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课题 课型 新授课本课题教时数:3 课时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3 月 4 日教学目标:1、了解诸葛亮统一中国的愿望和亲贤臣、远奸佞,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等进步主张,批判地继承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2、学习本文以议论为主兼用抒情和记叙的写法以及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特点。3、了解“表”的有关知识,掌握形容词的活用和“以”的用法。教学重点、难点:1、介绍背景和疏通文义结合起来,突破重点词句,然后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领会内容大意。2、课文的重点是第一部分,在讲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采用练习法进行教学,第三部分让学生自读背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一、检查第
2、 1 段背诵情况。二、讲读第 2 段。1 指定学生讲述这一段的大意,并点拨下列词语:宫中:借指皇帝宫廷里的官员。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员。陟罚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罚,惩罚;臧,善;否,恶。臧、否用作动词。合起来即罚臧否,奖善惩恶。异同:偏义词,意即“不一致”。昭:表明,显示。形容词(明显)活用为动词。2 分析这一段的结构层次。板书:三、讲读第 35 段。1 齐读后指名学生讲述大意。2 教师重点点拨有关词句:此皆良实:良,善良;实,诚实。这里指善良、诚实的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记录重要字词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语文复习巩固情况强调工具书的作用,暗示学生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3、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有不同的含义,我们要学会根据不同的语境来理解词义。人。形容词作动词。 以遗陛下:以之遗陛下,省略句。 裨补阙漏:裨、补,同义词,补助、弥补。阙漏,缺点和疏漏之处。阙,同“缺”。 有所广益:广和益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扩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咨之:悉,全部,都;咨,询问。悉以咨之,即“悉以之咨之”,都拿来问他们。所:处所。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这就是西汉兴旺发达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倾颓:衰败,垮台。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遗憾。这里包含着必须吸取前代皇帝“亲小人,远贤臣”的反面教训。作者不便提及刘禅的“亲小人”,因而称
4、引先帝,以先帝的“叹息痛恨”来引起刘禅深思。3 分析这三段的结构层次。四、讨论问题。诸葛亮写这篇表文的主要用意(主旨)是什么?明确:主要用意是希望后主“亲贤臣,远小人”。其理由是:(1)“开张圣听”“严明赏罚”是对刘禅“亲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为刘禅创造了“亲贤臣”的条件,强调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3)亲贤远佞思想是贯穿全篇的。结尾部分,要刘禅听取贤臣的“兴德之言”。五、布置作业。1、熟读 25 段。2、预习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含义继续记录重要字词意义段意理解齐读相关语句, 熟悉文本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翻译重点句子。学生记笔记,识记记录重点句根据问题思考。文言文强调识记的重要性逐步训练学生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翻译能力再次引导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含义注意古今异义字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带动学生的以前所学的文言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根据课下注释理解字词的意思学生记录重要字词的含义学生讨论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作出判断并结合文本相关语句简述理由。做作业如何把一句话翻译得更通顺理清问题的性质 记忆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找问题的能力授后小记:重点疏通课文,把握关键的文言词语,句子。培养学生能根据注释工具书自己疏通文意的能力。授课日期:3.15