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节 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部分 身边的化学物质,要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探究 1. 空气的组成成分及其用途:,21%,0.03%,(2)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集气瓶内装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内,塞紧橡胶塞;等燃烧停止后,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3)实验现象:红磷燃烧 产生大量的_;打开弹簧 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 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中原空 气体积的_。,白烟,1/5,(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5)不能用硫、碳、铁等物质代替磷,因为硫和碳燃烧后都有气体产生,导致测得氧气的体积有偏差;铁在空气中难以燃烧。,1/5,要点
2、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 氧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1)氧气的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_,_溶于水,液氧显_色。(2)氧气的用途:供给_,如登山运动员、潜水员、宇航员携带氧气;支持_,如炼铁、炼钢、燃烧等需要氧气。(3)工业上常从空气中分离出氮气和氧气,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略大,不易,淡蓝,呼吸,燃烧,2. 氧气的化学性质:,白光,浑浊,淡蓝,明亮的蓝紫,刺激性,淡蓝,小水珠,燃烧,火星四射,黑,耀眼强光,白,蓝,淡蓝,小水珠,淡蓝,要点3 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常用如图3-1-2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1. 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实验
3、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或2KClO3 2KCl3O2),_。,2H2O2 2H2O+O2,2. 氧气的收集方法:A中为_,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_;B中为_,用这种方法的依据是_。收集较纯净的氧气要用_法。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放在桌面上。3. 实验室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_,若木条复燃,则表示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实验室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若木条复燃,则表示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排水,正,集气瓶内,集气瓶口,4.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操作
4、步骤:1查(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装药品);3定(固定试管);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收集气体);6离(将导管移离水 槽);7熄(熄灭酒精灯)。5. 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防止_;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_。,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要点4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1. 空气的污染分两类:有害气体(如:_、_、_)和粉尘。这些污染物主要来源于_燃料的燃烧、工厂排出的废气、汽车尾气、农作物秸秆的焚烧等。净化空气的措施:_ _; _(写出两点)。,CO,SO2,NO2,煤等化石,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5、,积极植树造林,2. 空气质量报告:(1)主要内容: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和状况。(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SO2、CO、NO2、O3、可吸入颗粒物、PM2.5。3.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减少工业中、生活中的SO2、氮氧化物等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的技术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新能源。,考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空气中主要成分的探究1. (导学号98702181)(2016广州)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只含氧气和氮气 B. 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 C. 空气中的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D. 酸雨的产生与空气污染有关,A,2. (
6、导学号98702182)(2016揭阳)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 氧气可用于火箭发射的燃料C. 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D.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B,考点演练. (导学号9870218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是由几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C.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会发生改变,C,5. (导学号98702185)西藏地区地处高原,风景独特。平原地区的人初到西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 应”,这可能是由于( )A. 高原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
7、质不同B. 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C. 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D. 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D,考点2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考题再现1. (导学号98702187)(2016南昌)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 B. 氧气C. 水蒸气 D. 稀有气体,B,3. (导学号98702189)(2016桂林)下列应用,利用了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A. 工业上用空气制氧气B. 用氧气气焊金属C. 氧气供潜水员呼吸D. 用氧气炼钢,A,考点演练 5. (导学号98702191)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极易溶于水B. 氧气用于炼钢工业,
8、提高炉温C. 液态空气用于制取氧气利用了氧气的物理性质D. 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C,6. (导学号98702192)下列描述中,所指气体不是氧气的是( )A. 越往高处越稀少,生命活动离不了B.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C. 从空气中分离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 可用于食品防腐,用作保护气,D,考点点拨本考点较常考查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内容。1. 有关氧气的性质有两个方面,一是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是化学性质:助燃性和氧化性。氧气可支持燃烧,但是本身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2. 氮气和稀有气体要注重他们的稳定性和用途。
9、3. 描述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时,一般从燃烧的剧烈程度,火焰、光的颜色,放热,生成物的特征等方面进行描述。,考点3 氧气的制取 考题再现1. (导学号98702194)(2016玉林)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 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相同C.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 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C,2. (导学号98702195)(2016邵阳)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 用排水法收集O2 时,集气瓶装满水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
10、 用排水法收集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 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C,考点演练 4. (导学号98702197)实验室用如图3-1-5 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试管中加入的药品是MnO2和H2O2B 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待导管口产生连续均匀的气泡时才开始收集氧气D 实验结束时应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再停止加热,A,5 (导学号9870219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B 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壁将水缓缓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 过滤时,用玻璃棒在过滤器
11、中不断搅拌D 氢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点燃前进行验纯,D,考点点拨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发生装置的选择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分为固固加热型(如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和固液不加热型(如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收集装置由物质的水溶性和密度决定。,考点4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 考题再现1. (导学号98702200)(2016南昌)下列物质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C. 氮气 D. 可吸入颗粒物2. (导学号98702201)(2016本溪)空气质量日报可以及时反映空气质量状况,下列物质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是(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氮C. 二氧化碳 D. 一
12、氧化碳,C,C,6. (导学号98702205)下列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 氮气 . 二氧化碳. 稀有气体 . 可吸入颗粒物7. (导学号98702206)下列行为对改善空气质量没有积极作用的是( ). 植树造林 . 将大量垃圾露天焚烧. 开发太阳能 . 自行车代替汽车出行,D,B,考点点拨关于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空气污染的两个途径:有害气体和粉尘;熟记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注意:二氧化碳虽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排放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1. (导学号98702210)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真金不怕火炼 . 百炼方能成钢
13、. 纸里包不住火 . 玉不琢不成器2. (导学号98702211)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 氢气、氮气 B. 氮气、氧气C.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D. 氮气、氩气,D,D,3. (导学号98702212)空气质量日报是环境监测部门对一个地区空气质量情况所做的监测报告。目前计入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下列情况能直接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 把煤作为主要燃料B. 随意丢弃塑料垃圾C. 随意丢弃废电池D.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A,4. (导学号98702213)我们知道食物较长
14、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A. 氧气 B. 氮气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A,5. (导学号98702214)某同学利用图3-1-7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 实验装置可能漏气C.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 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A,6. (导学号98702215)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氧气供给呼吸B. 二氧化碳造成酸雨C. 氮气作保护气D. 稀有气体作电光源8. (导学号98702217)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牛奶变酸 B. 钢铁生锈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 农家肥料腐熟,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