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导学案荆门市京山县石龙中学:陈光荣导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比较阅读,品味文中富有特色的语言。导学重点:1.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2.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导学难点: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导学时间:1 课时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九三年等。本文是 1861 年 11 月 25 日,圆明园被焚毁后一年后,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回信。2、简介背景: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第二次鸦片战
2、争。1860 年 10月,英法联军控制北京城,焚掠圆明园,中国遭受空前劫难。3、圆明园:万园之园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万春园又称“圆明三园” ,共占地 350公顷,周长 10 公里多。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 ,历经 6 代皇帝的扩充修葺,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为宏大富丽、幽静奇美的离宫御苑,被誉为“万园之园” 。园内有楼殿亭阁、桥榭轩馆 140 多座,藏有价值连城的奇珍异宝和极其珍贵的文献典籍、书法绘画精品不计其数。 【】“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 。1860 年 10 月 18 日,英法联军开始焚烧举世闻名的清朝皇家园林圆明园。在这个近代中华民族史册上灾难的一天,3500 名
3、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燃。园内 300 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不息!4、反语:用正面话来表达反面意思,或用反面话来表达正面意思的手法叫反语或正话反说。5、反语一般有两类:表示讽刺的反语。它在敌对性论战中用得较为普遍,多对敌人或不良风气、现象时运用,特别用在批判揭露方面,具有辛辣讽刺、幽默有趣的效果,使文章富有战斗性和嘲讽性。表亲昵、幽默的反语。它一般用于日常生活中,对待同盟者和自己亲近的人运用。还有用反语表示亲昵色彩,一般是用消极性词语来表现美好的感情。如,用“死丫头” 、“淘气包”来称呼自己的子女,都是一种反语的昵称。写作中运用这种手法能
4、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二、自主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箱箧( ) 惊骇( ) 晨曦( ) 劫掠( )瞥见( ) 赃物( ) 制裁( ) 珐琅( ) ( ) 2、解释下列词语。荡然无存:_ 眼花缭乱:_ 惊骇:_ 制裁:_ 三、整体感知: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2、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3、雨果谴责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为什么用了不少反语?使用反语有什么作用?4、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四、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要将自己对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谴责说成“赞誉”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性格特征?
5、2、怎样理解“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五、课堂检测1、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下列一项是( )A、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B、请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手忙脚乱的洞府。C、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D、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2、 (1)雨果,_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_、_、_等。(2)希腊有_,埃及有_,罗马有_,巴黎有_,而东方有_。书信的开头要有_,结尾要有_,结尾最好有敬祝语。版权所有3、选出没有运用反语的一项( )A、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丰功伟绩!收获巨大
6、!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D、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参考答案:二、3、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讽刺强盗心理。像“漂亮” “丰功伟绩” “收获巨大” “文明” “野蛮”等等反语正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最后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 ,有极其尖锐的嘲讽意味。4、表现了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四、1、这里运用了反语,表现了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的愤激之情和极大的嘲讽。2、这是雨果能正值的表明自己立场的思想感情基础。他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来评价人类的艺术劳动,他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在他看来,毁灭圆明园也就等于毁灭人类文明的成果。五、1、B 改为“眼花缭乱” 。2、 (1)法 巴黎圣母院 、 悲惨世界 、 九三年 (2)巴特农神庙 金字塔 斗兽场 圣母院 圆明园 称呼 写信人姓名、日期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