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庙中心学校(初中部)(教)学案稿纸课题: 望远镜与显微镜 授课人: 时间: 一、复习检测1小丽用照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拍出的底片如图乙所示,若相机的焦距不变,要使底片的像如图甲所示,则 ( )A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前伸 B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后缩 C.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远些,镜头要往后缩 D.小丽离被拍同学的距离近些,镜头要往前伸二、学习目标1 了解望远镜和显微镜和主要组成和基本原理。2 初步了解望远镜发展的历程及其在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中所起的重大作用,培养学生对生理学的热爱。3 初步了解显微镜的发展情况及应用前景。三、新课学习集体智慧 个人设计 教学反思一
2、、复习引新提问: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什么?分别有哪些应用?2、透镜还有哪些应用呢?二、新授1、目镜和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物镜。2、学生试验引用问题: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利用讲台上的透镜组合起来观察物体,看看会有怎样的发现呢?交 流:期望有三种不同的结果。(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 f=300 mm 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物体的正立虚像。(伽利略望远镜)(2)以 f=50 mm 的凸透镜为目镜,以 f=300 mm 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远处,可观察到清晰的倒立的像。(开普勒望远镜)(3) 以 f=300 mm 的凸透镜为目镜,以 f=50
3、 mm 的凸透镜为物镜调整目镜,观察细小物体,可观察到放大的虚像。(显微镜)3、介绍望远镜的发展史提问:伽利略望远镜与开普勒望远镜有什么不同点?4、显微镜的制作(1)介绍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2)学生活动:制作成凸度不同的水透镜,比较观察到的现象。看哪组同学制成的水透镜的放大倍数高。放大镜的倍数和它的焦距有关。焦距越短,放大倍数越大交流:1 观察到的像“走样“2 凸度越大,“透镜“越要靠近被观察物体3 凸度越大,能看清楚的范围越小在我们的组合透镜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利用两个凸透镜可以看到物体放大的虚像,我们可以来自制一个显微镜。阅读课本 P93 的活动步骤,讨论制作要点。(培养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
4、能力)1 水滴是物镜,通过水滴看到的是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注意调整水滴与物体的距离,或改变水滴的直径)2 通过目镜观察到放大的像学生活动:自制显微镜,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的东西四、课堂训练1.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以凹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这是_镜的结构模型;(2)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这是_镜的结构模型;(3)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二者的距离,观察近处的物体,你看到的像是_,这是_镜的结构模型 .2、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
5、镜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不同点是_3.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_,目前从太空中观察宇宙的望远镜是_,一种分辨率高,可以操纵单个分子或原子的显微镜叫_显微镜.五、学习心得六、课后巩固1.下面两图中两组透镜的焦点都重合,请完成光路图.2历史上第一次尝试进行光速的测量,也是第一个把望远镜用于天文学研究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牛顿 C焦耳 D瓦特3.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文望远镜能看见遥远的星体,是因为星体上的光线通过望远镜后所成的像比星体本身大得多B.显微镜可以将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两次放大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C.望远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凹透镜组合而成D.显微镜可以用一组凸透镜和一组凹面镜组合而成4用显微镜观察细小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10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 )A 伽利略望远镜 B 开普勒望远镜 C 显微镜 D 哈勃空间望远镜11关于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镜是凹透镜,焦距较短 B 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C 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 D 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短备课评价: 年级主任(签字): 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