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目标1. 知道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2. 能从溶解度曲线图中获取相关知识;3. 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重点难点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教学准备:溶液教学过程: 温故互查:什么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设问导读:阅读课本 P36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个要素:_;_;_; _。【交流讨论】“在 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呢?【小结】1. 。2. 。自我检测:查表 9-1,完成下列练习。1.20 时,KNO 3的溶解度为_ ,60 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2.下列有关
2、NaCl 的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20 时,18.0 g NaCl 溶解在 5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18.0 g。B.36.0 g NaCl 溶解在 100 g 水中达到饱和状态,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C.20 时,36.0 g NaCl 溶解在 100 g 水中,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D.20 时,100 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0 g NaCl,20 时,NaCl 的溶解度为 36.0 g。巩固练习:1、20时,10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 7 g,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2
3、、30时,10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 7 g,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归纳总结】气体的溶解度受 和 的影响。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 ,压强减小,溶解度 ;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38“气体的溶解度”及 P39“资料”,了解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及在生活中的应用。拓展延伸1.某溶质不含结晶水,将一定质量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从 60降到 20时,溶液保持不变 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C.溶液的浓度 D.溶剂的质量2.20时,50 g 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 8 g,则该物质属于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3
4、右图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A、a B、b C、c D、ab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 t的硝酸钾溶液蒸发 2.5 克水析出 2 克晶体,再蒸发 5 克水析出 5 克晶体,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A.80 克 B.100 克 C.75 克 D.90.3 克课堂小结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困惑及你还想获得的知识分别有哪些。课堂作业:课本第 41 页 7-9 页板书:气体的溶解度1.定义:在压强为 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 气体的性质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三)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