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型:新授课)【理论支持】孔子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强调举一反三,课堂教学是“举一”,学生的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是“反三”,而要达到“反三”的境界,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教给学生方法,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揭示方法规律,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个体可以实现从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到潜在的发展水平的飞跃。课堂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是学生的活动,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发展。本着这样的理念,运用瑞士儿童
2、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让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情境下,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知识。设计黔之驴这篇课文时,教者本着遵循语文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即把教学中心由“教”转移到“学”,教者应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注重指导和启发,尤其要注意学生是否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收到益处。基于这样的理论支持,黔之驴教案设计,力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
3、词汇,熟悉省略和倒装这两种文言句式,学会翻译文言文。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3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重难点】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熟悉省略和倒装这两种文言句式,学会翻译文言文。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3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清除字词障碍。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学1导入新课,认识作者,明确体裁。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一些就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黔驴技穷”就是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1)谁来介绍一下作者?黔之驴的作者 柳宗元 ,字子
4、厚, 唐(朝代) 文学家,世称 柳河东 ,与 韩愈共 同 倡 导 唐 代 古 文 运 动 ,并 称 为 “ 韩 柳 ”, 与 唐 代 的 韩 愈 、 宋 代 的 欧 阳 修 、苏 洵 、 苏 轼 、 苏 辙 、 王 安 石 和 曾 巩 , 并 称 “ 唐 宋 八 大 家 ” 。(2)提到寓言,我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谁能介绍一下寓言的特点。(寓 言 是 一 种 文 学 体 裁 , 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掌握生字词的读音;(2)结合注释和课文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3)熟读并背诵课文。3检查预习()此题生读并默写,共同纠偏解疑。黔(qin) 好(ho
5、) 载(zi)窥(ku) 慭(yn) 骇(hi)遁(dn) 噬(sh) 搏(b)狎(xi) 踉(ling) (hn)(2)教师范读课文,明确句子的停顿。生自由朗读。(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适时纠正句中停顿错误。(4)结合注释理解、弄懂以下加点字词的意思。(学生先自学,然后老师提问)【参考答案】黔无驴,有好(喜欢)事者船(用船)载以入。至则(却)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的样子)大物也,以( 把)为( 当做)神。蔽(隐蔽,躲藏)林间窥(偷看)之,稍出近之,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莫(不)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害怕 ),远遁(逃跑),以为且(将要)噬(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
6、无异(特别的)能者。益(逐渐)习(熟悉)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击,扑)。稍近益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碰撞)倚(靠近)冲(冲击)冒(冒犯),驴不胜(不堪,禁不住)怒,蹄(用蹄子踢)之。 虎因喜,计(盘算)之(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曰:“技止(只,仅)此耳(罢了)!”因跳踉(跳跃)大(怒吼),断其喉,尽其肉,乃去。(5)学生再读课文,力求背诵。4布置作业(1)复习巩固文下注释中的字词的意思。(2)背诵课文,默写并订正。第二课时二、导(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出示幻灯片】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熟悉省略和倒装这两种文言句式,学会翻译文言文。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
7、事的深刻寓意。(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句子停顿、语气、语意。根据学习任务自学课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出示幻灯片】批注要点 句中省略的内容用括号加以补充。倒装句用调位号调整语序不理解的字词用着重号标示。(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 (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提供充分的准备。此外,带着目标学习,这是自主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批注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能动笔批注,不论对错都是可贵的。) 1班内探究。通过知识迁移,理解文中字词的意思。跪而拾之以归(连词,相当于“而”) 船载以入(连
8、词,相当于“而”) 以丛草为林(把当做) 以为神(把当做) 眈眈相向(用在动词前,相当于代词“之”) 莫相知(用在动词前,相当于代词“之”)他日补缀旧纸(过些日子) 他日,驴一鸣(有一天 ) 缀行甚远(很) 甚恐(很) 普少习吏事(熟悉) 益习其声(熟悉)家人发箧视之(代词,代指箱子) 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往来视之(代词,代指驴)驴不胜怒,蹄之(代词,代指虎)计之曰(代词,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一狼径去(离开) 乃去(离开)2精讲点拨。【点拨方法】省略句、省略主语 的省略句例:(它们)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子方虫)悉为两段。(以虫治虫)、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的省略
9、句例: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八则) 、省略宾语的省略句 例: 投(之)以骨。(狼)、省略介词的省略句 例:置之(于)其坐。(郑人买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参考答案】(驴)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参考答案】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物。蔽林间窥之。【参考答案】(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参考答案】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听了)非常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参考答案】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
10、别本领似的。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参考答案】又靠近(它),(在)它前前后后走动,但始终不敢扑击(驴)荡倚冲冒【参考答案】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点拨方法】倒装句、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无”、“莫” “弗”“不”、“未”“毋”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宁信度,无自信也。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无信自也” 莫相知。【参考答案】不了解它。3课堂思考题(小组合作探究)先四人小组探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并对各小组的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1)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
11、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参考答案】动作描写的词语:蔽、窥、近、遁、视、近出、(稍)近、荡、依、冲、冒、跳踉、断、尽、去。心理描写的词语:以为神、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觉无异能者、不敢(搏)、喜。这些词语运用恰当,特别是动词的使用传神。心理活动描写,细致逼真,且富于变化。老虎由一开始的畏惧、好奇、害怕、怀疑、胆怯到最后的窃喜。把老虎的心理刻画得一波三折,层次清楚。()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虎的眼中,黔驴有着怎样的外形?黔驴之技有哪些?这样刻画有何作用?【参考答案】在老虎的眼中,黔驴是一个“庞然大物”。黔驴之技有两个:一是“鸣”,一是“蹄”。 这样刻画生动传神地写出驴
12、在“庞然”的形体掩盖下的平庸无能。()多角度探讨故事的寓意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采用小组合作讨论)【参考答案】本文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本文意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强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又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但我们也可以不从驴被虎吃掉的角度, 而从虎吃掉驴这一相反的角度,来理解本文寓意: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从驴的角度谈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应该掌握文化知识,有了真知识、真本领,才能使自己有立足之地。从老虎的角度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做事要谨慎,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多
13、观察,多了解对方的情况,才能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才能做到“知已知彼,百战不殆”。(4)这则寓言作者讽刺的是驴,而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老虎的形象,这是不是离题了?为什么?【点拨方法】对形象的刻画既可以正面刻画,也可以用其它形象侧面衬托。【参考答案】没有离题。因为则这则寓言主要是采用衬托手法进行写作的。文章着力描写了老虎的行动、神态和心理,表现出老虎的机智勇敢。由于老虎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知己知彼,慎重对待,最终一举成功。但这些都是为了更好地衬托驴子的貌似强大,实则蠢笨无能、虚弱透顶。4学了本文之后,还有哪能些疑难问题,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三、练1涵咏积累积累文言文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4、。积累省略和倒装这两种句型。2达标测评A解释加点的字。稍出近之益习其声荡倚冲冒尽其肉,乃去【参考答案】渐渐 更加 碰撞 才B用文中的语句填空。从虎的角度来写驴的外形的句子是:细致地描写老虎想了解驴子的急切心情的句子是:成语“黔驴之技”中的“技”指的就是驴的“ ”和“ ”。老虎摸清了驴子的底细,深刻认识了驴的本质之后,采取了怎样的行动?【参考答案】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一鸣 蹄之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C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参考答案】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驴的本领,心想:“
15、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D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参考答案】(虎)益习其声,又近出(其或驴)前后,终不敢搏(之或驴)E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这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参考答案】示例:驴虽为庞然大物,却只有黔驴之技,面对聪明的老虎黔驴技穷,最终被老虎吃掉。3反馈矫正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黔之驴,从而我们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要学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会像那头驴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老师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学习,打
16、好基础,为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课后提升1.同步阅读。2.完成作业。完成相关教辅用书中的作业。3.反馈评价。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板书设计黔之驴柳宗元描写方法 特点 启示虎;动作、神态、心理 老虎的机智勇敢 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驴:外貌、动作 驴的外强中干、虚弱无能 要有真才实学课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学会翻译文言文。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自学辅助资料1作者介绍柳宗元( 773819) , 字 子 厚 , 河 东 解 人 , 世 称 “柳 河 东 ”, 因 官 终 柳 州 刺 史 ,又 称 “柳 柳 州 ”。 唐 代
17、 文学家, 与 韩愈共 同 倡 导 唐 代 古 文 运 动 ,并 称 为 “韩 柳 ”。 与刘 禹 锡 并 称 “刘 柳 ”。 与 王 维 、 孟 浩 然 、 韦 应 物 并 称 “王 孟 韦 柳 ”。 与 唐 代 的 韩 愈 、宋 代 的 欧 阳 修 、 苏 洵 、 苏 轼 、 苏 辙 、 王 安 石 和 曾 巩 , 并 称 “唐 宋 八 大 家 ” 。2出 处 介 绍 黔 之 驴 选 自 三 戒 , 是 作 者 贬 于 永 州 期 间 的 作 品 。 “三 戒 ”的 意 思 是 三 件值 得 引 起 警 戒 的 事 情 。 作 品 用 简 洁 锋 利 的 语 言 , 由 自 然 界 到 人
18、 类 社 会 , 旁 敲 侧 击 地 揶 揄( y y 耍 笑 、 嘲 弄 、 戏 弄 、 侮 辱 之 意 ) 某 些 现 象 , 以 求 引 起 人 们 的 警 惕 与 深 思 。 第 一戒 是 临 江 之 麋 , 第 三 戒 是 永 某 氏 之 鼠 , 本 篇 是 第 二 戒 。3 关 于 寓 言 的 特 点寓 言 是 一 种 文 学 体 裁 , 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柳 宗 元 一 共写 过 十 一 篇 以 动 物 为 题 材 的 寓 言 , 其 寓 言 的 特 色 是 : 一 是 浓 郁 的 文 学 色 彩 。 深 湛 的 文 学修 养 和 丰 富 的 生 活 经
19、验 使 他 的 创 作 独 具 一 格 。 他 善 于 想 象 和 夸 张 , 更 善 于 讽 刺 , 创 作 了许 多 栩 栩 如 生 的 文 学 形 象 。 二 是 强 烈 的 现 实 主 义 精 神 和 鲜 明 的 战 斗 性 。 作 者 贬 谪 以 后 植根 于 现 实 生 活 , 深 感 当 时 社 会 的 黑 暗 和 腐 败 , 便 采 用 短 小 的 寓 言 形 式 , 讽 刺 当 时 的 时 政 。他 的 寓 言 都 是 有 针 对 性 的 。 黔 之 驴 中 所 塑 造 的 蠢 驴 形 象 , 正 是 当 时 社 会 上 那 些 徒有 其 外 表 实 则 虚 弱 无 能 的
20、人 的 生 动 写 照 。 他 们 不 知 “推 己 之 本 , 而 乘 物 以 逞 ”( 意思 是 : 不 考 察 自 己 的 真 实 情 况 , 却 靠 外 界 的 条 件 来 逞 强 ) , 以 致 落 得 个 可 悲 的 下 场 。 中唐 时 期 上 层 社 会 豪 门 贵 族 以 及 与 之 勾 结 的 藩 镇 、 宦 官 中 , 这 类 人 是 很 多 的 , 黔 之驴 深 刻 地 嘲 讽 了 他 们 。预习练习题一、给下列文中词语注音并抄写三遍。黔( ) 好( ) 载( )窥( ) 慭( ) 骇( )遁( ) 噬( ) 搏( )狎( ) 踉( ) ( )二、填空。1.黔之驴作者
21、,字 , (朝代) 家,世称 ,与 韩愈共 同 倡 导 唐 代 古 文 运 动 ,并 称 为 “ ”, 与 唐 代 的韩 愈 、 宋 代 的 欧 阳 修 、 苏 洵 、 苏 轼 、 苏 辙 、 王 安 石 和 曾 巩 , 并 称 “ ” 。2. 黔 之 驴 体 裁 ,告诉人们 的道理。三、结合注释理解、熟记以下加点字词意思。黔无驴,有好( )事者船( )载以入。至则( )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 )大物也,以( )为( )神。蔽( )林间窥( )之,稍出近之,慭慭然( ),莫( )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远遁( ),以为且( )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 )能
22、者。益( )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 ),荡( )倚( )冲( )冒( ),驴不胜( )怒,蹄( )之。 虎因喜,计( )之( )曰:“技止( )此耳( )!”因跳踉( )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四、温故而知新。1复习已学字词的意思,理解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跪而拾之以归( ) 船载以入( )以丛草为林( ) 以为神( )眈眈相向( ) 莫相知( )他日补缀旧纸( ) 他日,驴一鸣( )缀行甚远( ) 甚恐( )普少习吏事( ) 益习其声( ) 家人发箧视之( ) 放之山下、虎见之、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往来视之( ) 驴不胜怒,蹄之( ) 计之曰( )一狼
23、径去( ) 乃去( )2复习已学的特殊句式,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先补充或调整语序再翻译)省略句省略主语的省略句例:(它们)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子方虫)悉为两段。(以虫治虫)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的省略句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改之。(十则) 省略宾语 的省略句例:投(之)以骨。(狼) 省略介词的省略句 例:置之(于)其坐。(郑人买履) 至 则 无 可 用 , 放 之 山 下 。 虎 见 之 , 庞 然 大 物 也 , 以 为 神 。 蔽 林 间 窥 之 。 驴 一 鸣 , 虎 大 骇 , 远 遁 , 以 为 且 噬 己 也 。 然 往 来 视 之 , 觉 无 异 能 者 。 又 近
24、出 前 后 , 终 不 敢 搏 。 荡 倚 冲 冒倒装句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 “无”、“莫” “弗”“不”、“未”“毋”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例:宁信度,无自信也。正常的语序应该是“无信自也” 莫 相 知 。五、朗读课文。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注意要读得声情并茂,利用声音的抑扬顿挫,再现故事情景。朗读的具体要求:1、读得准确;2、读得流畅;3、读出感情。 六、阅读了文章以后,你还有哪些词句不理解,请将你的问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课堂思考题一、自学思考题1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
25、生动。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老虎的眼中,黔驴有着怎样的外形?黔驴之技有哪些?这样刻画有何作用?3多角度探讨故事的寓意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二、深度探究题这则寓言作者讽刺的是驴,而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刻画老虎的形象,这是不是离题了?为什么?课堂达标测评题1解释加点的字。稍出近之益习其声荡倚冲冒尽其肉,乃去2用文中的语句填空。从虎的角度来写驴的外形的句子是:细致地描写老虎想了解驴子的急切心情的句子是:成语“黔驴之技”中的“技”指的就是驴的“ ”和“ ”。老虎摸清了驴子的底细,深刻认识了驴的本质之后,采取了怎样的行动?阅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26、”4请补出“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句中省略的词语。5成语“黔驴之技”“黔驴技穷”“庞然大物”均是由这则故事演化出来的成语,请运用这三个成语,简洁地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课后提升同步阅读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注:俟:等待。革:这里指动物的皮。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不测:这里指难以揣测的阴谋或企图。1解释加点的字稍长,亦颇驯 再就枕,将寐 乃杀而取其革 阳为亲昵 【答案】 渐渐 睡 于是 表面2翻译下面的句子。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答案】 野兽不值得多说,这个人为何收养野兽而贻害自己呢?3“狼子”有哪两个特点?(用自己的话说出)【答案】 凶残(忘恩负义) 阴险(狡诈、毒辣)4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答案】 要时刻警惕像狼一样阴险毒辣的人(或:同情、纵容坏人只能自取其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