3)注重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原则保证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的科学合理,首先对为本校有指导作用,进而上升为理论性结论。三、关于课题研究中研究题目及人员的重大更正1课题题目更正: 因立项时书写人员的疏忽大意在课题题目中网
4、络教育后少写了教学方法四字。课题应为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 。2课题人员的更正:课题立项后,学校领导班子调整频繁,教师流动很大,信息中心先后三次调整课题研究组织,调整后的课题组织为:课题研究指导组:牟其林、夏中权、李来敏、刘蓉峰;课题主持人:胡天胜;课题主研人员:蒋宗良、张泽秀;课题参研人员:全校教师;由武隆中学现代教育信息中心具体组织课题实施。四、实验过程(一)准备阶段:12002 年 10 月至 2003 年 2 月拟题进行了论证、报批方案、子课题申报,组织准备等工作。2在全校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写出了阶段性实验报告,证实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
5、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可行性。3硬件建设:学校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资金上向网络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教学优势互补课题进行倾斜,建成了班班通的校园网络,并接入了互联网宽带,耗资 90 多万元。奠定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基础。4软件资源:学校购买了 90G 的中教育星资源库,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学习互联网的操作、课件制作、校园网教学平台的使用、班班通网络的运用。5参研教师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按照课题组的试验方案和分工独立开展了工作,互相学习,协作攻关。6课题组定期对试验教师进行了检查指导,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网络资源管理及使用的规定 ,要求教师上课必须保证 60%以上的新授课或复习课
6、使用网络教学,每个班让学习委员在教学日志中作好记录;信息中心将各科资源清单列出交各科教研组长,并根据实际情况添置了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各教研组长和学科教师积极主动补充了本学科教学资源(包括资料、试题、课件、文章等) 。7报请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组专家评审通过,被批准为国家“十五”规划课题,并正式授牌为实验学校。牌名为“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研究实验学校”(二)实验阶段:12003 年 3 月至 2005 年 2 月进行了探索研究、交流研讨、拓展研究、子课题(专项课题)研究活动、评估。22002 年 12 月在重庆市武隆中学召开了课题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的
7、报告论证充分、设计合理、目的明确、内容具体,研究工作分别有专家指导,信息人员、实验教师、科研人员、学校领导相互结合,阶段步骤是切实可行的。3.完善了硬件建设。学校在开展课题研究之前,只有几十台苹果牌286 的计算机,没有建设校园网,课题立项后,学校先后投入 300 余万元,加强了计算机网络设施的软硬件建设。在硬件建设上,近一年来,学校投入250 余万元添置了大量设施,安装设置了学校校园网、校园电视台、电子监控录像系统、计算机教室间、语音室间、多媒体教室 15 间、电子备课室间、触摸屏电子阅览和借阅系统、校园广播系统和音视频集成播音系统,现拥有 300 余台计算机、6 台服务器、24 台交换机、
8、50 台网络终端、1 台硬件防火墙、1 套数字兼模拟的监控系统、15 套多媒体设备、4 套广播系统、68 台电视机、1 台 130 万像素摄像机、1 台 800 万像素数码相机、1 台扫描仪、1 台刻录机,实现了班班有电视、班班有广播、班班通网络,是武隆县唯一的电子化考点、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示范校。全校教室达到了网络化、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满足了课题组网络教育研究的需要。4.充实了教学资源内容:建立了学校互联网网站,设有“走进武中、教师风采、教学科研、部门处室、德育天地、学生园地、招考资询、资源下载、数字图书、武中论坛、校园新闻、教学辅导、意见信箱”等栏目,设有办公平台,并成功与一些远程教育网站实
9、现了链节,师生能够通过本校的网站访问本校的内部资源,和远程教育资源,给教师和学生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都能在资源库中找到自己所需资料的平台。同时也设立了校园论坛,让许多学生的心理障碍得到了疏通,拓展了德育的教育方法和方式。增加了北大附中的博雅信息港、博远数字图书馆、天网视频现场录像资源,添置了 10万册图书和一套文雅多媒体教学光盘。学校考虑到网络教学的需要,重新更换了互联网的带宽,由原来 ADSL 的 1 兆带宽更换为 10 兆的光纤接入,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师上网搜索资料、下载课件的速度。建立了我校的校本课件库、素材库、论文库、题库达100G 以上的资源,给每月进行二次的课题组活动,在时
10、间上给予了充分的保证。5.对课题组实验教师进行了理论培训和课题内容的要求,具体研究内容是: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及局限,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策略基方法,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应用研究, 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概念界定。6.组织全校实验教师开展实验研究课,相互交流教学经验。 2003 年 10 月本课题组组织研究课十余节。2004 年 5 月本课题组为县组织了 7 节优质研究课,他们都分别获得了县级一、二等奖。政治老师刘昌志、地理老师丁冬梅、语文老师皮体君获县级一等奖。生物老师王文英、历史老师叶飞、英语老师游靖桃、数学老师张迂渝获县级二等
11、奖。2005 年 5 月本课题组组织研究课二十余节,老师们在研究中总结经验,撰写了大量论文,受到县级主管部门的高度好评。2004-2005 我校获武隆县课改先进集体 、 武隆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另有实验研究课多节,详细情况见附件一。7.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性实验报告及相关论文。以本课题组为主,编写了 6 期武中教科通讯。结合教学使用情况,蒋宗良老师的教学案例“与学生在网上交流” ,登载在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书籍中,他的课件“资源库教学平台”获武隆县电化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陈强老师案例的比较,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模式论文获县级一等。王小娅老师探索数学知识,体验成功论文获
12、县级一等。学校在网站()上设置了网络教育栏目,为教师交流文章提供了平台,先后发表教师论文近四十余篇。如王晓辉 等撰写的浅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 骆君撰写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中学物理教学等,向成平老师参加重庆市高中教师电子说课大赛获得二等奖;郑红健老师指导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汇报(课件)获重庆市首届“真广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三等奖。详细情况见附件二(三)总结阶段:2005 年 3 月-2005 年 12 月1参加总课题组的结题工作,并在结题工作活动中做一些实质性工作,完善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中存在的误区提出建议。张泽秀老师的论文浅议网络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杨代红老师的论文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
13、;魏睿老师的论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网络环境下的协调发展等。2结合前一阶段实施教学方法的经验和研究成果组编成课题通讯。3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科研报告,向总课题组上报实验成果,申请验收、鉴定。4从理论和实践上,对 3 年实验工作进行总结。配合国家课题组做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的宣传和推广工作。5做好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光盘和相关文字材料的工作。五、师资培训教师的研究水平直接影响着实验效果,因此,课题组对参加实验的教师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培训内容如下(具体安排见附件三):1由高级教师蒋宗良开展了 E 港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方法系列讲座和网络知识的培训,
14、使实验教师从理论上提高了网络课堂教学的认识,实验教师的操作水平普遍有了提高。2由青年骨干教师张泽秀进行了课件制作等知识的培训,使每位实验教师掌握了制作课件的方法,并完成了一批网络教学课件,带头实现了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教学实验。3由教科处主任高级教师胡天胜对实验教师进行了科研课题研究方法的培训指导,提高了全校教师的科研能力。此外,还帮助武隆县内的各乡镇学校的科研骨干教师进行了课题研究方法知识的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六、实验成果通过多年的努力,此项实验研究得到多方面的肯定,其实践效果为:1提高了课题实验老师的现代教学理念,树立了实验教师坚定现代课题的信心,为更大规模开展课
15、题研究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2规范并完善了学校校园网络的硬件设施,建立健全了教学资源库,开通了学校网站,树立了运用网络教学的现代化学校形象。3运用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势互补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为教学改革取得了更大的效益。4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互动性,更好的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发挥了资源优势,实现了资源共享,消除了地域与时空的限制,极大的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5培养了一批运用网络教学又兼顾传统教学的新型教师,使不少参加课题实验的教师走上了网络辅助教学的道路。6探索了一条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有
16、效途径。研究了网络教育方法弥补传统教育方法的不足。 7制作了一批适合网络教学的辅助教学课件。教师的课件、案例、论文也频频发表或获奖。学校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优胜互补论文评选收到论文二十余篇,五篇获得县级一、二等奖;学校课件制作大赛收到参赛教师课件百余个,22 名教师的课件获得奖励。在全县大规模优质课竞赛中,我校 7 人获县优课一、二等奖;在教研室对全县教学质量抽查中,我校的教学质量均获的较好的成绩。2003-2004 我校获武隆县科技示范学校,2004-2005 我校获武隆县课改先进集体 、 武隆县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8由于网络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学校被重庆市教委评为重庆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电化
17、教育先进集体 。七、自我评价1本课题组强化了现代教育理念和网络意识,更新了教育观念,培养了一批具有信息技术专长和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2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研究过程,和各学科的教学进行整合研究,老师们树立了较新的教学观,掌握了多种教学方法,都希望在网络教学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使自己的基本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里有安身立业之本。3本实验中进行的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 ,反映了网络教育和传统教育的本质特征,给传统教学方法和网络教学方法进行了一次革命。4本实验在一边完善硬件条件一边不停进行研究的形势下,通过我校实验、教研人员 3 年艰苦探索,坚持实践,不断
18、创新,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服务的态度是正确的,作风是严谨的,工作是扎实的。5本课题组在县课题研究中起到了领先带头的作用,如参与县课题计划的制定,为县课题组和几个乡镇培训教师,以本课题组为主编写教材等。另一方面,本课题组也得到总课题组和其他区县的指导与大力支持,团结协作好,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八、主要体会1坚持“专家、科研员、一线教师”相结合的实验队伍是实验成功的组织保证;2坚持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实现用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3坚持对实验教师进行网络教育教学方法和理论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素质,才能使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实验工作。九
19、、尚存问题1实施实验的关键是培训师资,在培训师资上,仍然存在着时间安排、工作安排等许多矛盾。2本实验随着实验的深入,对网络设备和多媒体计算机的要求不断提高,多媒体教室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学校的条件有限,影响实验工作的正常进行。3课题组在工作的组织和安排上,有时不够严密,有时不好协调各学科的实验进程。二六年三月十四日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文章: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研究研究报告下一篇文章: 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优势互补之我见【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最新
20、热点最新推荐相关文章图文从三个层面解读沁图文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推荐增加的职业道德模拟职业道德考试练习题 2职业道德考试练习题 1注意重庆市武隆中学 2009推荐2009 年 4 月 1 日起武隆注意武隆中学青年教师赛电脑提速方法绝对有效推荐一键还原安装使用方图文北大清华状元谈语文注意武隆中学青年教师赛图文学校耐久跑教学研究组图重庆七中到武隆中学武隆中学国庆网络升旗碘和溴的发现走进高考的研究性学习试题对白色污染的研究推荐几种食物助你入梦乡洗衣几类顽固污渍的去除网络教育教学方法与传统教育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 10 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