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课题 《绿》(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122311 上传时间:2019-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课题 《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江苏省淮安市九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教案:课题 《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文中所写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2能在朗读中感悟课文,并学会作有个性且精彩的批注。教学重点:能够说出文中所写景物的特征以及作者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学会作有个性且精彩的批注。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过程:一、走近朱自清1导入语: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了,初中语文教材选了他的散文名篇春、背影,这两篇作品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美好的印象。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 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蓄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

2、”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2组织学生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对作家作品的了解,并评价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态度。明确: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 年 11月 22日),卒于 1948年 8月 12日。原籍浙江绍兴。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本文写于 1924年。当时朱自清先生在思想上比较健朗,基本上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因而文章也写得清朗明快,优美的文字中满蓄着勃勃的生命活力。二、读“绿”1听配乐朗读(录音),说感受,找感受。 不看书,让我们凝神屏息,全身心地去感受这“绿”的神韵。(听录音) 刚才大家听得很投入,能用一个词或短语说说自己的感受吗? 这是大家的感受,那朱自清先生对这绿的总体感受是什么呢?请大家翻开课文。找出这个句子。(“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体会“惊诧”,明白“文眼”。 “惊诧”是什么意思?(惊讶、诧异) 能不能把“惊诧”换成“惊讶”?为什么?(“惊诧”是“十分惊讶”,比“惊讶”程度重。)这个“惊诧”既表明景中情(惊喜),又暗示情中景(奇异),这种形神皆领的字眼我们称“文眼”。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放开地、自由地、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朗读中能体现全文的基调:清朗明快,洋溢着勃勃生机。三、评“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