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 题 23、核舟记 教案 主 备 人备课时间 2012-10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 个性化备课知识技能积累课内生字词的读音和重点字词的翻译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在具体的方法指导下,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教学目来源: 学优中考网xYzkw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激发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文言文词语,通译全文;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的的整体思路,探明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来源:学优中考网来源:学优中考网xYzkw来源:xYzkW.Com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工艺美术是其中的一朵
2、奇葩。今天,我要向同学们推荐的是一篇介绍工艺小品的文章核舟记 (板书课题) 。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积累课内生字词的读音和重点字词的翻译。2、用老师教的“留、删、补、换、调、变”的方法操练翻译文章三、自学自测(一)自学导航1、作者简介。魏学洢(约 1596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省嘉兴市)人。他一生没做过官,生前好学善文,撰有茅檐集 。2、自读课文,完成下面字词注音。罔不 wng 贻 y 二黍许 sh 箬篷 ru 糁之 sn 峨冠 gun 多髯 rn 椎髻 j衣褶 zh 夷 y 壬戌 rn 篆章 zhun 3、结合书中的注解,积累重点字词的解释。请完成下面的词语解释。奇巧 特别手
3、巧 径寸 长一寸 为宫室 雕刻 罔不 无不 贻 赠送 八分有奇 通“又” 高可二黍许 大约;左右 轩敞 高起 箬篷 用箬叶做的船篷 相望 左右相对 糁之 涂 其两膝相比者 靠近 绝类 像 矫首 抬 与苏黄不属 类 卧右膝 伸直 诎右臂 通“ 屈” 弯曲 历历数也 清清楚楚地样子 倚一衡木 通 “横” 夷 平 了了 清楚明白 为人五 雕刻盈寸 满 简桃核 通“拣” 修狭 长 灵怪 神奇四、讨论展示1、再读课文,用老师教的“留、删、补、换、调、变”的方法操练翻译文章。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互相交流在操练中遇到的翻译问题。3、学生翻译展示:分工:第一小组翻译第一段,第二小组翻译第二段第六小组翻译
4、第六段。组长负责组织展示的方式,其他组的同学注意听,随时质疑。教室适当点评追问。附(重点句子参考):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都能顺着原材料的格局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其人视端容寂:那人正眼看着(炉子) ,神色平静。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笔划)像蚊子的脚一样细,笔笔清楚,颜色是黑的。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挑拣狭长的桃核刻成的。技亦灵怪矣哉:这种技艺,也真够奇妙的了!五、小结六、当堂达标完成基础训练 1.2.3第二课时1、导入新课:上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下面我们继续研读课文。二、明确学习目标
5、: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2、了解我国古代艺人高超的雕刻技艺,激发热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三、自学自测1、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结合内容完成下面内容提纲。第一部分(第一段):概述王叔远 高超 的技艺。第二部分(第 25 段):具体介绍核舟及舟上的全部情景。第一层(第 2-4 段):主要介绍核舟的正面,介绍核舟的大小 和 船舱 的格局(第二段) 、船头人物的 状貌神情 (第三段) 、 船尾 两个舟子的动作和神态 。第二层(第 5 段):介绍核舟的 背 面,写船顶的 题款 和 印章 。第三部分(第六段):在总述核舟概貌的基础上表达 赞美 之情。2、由上观之,本文在结
6、构上的特点是先总说,再 分说 ,再 总说 。3、通观第二部分(主体部分) ,文章内容依次从从船中间 船头 船尾 船背几个部位来写,它的说明遵循了由正面到背面的 空间 顺序.(提示:说明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四、讨论答疑1、学生讨论交流,互学互教,标注好疑惑的地方,以备展示时提出2、学生展示:一、二、三组分别展示 1、2、3 题,其他学生质疑。(过渡语):刚才同学们梳理了文章的思路,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小小的核舟竟然雕刻了如此多的内容,精湛的技艺让我们惊叹,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雕刻者的高超技艺。五、合作探究1、本文开头一段概述了王叔远手艺的高超,并总领下文的一个词是什么?
7、雕刻的核舟的主题是什么?明确:奇巧 主题:大苏泛赤壁2、核舟的大小如何?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是 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雕刻的内容却及其丰富。核舟中间部分雕刻了船舱,上面覆盖着 箬篷 ,旁边开着 小窗 ,外面刻着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十六个字,里面 雕栏 相望;船头雕刻了 苏东坡 、 黄鲁直 、 佛印 三个人以及他们的动作、神态衣饰等;舟尾刻了楫、两个 舟子 ,蒲葵扇、 炉 、 壶 等物;船背还有题名,刻的是 等字,刻了篆章,内容是 。核舟的体积小和所刻内容之多,这是采用了 衬托 手法,表现了技艺的高超。3、核舟上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刻得细腻逼真。船头苏黄二人从他们的外貌
8、、动作、神态的描述表现了他们 闲适 的心情,佛印从他的外貌、神情写出了他的 闲散、超脱尘世 情态,与苏黄形成鲜明的对比。佛印的念珠是这样描绘的:“ 珠可历历数也 ”,对题名是这样描绘的:“ 细若蚊足,勾画了了 ”4、最后,作者用“ 嘻,技亦灵怪矣哉 ”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雕刻着高超技艺的赞美之情。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共同完成上面的问题,第四、五、六小组分别展示上面的问题。六、课堂小结核舟记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从核舟的体积小、雕刻内容丰富和雕刻得细腻逼真等方面生动地介绍了雕刻艺人王叔远的高超技艺,热情的表现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中心)通过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中华民族的契机等着你们去创造!七、当堂达标作业基础训练 4.5.6.7.8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