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24895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江西省萍乡市第四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 5《童趣》学案1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童趣复习学案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给加点的字注音:童稚( ) 鹤唳( ) 怡然称快( ) 土砾( ) 丘壑( )癞虾蟆( ) ( ) ( ) 藐小( ) 项为( )之强( )2、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 )鞭数十,驱之别院( ) 以虫蚊为兽( ) 项为之强( ) ( )兴正浓( ) 果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方出神( ) 驱之别院( ) 则或千或百( )3、 指出加点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必细察其纹理( ) 昂首观之( ) 使之冲烟而飞鸣( ) 蹲其身( ) 观之,兴正浓( ) 驱之别院( )二、理

2、解探究1、 (1) 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砾( ) 鹤( ) 向( )(2)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察( )( )( ) 唳( ) 素( )(3)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并解释。观 昂首观之 ( ) 作青云鹤观 ( )察 明察秋毫 ( ) 必细察其纹理 ( )神 定神细视 ( ) 神游其中 ( )时 余忆童稚时 ( ) 故时有物外之趣( )(4)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 ) 凹( )(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项为之强, “强”通“( ) ”, ( ) 。(6)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 ( ): ( ): ( ): (7) 把文中的省略句填完整。“鞭数十”应是

3、“鞭( )数十”“使与台齐”应是“( )使( )与台齐”2、 “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 ,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答:( )生命、 ( )有度。三、课内精读、填空:课文童趣选自 ,作者是代文学家。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的经过。、下列加粗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心之所向 、昂首观之 、使之冲烟飞鸣 、项为之强、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果如鹤唳云端 、又留蚊于素帐中 、为之怡然称快 、项为之强、文章描述了“我”获得了“物外之趣” , “物外”是指 的意思。5、本课结构。自然景

4、物 思维方式 新的形象 心情夏蚊成雷草丛、虫蚊土砾癞虾蟆联想和想象一、基础知识1 童稚(zh) 鹤唳(l) 怡然称快(y) 土砾(l)丘壑(h) 癞虾蟆(h m) 藐小(mio) 项为之强(wi) (jing)2、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1)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自己)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白的,没有染色的) (慢慢地)鞭数十,驱之别院(用鞭子打) 以虫蚊为兽(把当作)项为之强(脖子、颈项) 兴正浓(兴趣)果如鹤唳云端(果真) 以丛草为林(树林)方出神(正) 驱之别院(赶、驱逐)则或千或百(有时) 3、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必细察其纹理(代藐小之物) 昂首观之

5、(代夏蚊) 使之冲烟而飞鸣(代蚊子) 蹲其身(代自己) 观之,兴正浓(代二虫) 驱之别院(代虾蟆)二、理解探究1 音同形不同的字:砾唳 鹤壑 向项 义同字不同的字:察观视见 唳鸣 素白 字同义不同的字:观 昂首观之 (看) 作青云鹤观 (景象、景观)察 明察秋毫 (看到、看清)必细察其纹理 (观察)神 定神细视 (精神、注意力)神游其中 (感受、想象)时 余忆童稚时 (时候)故时有物外之趣 (经常) 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藐小之物庞然大物 凹凸 成语: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夏蚊成雷:夏夜里蚊群嗡嗡的叫

6、声像闷雷。 通假字:项为之强, “强”通“僵” ,僵硬。 省略句:“鞭数十”应是“鞭之数十”“使与台齐”应是“余使目与台齐”2、珍惜生命、 处置有度。三、合作释疑3、 文章开篇仅用个字,以“物外之趣”总摄下文叙事,行文简洁。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看不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作者年幼时居城中,渴望见到大自然风光而不得,于是他用想像来实现自己的愿望。 “林”指丛草, “兽”指虫蚊, “丘”指土砾凸者, “壑”指土砾凹者。 句中的“庞然大物

7、”指癞虾蟆,所拔之“山”指土砾凸者,所倒之“树”指草。 文章分叙部分描写的“物外之趣”有: 观蚊成鹤。拟成群的夏蚊为群鹤舞空,把以烟喷蚊想像成青云白鹤的景象。 神游山林。在花园里土墙凹凸处定神细视,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鞭逐虾蟆。见癞虾蟆吞食二虫,鞭打示惩,驱之别院。 神态描写表现儿童的心理变化。用“昂首观之,项为之强”表现专注之情。 “徐喷以烟”写贪欢淘气(若“速喷” ,则烟浓蚊落,难作“青云白鹤观” ) 。 “蹲其身,使与台齐”写考虑到观察的方便,表现身心的投入。先用“方出神” “观之正浓”写好奇而被吸引,用“呀然惊恐”表现内心的难以置信、受惊而漾起不平;用“神定”写看清了造成严酷现实的原

8、因,思谋办法。文章还借对“外敌”入侵以及自己如何处置的描写,表现心理变化。癞虾蟆的凶残用“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一”表现癞虾蟆气焰嚣张,一“尽”一“吞”表现它的贪婪凶残,也是作者“呀然惊恐”心理变化的外因。这先“拔”后“倒”再“一”的残暴之状,造成童稚作者的惊心动魄,才有以下“捉” “鞭” “驱”的举动。三个动词连用,可见当时决心大,措施狠。读至此处,读者可见作者举起正义大旗主持公道时的除恶的决心、庄严的神态,而大快人心。4、 “物外之趣”是借助于丰富而有创造性的联想和想像。在作者童稚的世界里,视蚊子如群鹤舞空,视丛草虫蚊土砾的“小天地”为成人之“大世界” ,视虫斗,鞭虾蟆,这一切不是

9、来自成人理性化的思考,而是幼稚的好奇心和想像。如“观蚊成鹤”表现作者幼时的可爱天真,想像力的空灵飞动,以及心灵的追求。课文还通过描写表现在童稚的眼里世事是本无所谓大无所谓小的,世界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变化:丛草可以为林,虫蚊可以为兽,土砾可以为丘壑,所有的一切,俨然一个精致的大千世界,这是视小为大。由于“蹲其身,使与台齐” ,又于“定神细思”之中,将自己融入而“神游其中” ,将自己化为渺小的虫豸一类。这是视大为小。这些都是想像产生的效果。四、课内精读、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清 沈复 鹤唳云端 庞然大物、 、超出事物本身5、 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夏蚊成雷 庞然大物(解释略)、 例词:草 例词:余 例词:项(分析略)、 “风声鹤唳”语出晋书谢玄传 “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之极。、白的、没有染色的 素昧平生、素面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