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 苏科版年级学科 课题 主备人:教学目标1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2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 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等测量时间。4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重难点 1 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2 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课时: 第二课时 时间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长度测量及单位,那么时间的单位是什么?测量工具是什么?关于“学会使用秒表”的活动要研究运动,除
2、了会测量长度外,还要会测量时间。从体育室借秒表,分组阅读说明书,学习秒表的使用方法。平静地坐下来,测出你脉搏跳动 10 次的时间,自己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这样你就有了一个随身携带的“生物钟”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 。常用的单位有分(min)和小时(h)等 1min = 60s 1h = 60 min = 3600s 利用课程资源,了解计时工具的发展。1、 计时工具(1)教师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16 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
3、的偏差不超过 0.5 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 万年的偏差只有 1 秒。让学生看课文图 11.3-1 了解古代和现代的几种计时工具。(2)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简要介绍日晷、沙漏计时原理: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二、补充介绍特殊长度的测量以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为例。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
4、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方法一(卡尺法):图 11-2-1 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图 11-2-2 所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 d。根据公式 L=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二(滚轮法):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 n 周记下终点。测出线段长度 s,先求出每周的周长 L=s/n,再利用 L=d 求出硬币的直径 d=s/n.方法三(替换法):把硬币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
5、直接测量圆的 d,即为硬币的直径。根据公式 L=d 求出硬币的周长。方法四(化曲为直法):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孔间的距离 L,就是硬币的周长。根据公式 d=L/ 求出硬币的直径。那么如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测量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金属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 n,用有毫米刻度的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 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金属丝的直径 d=l/n .三、练习:补充习题册时间的测量:单位:秒(S)换算关系:1min=60s 1h=60min=3600s测量工具:秒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秒表测量时间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