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5134877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案教育目标:1、认识吸烟与饮酒对身体的危害2、掌握拒绝吸烟、饮酒的方法教学重点:认识吸烟、饮酒对身体的危害教学过程一、抽烟对身体的危害全世界每年因吸烟导致死亡的人数达 250 万之多,可以说,烟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烟草的烟雾中至少含有 3 种有毒的化学物质: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焦油由好几种物质混合而成,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黏性物质;尼古丁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由肺部吸收,主要是对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一氧化碳有降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的能力。有资料表明,一个每天吸 1520 枝香烟的人,其易患肺癌、口腔癌或喉癌致死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 14 倍;其易患食道癌致死的几率

2、比不吸烟的人大 4 倍;死于膀胱癌和心脏病的几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 2 倍。吸烟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肺部疾病也增加了得肺炎及心脏病的危险。同时,吸烟也增加了患高血压病的危险。被动吸烟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 ,是指不愿吸烟的人被迫吸入别人吐出来的、夹有大量卷烟毒性物质的空气 15 分钟以上。被动吸烟者可能遭致与吸烟者同样的病症。医生们警告说,青少年吸烟对身体的危害比成年人更大,从 15 岁或更小的年龄开始吸烟,也许会使他们的寿命减损 20 多年。青少年吸烟会导致体内器官功能紊乱,甚至在戒烟以后也难以治愈。二、学生为何染上吸烟的恶习1、好奇模仿成人模样2、父母不良的吸

3、烟行为影响3、青春期的烦恼,用抽烟发泄三、拒绝吸烟不良恶习的方法尼古丁是强成瘾药物,所以,戒烟并非易事,每个想戒烟的吸烟者都需要一个适合于自己的策略,而且必须有多次尝试的准备。第一, 加强戒烟意识。戒烟者要亲身感受到吸烟的危害,自觉要求戒烟。第二,寻找好的替代方法。2戒烟者戒烟后往往感觉无事可做,可以通过吃一些零食排除空虚感。第三,扔掉吸烟用具,减少吸烟者的“条件反射” 。第四,尽量避免引诱,争取朋友和同事的理解,尤其在刚开始戒烟时更是如此。第五,参加切实可行的体育运动或从事其他趣味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体育运动能使紧张不安的神经镇静下来,情绪稳定即能随之持久。第六,持之以恒。戒烟后又吸了一口烟或

4、一枝烟,不等于戒烟失败,应仔细找出原因,避免重犯。四、饮酒对身体的危害医学专家说, “酒逢知己千杯少”绝对错误。大量饮酒损害肝脏,造成酒精中毒性肝炎、脂肪肝和肝硬化,并可导致人体免疫机能的下降,还易引起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在西方国家,20%25%的肝硬化都是由饮酒直接引起的。饮酒还会增高咽喉、食道、口腔、肝、胰腺等部位癌症的发病率。除此以外,饮酒还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1、长期饮酒是造成家庭收入减少、出现家庭暴力、虐待儿童和老人、夫妻感情不和、婚姻破裂的重要原因。2、现代生活节奏快而复杂,酒精会影响人的注意力的强度和广度,延长反应时间,影响运动功能,从而容易造成意外事故。据报道,

5、工业化国家 30%50%致死性交通事故与司机饮酒或服用其他药物有关,因事故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多达上千亿美元。3、随着酒消费的增长,不仅工业和交通事故发生率激增,犯罪率也相应激增,如酒后肇事、偷窃、攻击他人、诈骗、流浪、谋杀等,75%90%的重大案件与酒精有关。五、拒绝饮酒的方法1、回避法 看见有人饮酒,或者同伴有可能劝饮酒时,就抢先说:我要去干某某事情,先走一步,或者找出其他理由回避开。 2、消极拒绝法 可用“我一闻酒味就头昏,不能饮酒,对不起 ”之类的话来婉言拒绝。 3、积极拒绝法 以友好地讲道理的方式来拒绝劝酒者,提出饮酒的许多危害,并劝说对方也不要饮酒。 4、进攻性拒绝法 3当递烟者(或劝酒者)不接受你的看法时,可以用“我去告诉老师 ”或“学生守则不允许学生饮酒 ”等进攻性语言来使对方也不喝酒。小结:中学生吸烟会影响读书和学习的精神状态,可能会染上吸毒的后果。中学生学会喝酒之后,会出现情绪失控导致因为鸡毛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争执和打架的现象。所以,中学生自制力还很弱,拒绝吸烟和饮酒是树立读书信心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