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 课型 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3 课时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3 月 4 日教学目标:1、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重点、难点:1、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2、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一、检查背
2、诵情况,指名背诵第 5 段。二、自读第 6 段。三、指名学生说说第 7 段的大意。教师重点讲解有关词句:以伤先帝之明:以致损伤了先帝的知人之明。庶竭驽钝,攘除奸凶:让我能用尽自己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庶,差不多。四、讨论问题。1 北伐中原的条件是什么?明确:南方已定,兵甲已足。2 “受命以来深入不毛”这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今天应该怎样认识?明确:这句话概括了作者“受命以来”的心情和行动,说明他时刻以“报先帝”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顾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准学生活动学生观看幻灯片学生参阅注释默读课文,要求: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认真记录重要字词的意思。设计意图一方面培
3、养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学会从文章中获取和提炼信息。积累文言词语再次引导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备工作。五、讲读 8、9 段。1 学生朗读这两段课文,并指名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以,表示目的,译为“来” 。3 分析结构层次。六、归纳中心思想。明确:本文以恳切的言辞劝告刘禅认识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从而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大业。七、归纳写作特点。1 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第一部分寓情于议,第二部分寓情于事,最后一部分谈各方面的责任,也表达了完成先帝遗愿的决心。具体说来有三方面特点。(1)反复提及刘备的遗言、 “遗德”
4、 、 “遗诏” ,在文章的重要关节无不提及“先帝” ,处处从先帝说起,时时提先帝遗训。全文仅 600 多字,竟先后13 处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励刘禅“光先帝之遗德” , “深追先帝遗诏” ,以完成先帝未竟大业。(2)常从自身的经历、体验和感情谈起,以自己忘身忧国的一腔忠贞来作为对后主的激励。(3)处处从“陛下”的帝业、威望、声誉着想。由于上面三个特点,使本文达到了“忠言不逆耳,辞切见情深”的艺术效果,使刘禅再昏庸糊涂也当欣然听取,甘愿采纳。2 语言朴素无华,字斟句酌。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是: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重点句子根据问题思考。前后交流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明确结论。根据问题思考。训练学生连词成句的
5、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学习用精炼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观点。提炼信息的能力(1)与受表者的对象有关。刘禅本人的年龄识见,文化素养,决定了该文语词朴实,叮咛周备。(2)写表与受表者之间特殊关系,决定了该表委婉、恳切、字勘句酌的特点。诸葛亮是后主的臣,但又是后主的长辈,刘备临终时云“以父事之” 。陆游云:“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 ”八、布置作业。1 归纳出师表的合成词。 2 找出偏义词。 (异同,即“不同” )3 填表(括号中为答案)4 背诵全文。前后交流学生交流意见然后明确结论。授后小记:初三的文言文大体都这样,不能掉以轻心,要拿出百倍的努力来应对。其次相对来说本篇文言文还是比较浅显的,又有历史知识做铺垫,学生学习起来应该不是感觉特别难,学生反应较好。授课日期: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