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节 分子热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使学生知道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直接感知现象,接近事实。重点难点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教具准备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玻璃板、空瓶子、量筒、硫酸铜溶液、两个小铅柱、烧杯、墨水、热水
2、、投影仪或多媒体等。教学流程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我们已经知道了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那么,这些分子都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本节课我们就借助发生在身边的事实,通过逻辑推理来探究这个问题。二、合作探究1物质的构成师学生阅读教材 P2 中“物质的构成” ,并回答“物质由什么构成?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有重点地讲授:师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 1010 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 立方厘米的空气里大约有 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数的速度能达到每
3、秒数 100 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 80 多年。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由于分子太小,目前尚无法直接观察分子,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实验现象,来判断分子的情况。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分子热运动演示教材图 13.12 实验出示装有二氧化氮(或溴气)气体的广口瓶,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气。将装有二氧化氮的瓶子向空瓶倾倒,这时看到红棕色气体流入空瓶,开始先沉到瓶底。师实验现象说明什么?生此现象说明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另取一只“空”瓶,按课本图 13.12 所示,将其倒扣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这时要强调:
4、装有密度较大的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在下,装有空气的瓶子在上,抽掉玻璃隔板,二氧化氮气体不会流进空气瓶内。现在我抽掉隔板,没有出现二氧化氮气体流动的现象,我们停一会儿再来观察瓶内出现的现象。在等候期间,组织学生自己做墨水扩散实验:同学们课桌上的烧杯里盛有清水,大家不要振动桌子,保持清水平静。请大家向清水里慢慢地滴入一滴墨水,观察墨水的变化情况。滴入的墨水将下沉,在清水中留下了清晰的墨迹,过一段时间墨迹的轮廓变模糊,墨迹变淡,周围的水色变黑。活动组织学生观察前面已做的气体扩散实验。此时空气瓶中出现了红棕色,下面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淡。实验现象表明什么?生二氧化氮气体进入了空气,空气进入了二氧化
5、氮气体中。师像这样,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液体之间。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刚才大家滴入清水的墨水,已经没有明显的墨迹了,整杯水都变黑些了,说明墨水和水也发生了扩散。为了说明液体的扩散现象,我们再来做个实验。(按照课本图 13.13液体的扩散实验演示)现在我们看到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要观察到扩散现象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几天前我就做了同样的实验,请大家看几天前的实验。( 出示提前二天、四天、六天做的实验样本) 这些实验告诉我们,静放的时间越长,界面变得越模糊不清,彼此进入对方越深。固体之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将铅
6、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放置 5 年后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 1 毫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观察到过固体的扩散。煤矸石有的原来就是石炭岩,由于长期地跟煤挤压在一起,它的内部也变黑了。师大量事实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有扩散现象,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能找到许多事例。例如,某同学擦点清凉油,周围同学就能闻到清凉油味。师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只有分子不停地运动才能相互进入对方。同时也说明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有间隙。3分子间的作用力师固体、液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分子间又有间隙,为什么分子不会飞散开,反而聚合在一起呢?引导学生猜
7、想,这可能是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用实验来证实。演示实验:分子引力实验演示分子引力的两个铅圆柱。随意将它们对在一起,这时两铅块并没有表现出吸引力。实验似乎得到分子间没有引力的结果,但是我们不要轻易地放弃我们的猜想,应再进一步分析原因。大家都知道磁铁能够吸引铁钉,( 边讲边演示) 但把铁钉远离磁铁,这时磁铁不能吸起铁钉 (演示),这是为什么?( 距离太远)。刚才两铅块没有表现出吸引力,是不是也是因为分子间的距离不够近呢?那么我们想法让两铅块靠得更近些。(再做实验时,用小刀将两铅块表面刮光亮,然后用力将两铅块挤压在一起)师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生表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师分子
8、之间有引力也有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类比弹簧被压缩时的情形);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类比弹簧被拉伸时的情形)。固体分子间的距离小,不容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距离就很远,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作用力,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来源 :gkstk.Com通常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小,比固体的大;液体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这样的结构使得液体较难压缩,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三、课堂小结1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直径大约是 1010 米。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着。来源:学优高考网3分子之间有间隙。4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相互作用力有两种,即引力和斥力。四、安排作业教材 P6 15 题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板书设计第十三章 内能第 1 节 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2分子热运动3分子间的作用力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三个基本观点基本理解不足之处 讲授相对过多,学生活动相对较少再教设计 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和内容附件 1:律师事务所反盗版维权声明附件 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学校名录参见: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