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用类文本阅读 13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珍贵的 50 分钟耿人强8 月 17 日上午 10 点 30 分,在泰安市中心医院,当大夫欣慰地告诉小寒松的妈妈,孩子已基本脱离危险时,这位在医院守候了四昼夜的母亲,紧紧拉着本报记者孙京涛的手,感激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看到小寒松吃力地睁开青肿的双眼,轻轻叫了一声“伯伯” ,专程来看望他的韩文华等三位泰山挑夫也不禁流下了热泪8 月 13 日上午,天高云淡,泰山景色宜人。来自金乡县羊山镇的 10 岁小学生寒松今天格外高兴,昨天晚上他终于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第一次爬上了泰山。早晨下山时,他兴高采烈,又蹦又跳。到上午 8 点 15 分左右,他已经将
2、爸爸妈妈远远地落在后面,来到了十八盘中段。就在他继续欢呼雀跃向前奔跑时,突然脚下一滑,一头栽倒在陡峭的台阶上,飞速向下滚落在不远的地方,泰山挑夫张同海,正挑着一担 60 多公斤重的石子上山。当他看到随着游客的惊叫有人滚下来时,立即跨步挡在十八盘台阶的正中,小寒松猛地撞到了张同海的腿上,终于停了下来。此时,他已滚落下 30 多米。当张同海吃力地放下扁担时,正在附近休息的挑夫吴光栋和韩文华也跑了上来。吴光栋一把将孩子抱在怀里,一边用卫生纸擦拭着孩子口鼻中不断流出的鲜血,一边大声喊叫:“谁的孩子,谁的孩子”小寒松的父母赶来时,看着昏迷过去的孩子,惊慌失措。他们想带着孩子向山下跑,有经验的韩文华大声喊
3、道:“快上南天门,坐索道下山!”说罢,他和吴光栋抱起孩子快步奔向南天门。当两位挑夫抱起血流满面的小寒松在极陡的十八盘上奔跑时,小寒松的父亲问:“你们要多少钱?”吴光栋生气地说:“不要钱!要救命!”15 分钟后,当他们气喘吁吁地爬上南天门时,恰被在此采访的大众日报社摄影记者孙京涛看到。孙京涛凭着职业敏感意识到这是在救人,便飞快地按了几下照相机快门,随后向索道方向疾奔而去,边跑边向拥挤的人群喊:“快闪开,有个孩子受伤了。 ”当孙京涛首先跑到南天门索道站后,急切地向索道管理员说明了情况。工作人员马上停止了检票,把手一挥说:“赶紧上,你们先下山!”索道车快速滑向山下。8 点 40 分左右,泰安日报社的
4、摄影记者曲建春正在中天门附近采访,他看到有人抱着一个血迹斑斑的孩子跑下山来,连忙抓起相机冲了上去。此时,抱着孩子奔跑的记者孙京涛已力不可支,当他看到早已熟识的曲建春时,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快去找车!”此时,小寒松浑身绵软,面目青肿,对母亲的急切呼唤毫无反应。看到这危机的情形,对泰山情况非常熟悉的曲建春飞速跑向中天门停车场。正在值班的同志听他讲明情况,马上开了一张免票证,说:“快上车!”正在停车场等客的泰山管理局旅游车队司机梁水来,忽见有人抱着个受伤的孩子疾奔而来,他顾不上顾客尚未到齐,立即发动汽车向山下驶去此时,护送小寒松的只剩下两位记者和小寒松的妈妈。孙京涛催促司机:“师傅,请您再快点!”
5、汽车在盘山公路上飞快地行驶,人们的心绷得很紧很紧。情急之中,记者曲建春不时将头探出窗外,大声喊道:“有急救伤员,快让开!”路旁的行人和交警马上让开了道路9 点 5 分,汽车开进了泰安市中心医院,他们将孩子送进急救中心。泰安市中心医院是一家以服务优良、管理科学而闻名省内外的省级文明示范单位。他们在一年前就为抢救危急病人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 。当生命垂危的小寒松被抱进急救室后,值班护士长王桂明看到孩子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呼吸异常。她迅速和其他护士紧急输液,给孩子吸氧,做 CT 检查与此同时,各科值班大夫也接到了紧急电话。不到两分钟,小儿科的值班大夫来了。外科的值班大夫来了。神经外科主任辛昌明来了
6、。著名神经外科专家袁训书院长亲自组织抢救。随着紧急救护措施的迅速到位,小寒松渐渐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辛昌明大夫感慨地说:“孩子双侧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如再晚来一会儿,就没救了。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面对着一个个见义勇为、朴实真诚的普通人,感受着一个个美好的心灵,一再发出由衷的感叹:假如危难时刻挑夫张同海不挺身相救,假如吴、韩两位挑夫不竭力相助,假如两位记者只把自己当作一个“采访者” ,假如司机拒绝乘载,假如医院里没有“绿色通道”如果任何一个假如成立,时间都将被可怕地拖延到 50 分钟以上。50 分钟之外的任何拖延都可能使这座用爱心与真情搭成的生命之桥断裂所有的假如都没有出现。危难时刻所有的心都跳
7、着同样的节奏。(1997 年 8 月 18 日大众日报)1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采用倒叙的写法,交待了事件的结果,留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营造了感人的氛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2文章涉及到的人物语言不多,但很有特色,试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人物语言大都使用短句,话语短促、果敢、坚决;符合当时救人的急迫氛围,突出了人物一心救人的急切心情,有利于突出人物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无私的内心世界。3这篇特写特别突出了时间这一新闻要素,有什么好处?答:_【答案】文章主体部分行文以时间为序,诠释了“50 分钟”对小寒松生命的珍贵,既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也突出了救人的急迫。4结合文章最后
8、记者的感叹,探究这篇新闻的社会价值。答:_【答案】(1)危难时刻大家都伸出自己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集结起社会各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社会才能更加美好,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 记者的感叹是对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大力褒扬,具有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3) 对那些逃避责任、道德沦丧、冷漠无情等等社会现象提出了委婉的批判,具有深远的警醒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闪耀在手术刀上的道德光芒记北京军区总医院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仲夏京城,雷雨大作。北京军区总医院 9 层 8 号病房,躺着一位憔悴的老人。73 岁的原外一科主任华益慰,晚期胃癌,生命垂危。气
9、管,切开了。腹部,插着 5根导管。那双曾经挽救过无数生命的双手,此时无力地搭在胸前惊雷滚滚,泪飞顿作倾盆雨,人们的心碎了老红军罗文书来到病床边,搬来一把椅子,老泪纵横地守候着他。家住郊区的一名医院临时工,整天盯着田里的南瓜:“第一个结出的南瓜最甜,一定要让华主任尝尝”病房门前,从天南海北赶来探望的人们络绎不绝地送来鲜花,成片地盛开,成片地凋谢。一名普通军医的病情,为何让那么多人如此牵肠挂肚?感动人们的,不仅是他高超的医术,更是他高尚的医德、人格的力量!从医 56 年,患者再贫穷,手术风险再大,他总是挺身相救“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一个两岁的农村小孩,肚里长了个大脓肿,奄奄一息。
10、父母抱着孩子在京城跑了几家医院,都说太晚了,没有治疗价值。绝望的夫妻俩抱着孩子,找到了华益慰:“华主任,救救孩子吧!”“风险太大!”同事们忧心忡忡。华益慰却说:“病人走投无路才来找我们,谁推我们也不能推,谁不治我们也要治!”果然,还没等到手术,孩子的脓肿就破了,流了一肚子脓。华益慰立即把孩子抱上手术台,引流、清洗、抢救腹膜炎、心衰术后,险情接踵而来。那些天,华益慰没日没夜地守着孩子,硬是从鬼门关把孩子夺了回来。视救死扶伤为天职,视见死不救为耻辱。华益慰总是将一切顾虑抛之脑后,将一切责任慨然承担。从医 56 年,他有一个从没破过的规矩,就是不收红包“贪财图利,乘人之危,根本不配当医生!”退休工人
11、冉桂芳的丈夫张秋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关于“红包”的故事:“我老伴 9 年前得了小肠癌,华主任给她做的手术。我打心眼里感谢他,就包了1000 元钱送给他。华主任不要,我撂下红包就跑了。华主任好几次找我退那个红包,我还是老办法,拔腿就跑。“后来,我们搬家了。我寻思,这回华主任可找不到我了。万万想不到,今年 6 月18 日,华主任的老伴张燕容找到我家,把一个存折交给我。打开存折一看,是存了 9 年的 1000 元钱。户主,是我的名字。“张燕容说,当时你把钱撂下就走了。总也退不掉,老华就把这个钱以你的名义存起来。现在老华不行了,这个存折成了他的一个心病,他嘱咐我一定要找到你,亲手把存折交给你。“当时,
12、我就大哭起来,哭得惊天动地。我从来没有这么哭过,我自己的爹妈去世了也没哭得这么伤心”一个红包,华益慰退了 9 年,垂危之际依然念念不忘!从医 56 年,他始终视患者如亲人,让每一名患者如沐春风“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华益慰的微笑,同事们称之为“华氏微笑”眉毛弯弯的,眼睛弯弯的,嘴角弯弯的每次手术前一天晚上,华益慰一定要到病房看望病人。经典的“华氏微笑” ,常常伴着华益慰一生重复无数遍的嘱咐:“明天我们就要给您手术了,放心,别紧张。手术后伤口有点疼,别怕疼,有痰咳出来,多翻身”微笑的背后,是一种职业的操守。操守的背后,是一颗慈爱的心灵。他常说:“高超的医术能治病,暖心的笑容也治病
13、!”每次查房,他第一个动作是把门轻轻关上。每次给患者检查,他总是先把听诊器在掌心捂热,再接触病人。冬天,他先把双手搓热,再给患者触诊很多人注意到,华益慰给病人摸肚子检查时,有个习惯性的动作小手指有点翘,好像“兰花指” 。一次,一位患者逗趣地说:“华主任,你这个指头翘得挺漂亮。 ”华益慰一句话,让这位患者感叹不已:“小手指头,末梢循环,这个指头最凉。 ”结束采访,记者找到了华益慰做最后一例手术的记录单。记者发现,与他一生不计其数的签名相比,这份手术记录单上的“华益慰”三个字异常工整。最后一笔,延长、收敛,画了一个近似圆圈的弧线看似无意却有情。一名人民军医,用毕生不渝的操守和崇高的职业道德,为 5
14、6 年的行医生涯,画了一个光彩的句号!(选自解放军报2006 年 7 月 13 日,有删节)5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表现新闻人物的道德光芒?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具有崇高的责任感,视救死扶伤为天职;廉洁正直,坚守道德情操;富有爱心和同情心,视患者如亲人。6结合文本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答:_【答案】采用设问的方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提出问题,并在问题解答中释题点题,突出“医德”二字,引导读者阅读下文。7本文的细节描写有怎样的特点?请选择一例加以分析。答:_【答案】细节描写有真实传神(或有典型性、有感染力)、凸显人物形象、呼应主题等特点。( 答出两点即可 )比如文中通过华益慰一个 “翘
15、小手指”的习惯性动作,既真实再现了华益慰特殊的职业特点,又刻画其一心为病人着想、一丝不苟的心灵世界(或者:呼应对高尚医德的颂扬这一主题)。( 分析部分应与前面列举的特点相一致)8善于根据采写对象的特点巧妙地安排结构,有助于增强通讯的感染力。本文在结构上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答:_【答案】作为一篇人物通讯,作者选取“医德”作为主题,在结构上采用了多种形式。倒金字塔结构(或“倒叙式结构” “悬念式结构”) 。开头从华益慰生命垂危、人们冒雨守候几个镜头开始,调动情感,先声夺人,然后从不同侧面追叙其光辉一生。多侧面拼接形式(或横式结构、蒙太奇式结构) 。从人物不同侧面取材,按照素材的内在联系,多角度立体刻画人物的高尚医德,事件多而不重复、不杂乱。主线勾连式。以“从医 56 年,他总是”为行文的线索,通过人物原话连缀成文,突出了人物几十年如一日,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的高尚品德。(答出两点即可。如果有其他的说法,只要言之有理,可以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