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62259 上传时间:2019-02-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南省醴陵市青云学校九年级化学辅导教学案:3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 本周教学内容:1. 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操作方法,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2. 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3. 认识催化剂及其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4. 学会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等实验基本操作。二. 重点、难点:1.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及实验操作。2. 难点:催化剂的概念。【例题评析】例 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 )A. 先把试管从铁夹上取下 B. 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C. 先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 D. 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评析:化学实验中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发生错误操

2、作,就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伤害事故。整个实验没结束,不能把试管从铁夹上取下,A 是错误的;制取氧气收集完毕,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时没有任何意义,B 选项不正确;所以收集气体完毕,必须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移开酒精灯,这样可以防止水的倒吸。如按 C中操作,由于温度突然降低而造成试管内压强降低,水槽内的水就会被倒吸入试管导致试管炸裂,是严重错误。答案:D例 2 下列有几种能够产生氧气的变化,其中符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要求的是( ) A. 空气经过净化、液化、蒸发得到氧气B. 水通过电解得到氧气C.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得到氧气D. 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评析:实验室制取

3、氧气的要求是反应速度便于控制,操作比较方便,安全可靠,所以通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A 是工业上生产大量氧气的方法,B 虽然能制取出比较纯净的氧气,但反应速率慢且不安全;D 因为氯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如混有少量木炭粉或木屑等易燃物质,加热时容易发生爆炸,存在安全隐患。答案:C。【模拟试题】自主评测一. 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1.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错误的操作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对试管加热,过一会儿把导管放入水里,没有看到气泡逸出,说明装置漏气。B. 固定在铁夹上的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 加热时,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

4、动,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准高锰酸钾所在部位加热。D. 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停止加热。2. 关于催化剂的正确说法是( )A. 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度一定加快C. 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D. 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度3. 某种气体既可用排水法收集,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种气体( )A. 一定是氧气、一定不是空气 B. 能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C. 难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D. 一定是氮气,可能是氧气4.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 二氧化硫 B.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

5、锰+氧气 点 燃 加 热C. 氢氧化钠+盐酸 氯化钠+水 D. 镁+氧气 氧化镁 点 燃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A. 二氧化锰 B. 过氧化氢 C. 氧化铝 D. 空气6. 常温下,碘与镁化合时速率很慢,若滴入几滴水,则反应相当剧烈,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这里水起的作用是( )A. 反应物 B. 氧化剂 C. 催化剂 D. 还原剂7. 下列各组反应中,后者一定包含前者的是( )A.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B.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D. 分解反应、化学反应8. 由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 装入药品并固定在铁夹上; 加热; 收集氧气; 检查装置气密性; 将

6、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停止加热。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9. 制取和收集氧气时,都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集气瓶,量筒,铁架台,试管 B. 集气瓶,试管,铁架台,导管C. 酒精灯,蒸发皿,试管,铁架台 D. 铁架台,试管,漏斗,导管10. 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A.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 B.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 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 D. 在集气瓶口闻气味二. 填空题11. 工业上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 不同,采用 的方法制取氧气。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通常把氧气加压成 ,并贮存在钢瓶中。12. 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

7、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 (2)在实验室制取氧气主要分为以下七步。请按照作的先后顺序,把序号(,)填在空格内。第 步:给试管加热第 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第 步:用铁架台上的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第 步: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用带导管的塞子塞紧第 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氧气第 步: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第 步:将导管从水槽内拿出来(3)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在空气中正确的放置方法是 。三. 简答题13.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图。请用文字改正图中存在的错误。(1) (2) (3) (4) 单元评测一. 选择题(每道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1.

8、 6 月 5 日是世界环境日。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气体组中各种成分均属于空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 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B. 二氧化碳、氯化氢、氮气C. 甲烷、二氧化碳、氢气 D. 二氧化硫、氮气、氧气2. 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接近( )A. B. C. D. 1:55:1:44:3.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B. 加热高锰酸钾C. 水变成水蒸气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氮气和氧气4. 下列变化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 氧化汞 汞+氧气 B.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 加 热 点 燃C. 一氧化碳+氧气 二氧化碳 D

9、. 水 氢气+氧气 点 燃 通 电5. 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混合制氧气,下图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是(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 00A. B. C. D.6.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木炭 B. 铁丝 C. 氧化铝 D. 红磷7. 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 B 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 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 D. 该装置可以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AB8. 下

10、列用途中,不需要用较纯净的氧气的是( )A. 制液氧炸药 B. 焊接或切割金属的氧炔焰C. 促使火箭里燃料迅速燃烧 D. 家庭煤炉中煤炭的燃烧9. 固体物质受热变为气态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A. 物理变化 B. 化学变化C. 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 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10.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现要收集一瓶一氧化氮气体,应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A. 只能用排水法 B. 向上排空气法C.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 向下排空气法11.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11、,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会出现浑浊。12. 灯泡里填充氮气和氩气是因为( )A. 可以发出有色光 B. 导热性能好C. 使灯泡经久耐用 D. 氮气和氩气便宜13.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不变 B.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C. 使用催化剂必定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 D.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14. 下列关于物质跟氧气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合反应 B. 都需加热 C. 都发生燃烧现象 D. 都是氧化反应15.

12、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其可能的原因是( )A. 试管外壁有水 B. 试管夹没有夹到试管中上部C. 酒精灯火焰太大 D. 试管口向上倾斜,与桌面成 45 度角1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 B.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C. 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 D. 自燃一定是达到着火点后发生17.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A. 铝 B. 磷 C. 硫 D. 碳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跟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 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C.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21%D. 灯泡发光是化学变化19.

13、1969 年 7 月 20 日,人类首次登月成功,在月球上,宇航员发现没有空气和水,那么,请你设想,下列活动中宇航员可能做到的是(已知月球上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1/6)( )A. 点蜡烛 B. 放风筝 C. 跳远 D. 种植太空蔬菜20. 下列物质在盛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会使瓶内压强明显降低的是( )A. 铁丝 B. 碳 C. 磷 D. 硫二. 填空题21. 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 或 (加 为催化剂),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分别为 ; 。22.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填序号) 氧化镁 空气 红磷 药水 过氧化氢 矿泉水 高锰酸钾 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反应后的剩余固体23. 在实

14、验室做实验时,发生了下列情况,在横线处简要写出由于实验操作而引起下述后果的原因。(1)铁丝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炸裂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水槽水变成紫红色 (3)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水槽中的水沿导气管进入热的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24. 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到反应物的 和反应的 ,而收集气体的方法则是由气体的 和 决定的。25. 如图所示,一学生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指出装置中的错误 ;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做此实验的操作第一步是 ;(3)该同学在用此收集方法结束后,发现水开始从导管倒流,这是因为该同学 ,此时他可以采取 的措施来补

15、救。三. 用文字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26. 磷在空气中燃烧 27.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8. 硫在氧气中燃烧 29.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30. 铝箔在氧气中燃烧 四. 推断题31. 为了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实验如下所示,请将各气体的名称填入方格中。 空 气氮 气氧 气二 氧 化 碳 将 燃 着 的 木 条伸 入 集 气 瓶 中 无 变 化火 焰 更 明 亮火 焰 熄 灭 ABC 加 入石 灰 水 石 灰 水变 浑 浊石 灰 水无 变 化 ED五. 实验题32. 如图所示,两个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气密性均良好。甲、乙为止水夹,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够的磷和硫粉末。分别点燃红

16、磷和硫粉,燃烧完全后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同时打开止水夹甲、乙,结果会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硫 磷甲 乙AB【试题答案】 自主评测一.1. A 2. D 3. C 4. C 5. D 6. C 7. D 8. D 9. B 10. B二.11. 沸点;分离液态空气;液态12.(1) 试管 酒精灯 铁架台 带导管的胶塞 集气瓶 水槽(2) (3)正放在桌上(瓶口朝上)13.(1)酒精灯中的酒精不能超过 2/3 (2)试管应略向下倾斜(3)导管应该伸出胶塞 1cm 即可 (4)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单元评测一.1. A 2. C 3. B 4. C 5. C 6. C 7. A 8. D 9.

17、C 10. A11. A 12. C 13. C 14. D 15. A 16. D 17. C 18. B 19. C 20. C二.21. 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 加 热氧气;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 氧 化 锰22. ;23. (1)预先没有盛少量水或垫一层细砂(2)导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3)先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24. 状态;条件;溶解性;密度25. (1)没有塞棉花;高锰酸钾进入水中使水槽水变成紫红色(2)检查气密性(3)先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再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继续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三.26.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18、27.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 燃 点 燃28. 硫+氧气 二氧化硫 29. 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 点 燃 点 燃30. 铝+氧气 氧化铝 点 燃四.31. A. 空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或氮气 D. 二氧化碳 E. 氮气五.32. 烧杯中的水沿导管流入集气瓶 B 中,直到集气瓶体积约 1/5 处。而集气瓶 A 无变化。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集气瓶 A 中压强无变化。而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得集气瓶 B 中压强降低,大气将水压入瓶内直到气压平衡。年级 初三 学科 化学 版本 人教实验版 期数 003内容标题 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分类索引号 G.901 分类索引描述 学习资料主题词 实验室制取氧气、分解反应、催化剂 栏目名称 同步课堂编稿老师 华敏 审稿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