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精选范文: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共 2 篇)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领导干部的威信高不高,不在于他的位有多高、权有多重,而在于他干成了多少让群众满意的实事。要干成事,必须想干事。想干事,是一种觉悟、一种责任,就是脑中想着事业、心里装着工作,时时刻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人生在世,事业为重,领导干部尤其要立志干大事、成大业,以事业为生命的寄托,以事业为无上的乐趣,以事业为神圣的责任。党和人民把你放在领导岗位上,给了你为党分忧、为国竭力、为民尽职的机会,你就应该以此为重、以事业为重、以民生为重。想干事,就是时时处处善于寻找干事的动力: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一如既往地干事;
2、在与别人发展的差距面前,紧追快赶地干事;在党和人民的信任中,义无反顾地干事。当前,江西发展正处在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放在促发展上,一心一意干事业。要干成事,必须会干事。会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素质,就是在干中学、学中干,时时刻刻把水平和能耐用在干事创业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讲求突破,贵在创新。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变化,发展的任务在拓展,执政能力的要求在提高,领导干部尤其要把学习作为成长、成才、成熟、成功的不竭动力。当前全省上下正在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就要学习“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大力弘扬江西本土优秀文化
3、结合起来,形成促进和谐发展、加快崛起的强大精神支撑。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同浙江等发达地区相比,我们面临的民生问题可能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总结自身经验与借鉴外地经验相结合,善于从大局出发思考问题,切实做到当我们的决策与群众意愿出现分歧时,要始终坚持以群众利益为先;当我们的工作力度与群众承受能力发生碰撞时,要始终坚持以群众承受能力为先;当我们的干部与群众产生矛盾时,要始终坚持以教育干部为先,真正用群众是否满意来衡量各级领导干部的能力和素质。要干成事,必须多干事。多干事,是一种奉献、一种执著,就是多担事、快成事,时时刻刻把智慧和汗水用在干事创业上。勤于工作,敢于负责,在错综复杂的矛盾面前不患得患
4、失,在接踵而至的工作面前不挑肥拣瘦,在分内分外的任务面前不斤斤计较。要自觉摈弃“当太平官、坐安乐椅”的消极观念,树立“爱干就是德、善干就是能、多干就是勤、干好就是绩”的为政理念。要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工夫,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工夫,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工夫。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要干成事,必须不出事。不出事,是一种品质、一种精神,就是讲团结、重修养,时时刻刻把和谐和廉洁要求用在干事创业上。团结是领导班子的生命,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干部成长进步必不可少的条件。讲团结是一种大智慧,会团结是一种真本事。搞好班子团结,最重要
5、的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关系、班子主要负责人与成员的关系,要建立分工合理、程序严密、权责明确、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清正廉洁既是执政之要,也是立身之本。要积极倡导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各级领导干部都应以团结为前提、以形象为保证、以纪律为准绳,忠于职守、清廉务实、勤奋理政。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共 2 篇)篇一:提升领导能力之我见提升领导能力之我见清华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哈那
6、提 哈巴斯素质决定水平,水平决定能力,能力决定成效,成效决定发展。因此,提升领导干部的素质尤为重要。本人结合清华网络学习及自身工作体会,就提升领导干部素质问题作一粗浅思考。一、优化三种作风作风是保障发展的基础,优良的作风是实现稳步发展的要求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优化良好的思想作风、优化朴实的学习作风、优化高效的工作作风,只有不断倡导和弘扬这“三种作风” ,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能力。优化良好思想作风。一是要树立惠民的思想,把百姓的利益当作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二是要学以正心,通过学习可以树立正确的观念,可以确立准确的观点,有效增强明辨是非、判断曲直和分析事物的能力;三是要学以解惑,用所学的知识解
7、答问题,用所学的知识破解难题;四是要学以增智,通过勤学、苦学、常学,拓展思维、扩充知识、开阔视野;五是要学以致用,依托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的才干、转化为服务的本领,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的发展建设。优化高效工作作风。一是应在“短”字上下功夫,带头开短会,带头写短文、带头讲短话。把文山会海占用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全面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能;二是应在“快”字上下功夫,该办理的事情,马上办理,坚决不推。能解决的事情,立即解决,坚决不等。难处理的事情,想法处理,坚决不拖;三是应在“勤”字上下功夫,勤下基层、勤搞调研、勤解民情,以勤政为民的实际行动,爱岗敬业、履职尽责;四是应在“高”字上
8、下功夫,提高决策水平,增强决策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领导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工作水平,推进工作的效能化和程序化。提高落实水平,增强落实的高效性和长效性。二、深化三种理念理念是促进发展的主导,先进的理念是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深化科学的理念、深化民生的理念、深化务实的理念,只有不断树立和深化这“三种理念” ,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内驱力。深化科学的理念。一是要科学定位,对本地区的现实状况应有科学的认识,对本地区的发展形势应有科学的理解,对本地区的发展思路应有科学的分析。二是要科学谋划,按照总体目标,谋划措施、谋划方式、谋划布局、谋划长远发展;三是要科学决策,坚
9、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保护生态、协调发展。深化民生的理念。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多体现民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推动发展中的主体作用,着力把人民群众参与开发建设的行为引导好、组织好。二是在工作部署上多体现民意,以群众利益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共2 篇)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根本利益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多体现民主,通过民主评议、走访调研、座谈纳谏等多种载体、多种方式广纳意见、广听呼声。四是在协调发展上多体现民生,把改善民生摆在优先位置,把服务民生作为不下雨的现象。通过不断完善督办机制、检查机制、考核机制,促进各项政策得以落实。五是政绩要真实,要树立正
10、确的政绩观,杜绝成绩浮夸和数字水分。无论是汇报还是总结,要真实反映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用实际行动、实际水平创造实际成效。三、强化三种能力能力是加快发展的支撑,突出的能力是实现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强化调配关系的能力,只有不断提高和增强这“三种能力” ,我们才能有效提升推动发展的执行力。强化分析研究的能力。一是要勤于思考,结合实际工作、实际情况,勤动脑筋、勤加思索。二是要善于分析,对于所遇见的实际问题和实际矛盾,要从宏观上、微观上、主观上、客观上等多种角度分析根源、分析本质、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办法。三是要精于研究,对发展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11、,尤其是自身的工作领域,要主动研究、不断研究、深入研究,用研究出的方法、研究出的经验、研究出的成果有效提升发展水平。强化破解难题的能力,切实增强发展的持续性。一是要破解障碍问题,通过有效方式着力破解观念上的障碍、思想上的障碍、习惯上的障碍、机制上的障碍、落实上的障碍。只有破解了发展中的诸多障碍,思想才能得以开放、政令才能得以畅通、效能才能得以提升、发展才能得以提速。二是要破解瓶颈问题,采取有效手段努力破解技术瓶颈、人才瓶颈、资金瓶颈、管理瓶颈。三是要破解制约问题,利用有效途径全力破解知识制约、交通制约、条件制约、气候制约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强化调配关系的能力。一是调配好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做到经济
12、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促进、相带动、相同步、相协调。二是调配好城区与农牧区的关系,做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切实加大支农、惠农、利农、富农等各项工作的力度,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大力推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三是调配好产业与环保的关系,正确认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以及环保法规,禁止建立在破坏生态基础上发展,杜绝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用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的实际行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二:关于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之我见关于选拔高素质领导干部之我见近年来,党中央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形成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科
13、学机制,为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供了人才保障。但是在领导干部的选拔制度、程序、方法上,还存在不完善和不透明的问题,导致了民主测评、民主推荐、常委会讨论任用过程中,仍然难以避免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的问题,难以遏制跑官要官、卖官买官现象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直接影响着选人用人的质量和干部工作民主的健康发展。因此,今后选拔领导干部,必须坚持解放思想、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现阶段在选人用人上权力过分集中的局面,不断健全选拔制度,完善选拔程序,改进选拔方法,增强民主推荐、民主测评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把真正懂业务、能力强、人品好、政绩突出、被群众拥护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
14、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公布选拔岗位、对象、条件、程序、方法换届选举或调整领导干部前,组织部门要采取多种方式,向辖区的公众公告选拔事项,以扩大透明度和参与面,吸引有志之士参与竞选。2 自愿报名,民主推荐凡愿意参选的人,要向所在单位递交 1 份参选申请书 ,单位要召开职工大会进行民主评议,根据评议结果,写出民主推荐材料,上报组织部门。3 民主测评,组织审查组织部门接到上报民主推荐材料后,组织考核组,对被推荐人进行全面考核,可采取民主评议、个别谈话、外部调查等形式。在对被考核人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再组织相关人员严格审查后,向常委会提交岗位候选人,一般宜为 1:3的比例。领导干部在干成事之我见(共 2 篇) 4 常委会投票决定竞选人在常委会上,组织部门要详细介绍候选人的年龄、学织、经历、为人处事、工作能力、工作政绩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常委会成员以投票的方式决定竞选人,一般宜为 1:2的比例。5 由各级党代会或人代会最终决定当选人常委会上投票表决的竞选人,要在当地召开的党代会或人代会现场演讲,通过竞选人的演讲,使代表们对竞选人有直观的、充分的、全面的了解后,代表们再投票,最终决定谁能当选,然后由当地党委或大人组织颁发任命书。只有按以上的程序和方式选拔领导干部,才能有效地杜绝选拔干部上的不正之风,才能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才能把高素质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